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撰写过程是教师自我学习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教案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绵羊美术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绵羊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替换歌词。
3.体验小绵羊和妈妈在游戏中的快乐,愿意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
在情境中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学习替换歌词。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有没有玩过捉迷藏的游戏?怎么玩的?
引导语:绵羊妈妈和绵羊宝宝也要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有一个小秘密:妈妈唱出“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宝宝们都会出来了。(学唱“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句)
过渡语:这个小秘密我们都学会了,现在一起用小耳朵来听听绵羊妈妈他们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二、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提问:绵羊妈妈在找小绵羊的时候说了什么?我的小绵羊就在哪里呀?
2.幼儿跟唱,教师纠错。
引导语:请你们帮绵羊妈妈一起去找找其他的小绵羊好吗?
三、替换歌词,趣味演唱。
引导语:在羊村里还有很多的小羊,你们还想找哪只小羊呀?他会在躲在哪里呢?
四、游戏:捉迷藏。
师幼玩捉迷藏游戏。
五、结束活动。
六、羊村长在叫我们去吃午饭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歌曲《我的小绵羊》
1=d4|4
11111.7|61765-|2222212|34321-|
我的小绵羊啊你在哪里,我的小绵羊啊你在哪里,
11111.7|61765-|2222212|34321-|
我的小绵羊啊你在哪里,我的小绵羊啊你在哪里。
4444466|3333355|2222254|33221-||
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我的小绵羊就在绿色树丛里。
小绵羊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幼儿萌发爱护小绵羊的情感。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提高幼儿思维能力。
3、知道绵阳的外部特征,知道人和小绵羊之间关系密切。
教学准备:
绵阳模型、彩笔、画有绵阳轮廓的纸等
教学分析:
由于幼儿很少见到绵阳,所以对绵阳不是很熟悉,对绵阳的外形特征不清楚,本次活动我们让幼儿认识到绵阳的外形特征,知道绵阳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互动汉中,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加深幼儿对绵阳的了解,如:绵阳长得什么样子的呢?绵阳的头上有没有角呢?引导幼儿观看绵阳的头、身体、四肢,并询问绵阳身上都有什么呢?小绵羊爱吃什么食物?绵阳是如何叫的?教师采用启发、提问、鼓励等方法引导幼儿。
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开着小汽车进入教室,把“车位”停在自己喜欢的位置。
2、请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猜谜语,幼儿对绵阳产生兴趣。学习词语:绵羊,英文:sheep
3、带领幼儿仔细观察绵羊
(1)小绵羊长得什么样子呢?
(2)小绵羊的头上有什么呢?绵羊头上有两只弯弯的羊角,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
(3)小绵羊的身上有什么呢?绵羊身上长着长长的卷卷的羊毛,有四条腿,一条尾巴。
4、教师总结绵羊的外形特征。
5、提出问题
(1)小绵羊是如何叫的?
(2)绵羊喜欢吃什么食物?
6、绵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绵羊的毛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绵羊的皮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绵羊的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4)绵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什么功能?
7、幼儿萌发爱小绵羊的情感。
教学总结:
1、老师总结本次活动。
2、教学延伸:添画小绵羊。
小绵羊美术教案篇3
一、授课班级:小班
二、内容分析
?可爱的小绵羊》是小班主题《我的动物朋友》中的一节课,幼儿都是喜欢小动物的,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小绵羊是被幼儿所熟知的小动物,通过小绵羊可爱的造型调动幼儿认识小绵羊外形的兴趣,并能尝试想办法帮助小绵羊,围绕“羊毛”展开一系列的想象,将会让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内容的选取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精心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小动物,以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幼儿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他们喜欢直观的、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对小动物可爱的造型更是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兴趣。他们的心灵是非常善良的,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本次活动设计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环节,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四、设计思路
小绵羊毛茸茸的可爱造型是被幼儿所熟悉的,幼儿在生活中也对小绵羊有
一定的了解,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小绵羊,激发幼儿帮助小绵羊的情感。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撕贴小纸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大胆想象,敢于创新。
五、具体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
1、谈话导入:以老师为幼儿请来好朋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观察小绵羊的基本外形特征,今儿观察羊毛的特点。
2、想办法:
让幼儿了解绵羊的羊毛做成了羊毛衫为大家带来了温暖,引导幼儿想办法使小绵羊变暖和。对于3岁左右的幼儿,他们是非常善良的,在知道小绵羊为人们带来的温暖之后,一定会积极思考为绵羊保暖的办法,是他们乐于参与的想象活动。
3、学习制作羊毛
请幼儿说说用纸做羊毛的方法,并自己动手尝试撕纸,说说自己是怎样撕的`。
教师讲解并示范撕纸做“羊毛”。同时,提醒幼儿观看教师如何双手配合协调的撕纸。
