互动性的教案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教师充分准备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目标和使命,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师恩难忘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师恩难忘教案篇1
师:田老师的故事为什么会让我们终生难忘呢?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生: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师:(出示这一句话)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请问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呢?
生:把田老师讲的故事比作“春雨”。
师笑:为什么不把田老师的故事比作“冬雨”、“夏雨”呢?
(学生纷纷举手)
生:冬天的雨是冷的,春天的雨是温暖的。
师:就是说老师的故事像春天的雨一样――
生齐:温暖。
师: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生:夏天的雨是狂风暴雨,没有春天的雨舒服。
生:春天的雨能够让万木迅速地生长。
生:春天的雨是绵绵的。
师:田老师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
生:田老师的故事是娓娓动听的。
师:春天的雨是绵绵的,田老师的故事是娓娓动听的。它们给人的感觉是相似的,所以,作者才会由田老师的故事想到“春雨”。如果用“冬雨”或“夏雨”来比喻田老师的故事,那会是怎样的结果?
生:那别人就会觉得田老师的故事不好了。
生:那田老师的故事很可能会把学生教坏的。
师:是啊,春雨让花草树木快乐地生长,老师的故事则让作者健康地成长,这是多么美妙的比喻啊!“这些故事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师:那么,像这样的好句子该怎样来读呢?(指导学生感情练读。)
师:田老师的故事能教育我,所以我终生难忘。田老师的故事让我终生难忘,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生: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识的种子。
师:(出示这一句话)你们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
生:从老师的故事中,作者学到了知识。
师:从课文田老师的故事中,作者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田老师的故事讲的是古诗的意思。
生:作者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懂得了古诗的意思。
师:田老师的故事让我终生难忘,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田老师的故事引人入胜。
生:田老师的故事能让作者身临其境。
……
师:是啊,田老师的故事是那样的引人入胜,还能教育人,让我学到知识,我怎么能忘记呢?
[评析]:
1、课堂上,问题的提出是循着课题提出来的,所以这一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感悟“扣住课题质疑,抓住关键语句读懂课文”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预设加生成是学生思维解放的保证,是课堂精彩的源泉。问题的设计、两个关键语句的品读是预设的,但学生在感悟和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时的发言及由此展开的讨论是没有想到的,也是无法去设想的。这一生成的精彩、学生思维的激活全靠“为什么不把田老师的故事比作‘冬雨’、‘夏雨’呢”这一问题的出现,而这个问题是在师生交流中突然产生的。《师恩难忘》优秀教案设计
3、课堂生成不是无规律可循,应该是在师生自由平等的交流中自然产生的,就好像两个人在闲聊,顺着一个话题能够越谈越深入,越谈越有劲,越谈话越多。所以,我觉得教师课堂生成的能力应该是可以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自觉培养的,但是如果课堂预设得过细,或课堂上过于强调执行教案,那课堂生成则很难出现。课堂生成强调师生交流的自由平等,但同样强调教师的“心中有数”,不能“偏题”、“跑题”,这就需要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4、课文语言的品味,课文情感的品悟,思想情感的熏陶是一个相互交融的整体。其整体效益能否产生,靠的是教师的意念控制,偏向任何一个方面都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教学中,关于修辞手法的讨论,春雨、冬雨和夏雨的讨论等等能说得清哪儿是语言训练,哪儿是情感品悟,哪儿是教育熏陶吗?
师恩难忘教案篇2
活动目的:
一、通过活动,了解我国教师节的由来,了解外国尊师敬长的事例。
二、初步感悟教师劳动的神圣和艰辛,从而对教师职业产生敬畏之感。
三、拓展知识,了解古今中外教育界的名人。
四、懂得在教师节上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教师的尊敬之情。
活动形式:
讨论、游戏、表演、讲述等。
活动准备:
1、大白纸六张。
2、记号笔五只。
3、教师节由来材料若干。
4、教育界名人资料若干。
5、小奖牌若干。
参加人员:xxxx市第xxx小学六年五班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地点:xxxx年xx月xx日四小六年五班。
支持人:班长、文艺委员。
活动过程:
1、 歌曲引入:“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 观看mtv。
3、 分组:用“光辉的职业”五个字,开火车式报念。
4、 大讨论:“长大后,你想不想当老师,为什么”
5、 了解教师节的由来及外国的教师节。
6、 分组活动:认识他们吗?看图做介绍。
7、 画一画我们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比一比,看一看,看哪个组画得像。
8、 感恩老师。舞蹈表演,演讲比赛等
9、 活动总结:班长,文委。
师恩难忘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辨字组词:
尾( )炊( )歇( )诲( )
娓( )吹( )息( )海( )
二、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3、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师恩难忘教案篇4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来历,教师工作的辛苦。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学会体贴关心老师。
3、培养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品质。
班会重点:
了解教师的辛苦,学会体贴关心老师,尊敬老师。
班会流程:
一、教师节的来历。
问学生:你们的节日有哪些?预设:生日;六一儿童节。
老师也有自己的节日,那就是教师节。
由教师介绍教师节的来历。语言通俗易懂。
附搜集的资料:中国教师节(9月10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二、了解教师工作:
同学们,你知道老师一天里,都做些什么吗?
学生列举,教师补充(用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1、教课。
2、管理班级。
3、辅导学生。
4、批改作业。
……
三、你想为老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
1、课堂上怎么做。
2、下课后怎么做。
3、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
四、教师总结:
感谢同学们对老师的体贴和关心,希望你们严格要求自己,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师恩难忘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师生”间感情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
从而以百倍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2、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再读课文,赏析课文。
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
4.过渡:作者对田老师的态度如何?
