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教案推荐7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应该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教案推荐7篇

人教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做错事要勇于主动承认错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摸瓜”和“送瓜”时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3、收集身边的小故事,从故事中感悟道理。

4、认识本课3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悟道理。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中自己身边的小事谈感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读说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谈一谈吃西瓜的感受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西瓜的文章。

板书课题:摸瓜。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变化。

1、读课文,体会小伙伴想出办法摸瓜时的高兴心情。

2、默读“摸瓜”部分,画出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当时的心情。

3、为什么送瓜?体会情感变化。

第二课时

一、扩展延伸,练习说话。

1、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如果换作你,你会怎么做?说一说。

二、认读生字。

三、布置作业。

自读课本《说声“对不起”》。

人教教案篇2

通过对不同的课文写作方法的分析,理解其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下面梳理了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

【单元学习目标】

一、学习用对比、象征的修辞手法展示人物精神世界、抒发思想感情。

二、通过对不同的写作方法的分析,理解其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

三、理解“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思想意义,培养勇于奋斗的意识。

【基础知识学习】

一、叙述方式有:顺序、倒叙、插叙等。

二、圈划符号介绍:

1.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意思。一般来说,词语用圈点(实点、小圈、大圈等),句段用线框(虚线、直线、曲线、粗线、线框等)。

2.句子成分常用符号:主语(双线)、谓语(单线)、宾语(曲线)、定语( )、状语[ ]、补语〈 〉、中心语……。

3.圈画的符号不能太复杂,杂了就会搞不清;圈画的内容不能太繁多,多了等于没有。要克服任意圈画的坏习惯。

【教学安排】

?密室日记》二课时。

?你是我的辞典》二课时。

?生命之线》一课时。

?石缝间的生命》一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课时。

【每周一诗】

1. 背诵王驾《古意》: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背诵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 王驾,唐代诗人。

3. 范仲淹,宋代文学家。

人教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猴”3个字。认识个笔画“ ”和5个偏旁“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

教学准备:

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师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猴”3个字。认识个笔画“ ”和5个偏旁“ ”。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回顾“踩影子”的游戏,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出示课题:影子。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3、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也和你们一样做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一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

4、认识偏旁:三撇儿“ ”。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起来。

(2)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影、前、常、跟、着、朋。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4)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5)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理解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这两小结分别写哪一幅画?

(2)小组合作学习:看图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大组交流,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京京背着太阳,影子在前;面向太阳,影子在后;太阳在他的左边,影子在右;太阳在右,影子在左。

看图说说,理解“前、后、左、右”

(4)质疑、释疑。

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问同学,发动大家动脑筋解决问题。

在交流中学习“黑狗,常常、跟着、它、朋友”这几个词,懂得影子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颜色黑,常常跟着主人转,非常亲热;“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学、放学,就像我的好朋友。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己读读课文,想办法记下来。

边读边做动作,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老师引读课文,指导背诵

学生自己背诵后,再背给同桌听。

(6)动动脑筋,学习认字。

学习新偏旁“ 、 ”,说一说偏旁名称。

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读词说句认字。

五、作业布置:

1、把生字读给家长听,把课文背一背。

2、继续观察,在哪儿能见到影子。

六、板书设计:

9. 影子

左 右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句子。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一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字、词。

3、会背课文的同学站起来,背背课文。

(二)、观察说话

1、说给同桌听: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

2、大组交流: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自己站起来说一说。

3、随便选一个字,(前、后、左、右)开火车说说你周围的同学。

(三)、指导写字

1、复习“飞、鸟、马”。

(1)看图,图上画着什么?还记得这三个字吗?

(2)大家一起读一读。

2、复习笔画,学写字。

(1)看到“飞”字,你觉得它像什么?

(2)第一笔应该写什么?

(3)比较“飞”与“九”,跟老师书空。

(4)描红,防写。

3、学习新笔画。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2)观察这两个字的笔画,你发现了什么?