5.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6.小结:田老师用心地教导学生,对“我”有巨大的影响,“我”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师。
7.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三、拓展延伸:学写摘录笔记。
1、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注意写清文章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以备查阅。
2、学生交流摘录情况,进行评议。
四、复习巩固
师检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并巩固。
五、课堂总结
师生合作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师恩难忘 (刘绍棠)
编故事行礼
让我入迷感念
让我开了窍
师生情深
终生难忘
师恩难忘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能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用“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娓娓动听”造句。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读文时字字入目,读准字音。
3、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身临其境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2)卡片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认真诵读课文。
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导入新课:1、导入:好了,上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还不错,老师就检查到这儿,这节课我们来深入的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1、师恩难忘
2、生齐读。题目的意思是?(指名回答:老师的恩情学生难以忘怀。)读了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田老师有哪些恩情让学生难以忘记?)(指名回答后,师提问:田老师究竟有何水平和本领,竟让他的学生如此的难忘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田老师是怎样给他的学生上课的?竟让他的学生如此难忘?请同学们把书打到第6页听课文朗读录音。)
3、播放课文录音。
(大家都听的非常的认真,同学们,40年的岁月会抹去多少人生的记忆,40年前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能记得。同样的40年过去了,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课的情景,作者的回忆却仍是那样的清晰具体。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学习3——7自然段进行研究朗读)
(三)深入学习,再现情景。(学“上课”,感形象。)
1、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指名回答读3、4自然段)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学生模仿田老师的动作、语调、表情读第5自然段(师:讲了一个与小诗有关的故事)课件出示小诗。
2、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田老师把一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首先,故事的内容与小诗的内容吻合;其次,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诗的意思,并且印象深刻;再次,田老师的故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紧密联系生活,学生易于接受,并且故事中又渗透着品质教育,让学生受到启迪;最后,田老师讲得生动、语言丰富,有助于学生掌握、积累。综上所述,如此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当然喜欢了。)
3、作者在听故事时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后读第6自然段。(课件出示:“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4、用“身临其境”造句。《师恩难忘》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读起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5、作者听得很认真,可见田老师的故事编得怎么样?(指名回答:引人入胜,娓娓动听……)(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同时点出了老师教学技艺的高超,也说明“我”对田老师的喜爱、钦佩之情。田老师的故事真是天下一绝,难怪作者听得如痴如醉。
6、速读课文第二段(3——7),找出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而且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7、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8、用“娓娓动听”“引人入胜”造句。
指名回答:我们杨凌的景色真是引人入胜!
语文老师的课讲得娓娓动听,同学们都听得全神贯注。
9、指导朗读:正是由于作者上小学时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才使得作者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了,进而长大后成了一位作家。为此,作者深深地感谢田老师,下面由我们班的男同学们带着作者的感情深深的,动情的,大声的齐读第七自然段。
田老师的课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是田老师用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这叫人怎么能忘怀呢?40年后的今天能重逢田老师,那是多么感人的情景。课件出示课文第8自然段重点句子。
(四)有感情地默读课文第三段(8——9)。(师生重逢,师恩难忘)
1、“课件出示: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四十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2、分角色表演: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在村庄的小河边遇到了40年前的小学教师,他是怎样做怎么说呢?作者会怎样的行礼。发挥你的想象说说。
3、向学生介绍作者刘绍棠当时的情况:课件出示:作者刘绍棠简介。(学生自由读)一位有名的作家,已经年近五十了,还恭恭敬敬地向这位老师鞠躬,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书。
4、学生找到了课文中一个重点句课件出示:“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进行理解。(春雨是绵绵的。滋润着大地,让花草树木快乐地生长。田老师的故事是娓娓动听的,滋润着“我”的心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成长,不断激发“我”对文学的兴趣,提高“我”的文学素养。)
5、学生齐读。自己再认认真真读几遍,细细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情感,你体会到了什么,(能用合适的词来表达吗)?①体会激动,朗读。②体会尊敬,怎样恭恭敬敬地行礼,朗读。③体会感激,朗读。
6、读一读8、9自然段,想想还有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7、课件出示: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正是由于作者上小学时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才使得作者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了,进而长大后成了一位作家。为此,作者深深地感谢田老师。应该说,在田老师门下的'学习时光,是十分难忘的。特别是田老师所讲的故事,对年幼的“我”影响很大。从文中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句话可以看出,田老师所讲的故事,不仅语言生动,而且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我”对文学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就像一粒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播种、发芽、开花、结果,影响了“我”的一生,所以“我”深深感谢田老师。)
8、课件出示:用自己的话说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含义。(一棵树苗经过十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人才的培养却需要一个更漫长的过程。种植树木需要很长时间,而培育人才需要更长的时间,花费更多的心血,所以我们应该尊敬并感激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这句话总结全文,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9、课件出示:名人名??
10、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点题的作用)
1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我们的心中此时此刻也一定勾起了对曾经教育培养自己的一位位老师的回忆,那就借大作家来表达我们心中*同的这份难忘师恩。)
1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同桌讨论;学生自由练读;老师指读,相机引导。
是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的大门,40年后重逢老师,我怎能不激动,不恭敬,不深深感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8、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田老师是一位让人尊敬的好老师。下面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带着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跟着录音轻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六)迁移练习:
我们这篇课文作者选取了田老师爱讲故事的事例,平常,普通,但却典型,具体,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同学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老师有哪些“恩”让他们难忘,体会作者写作意图,通过细节来描写一个人。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七)布置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了解他的工作、生活等情况。
2、小练笔:老师,我想对你说……
3、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八)板书设计:
1、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教学反思:
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可先激发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对所提出问题进行梳理,帮助提取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探究性阅读的问题可以是:1.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2.问什么说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呢?教学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促进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充分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
师恩难忘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