(3)按笔顺书写。

(4)书写练习,个别辅导。

(四)、练 习

1、加一笔,变新字。

口—( ) 十—( ) 乌—( )

木—( ) 兔—( ) 二—( )

2、选字填空,再读一读。

鸟 马

(1)( )儿在天上飞。

(2)( )儿在地上跑

五、作业布置:向爸爸妈妈说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

六、板书设计: 鸟 马

七、课后反思:

人教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透事物相互联系的思想,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推导出3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表示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数学游戏中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片。

教学方法:

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1辆车需要3个轮子,2辆车呢?3辆—9辆分别需要多少个轮子?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3的乘法口诀。

二、数一数

请同学们独立地数出轮子分别用了多少个?边数边填表。

指名汇报,并引导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数的。

启发学生说出表格里的数个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表明:第一格表示1个3;第二格表示2个3......第九格表示9个3。

三、摆一摆

请同学用小棒摆三角形。摆个三角形,试着列一道算式,编出一句口诀。

学生完成边摆边数边说的活动。

说一说。

指名汇报。

教师及时板书:1个3;1×3=3;一三得三。

2个3;2×3=6;二三得六。

同桌的小朋友把算式和口诀读一遍,检查一下同桌小朋友是不是都对了。

观察: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讨论: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呢?与你的伙伴说一说。

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

记一记

请同学们选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一记。

老师与同学对口令记口令。

任意两组“开火车”记口诀。

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就可以得到老师的金牌。

游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九( ) 一三( )

二三( ) 三三( )

三六( ) 三三( )

四、练习

填空。

6×2=( ),读作( )乘( )等于( )。表示( )个( )相加。

7个3相加是( ),再加1歌是( )。

3个6相加,写成加法算式式是( ),写成乘法算式是( )。

9×3=( ),3×9=( ),用的口诀都是( )。

连线

2×4;4+4+4;3×5;3个3。

2×3;4个2;6×3;5个3相加。

5×5;3×2;2×3;3个6。

3×4;五五二十五;3×3;3+3。

人教教案篇5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2—13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我会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讲的因数一样吗?

(1)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3)自读课本第12页下面的一段话。

2.自学课本第13页例1。思考:

(1)18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有________个。

(2)18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最大因数是________。它的.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的。

(3)也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3.组内交流并讨论: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5.试试身手(第13页“做一做”)。

人教教案篇6

一、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学写14个生字。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①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③引导。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各两遍。

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二、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四、

启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从小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出力。

五、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

2、摘抄第三自然段生动的词句。

3、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人教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仪器,图片资料,泥塑作品。

学具:雕塑泥,彩泥,辅助工具,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观看人物雕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

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认知小学生的比例关系:1 站立时约六个头长,2 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

教学意图:从感知到认知,初步掌握人体比例规律。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2、学生自评,互评。

a、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3、欣赏优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意图:感受雕塑的空间体积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感受雕塑语言。

三、深入阶段

1、分小组交流,讨论创作内容,

2、分小组合作,添加场景,完成组群泥塑,用彩泥时还有注意色彩的搭配。

教学意图:综合练习。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陪养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四、作业展评

1、小组自评,互评。

2、师点评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1、师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鼓励学生先创作草稿,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副作品。再通过泥塑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执教时间:4月10日——4月12日

第2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鼓励学生说一说,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发展阶段:

1、出示教师制作的立体的小纸人,请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试着做一下,看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组做的站立小纸人。

总结一下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

鼓励同学们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表现新同学。

在学生制作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新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现几位同学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等。同时强调一起制作时的团结协作。

三、展示、游戏:

随着“你的朋友叫什么”的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执教时间:4月17日——4月19日

札记:其实一年级时就用绘画加手工的方法作过类似的课题作业,这次用橡皮泥来制作,立体人物的塑造还是难点。我通过欣赏、比较、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人教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7篇

人教版四上数学工作总结模板7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7篇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7篇

人教版九上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最新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7篇

局人教工作计划参考8篇

局人教工作计划模板6篇

小班语言教案教案推荐7篇

六年级人教语文五单元作文5篇

人教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