4、创新想象和操作活动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撕出的羊毛粘贴到小绵羊的身上,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操作并大胆为绵羊设计造型。
5、赞赏激励,激发设计绵羊造型的兴趣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体验创新想象成功的喜悦,在评价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呵护幼儿的创新灵性,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
六、活动目标
1、认识小绵羊,愿意想办法帮助小绵羊。
2、能够撕贴小纸条,体验制作“羊毛”、粘贴造型的乐趣。
七、活动准备
1、“小绵羊”课件
2、胶水、纸、调色盘、棉棒、“小绵羊”轮廓图、背景图
八、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谈话并出示课件
师:宝贝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告诉老师小绵羊是长得什么样子的呢?(两只羊角、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四条腿、一个小小的尾巴、全身还长满了羊毛)
小绵羊的羊毛有什么特点呢?(白白的、长长的、卷卷的)
2、想办法:让小绵羊变暖和
师:现在天气变冷了,可是小绵羊的毛被送到了纺织厂做成了羊毛衫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小绵羊自己却感到很冷了,请小朋友想办法让小绵羊变得暖和一点吧。
3、学习制作羊毛
(1)师:你看,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纸,要怎样给小绵羊做成羊毛呢?(进一步引导幼儿现象多种制作羊毛的方法)
(2)那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撕一个“羊毛”,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撕的。
(3)教师总结幼儿撕羊毛的方法,请所有幼儿一起尝试动手制作羊毛,以儿歌“大拇哥、二拇弟,面对面、轻轻捏,撕、、、、、、”激发幼儿制作羊毛的乐趣。
4、操作:为绵羊设计造型
师:现在我们已经做了这么多的羊毛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为小绵羊设计一个既暖和又漂亮的造型吧,(介绍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动手自由创作绵羊造型。
5、作品展评
师:现在,把打扮好的绵羊送到草地上吃青草吧!(展评过程中要肯定幼儿的表现)
6、活动结束
送小绵羊去晒太阳。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包糖果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包糖果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过年的时候,人们有摆放糖果、瓜子、糕点等供别人来拜年的时候食用的习俗,加深对过年风俗习惯的了解。
准备:
旧糖纸、糖块状泡沫塑料或橡皮泥、纸碟子。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交流一下过年时自己到别人家拜年主人是如何招待自己的,引导幼儿说出:主人会摆出糖果给自己吃、倒茶等。教师把幼儿讨论的话题集中到糖果摆放上,提问幼儿:家里过年时会在什么地方摆放糖果?如何摆放?
2、布置幼儿学习包糖果。发给幼儿旧糖纸、泡沫塑料若干(如果是用橡皮泥代替泡沫塑料的,要先教幼儿学习用橡皮泥搓糖果)。示范指导幼儿用旧糖纸、泡沫塑料包糖果。
3、发给幼儿纸碟子,让他们把自己包好的糖果摆放在碟子里,供布置活动室时使用。
小绵羊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小绵羊,愿意帮助小绵羊。
2.能够团纸团,体验制作“羊毛”的乐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小绵羊图片、小绵羊轮廓图、皱纹纸、胶棒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小绵羊
1.出示小绵羊图片,观察小绵羊,简单了解小绵羊的基本外形特征。
2.与幼儿重点观察羊毛的形状特征,知道小绵羊要换新衣服过冬了。
二、幼儿团纸团做“羊毛”,体验其中的乐趣
1.教师示范做“羊毛”——团纸团,幼儿观察双手协调地团纸团。
2.幼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注意在手心里团纸团。
3.教师指导幼儿将“羊毛”粘贴在“绵羊”身上。
三、欣赏作小绵羊穿上“新衣服”,大家一起分享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小绵羊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护绵羊的情感。
2、培养幼儿较细致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思维力。
3、让幼儿初步感知绵羊的外形特征,了解绵羊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4、对xx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绵羊模型、水彩笔、画好绵羊轮廓的纸、磁带、多媒体设备。
活动分析:
绵羊对于幼儿来不是太熟悉,因为幼儿很少见到绵羊,绵羊具体长得什么样子,幼儿并不清楚,所以本活动,以让幼儿初步感知绵羊的外形特征作为重点,让幼儿了解绵羊于人们的关系作为难点。在活动中,教师主要运用启发法、提问法,通过问题:你知道绵羊长得什么样子吗?绵羊的头上有什么?绵羊的身体上有什么?(引导幼儿从整体、头、躯体、四肢等分别进行讲述)你知道绵羊喜欢吃什么?它怎样叫吗?幼儿通过观察法、讨论法突破重点。在突破难点时,教师主要运用了启发法、鼓励法、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本活动的延伸活动是:动手操作《我的小绵羊》。
活动过程:
导入:
幼儿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教室,停在自己喜欢的车位。
展开:
1、幼儿观看课件,猜谜语,激发幼儿对认识绵羊的兴趣。丰富词汇:绵羊 sheep。
2、引导幼儿观察绵羊:
(1)绵羊长得什么样子?
(2)绵羊的头上有什么?绵羊头上有两只弯弯的角、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
(3)绵羊的身体上有什么?绵羊的身体上长着卷卷的柔软的毛皮,绵羊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
3、教师小结绵羊的外形特征。
4、提问:绵羊怎样叫?它喜欢吃什么?
5、启发幼儿了解绵羊与人们的关系。
(1)绵羊的毛皮可以做什么?
(2)绵羊的皮可以做什么?
(3)绵羊奶与人们有什么关系?
(4)绵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
6、教师简单小结。
7、激发幼儿爱护小绵羊的情感。
结束:
1、教师简单小结活动情况。
2、延伸活动:完成小绵羊的画。(添画)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绵羊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制作绵羊。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绵羊底图、双面胶、棉花若干、范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绵羊范例引题
师:看,这是谁?多可爱的小绵羊呀,它身上的毛皮是什么样的?还有许多小羊,它们没有厚厚的毛皮,觉得好冷呀,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好吗?
二、介绍材料及制作方法
1、 师:我们要把白白的棉花贴在小面羊身上,让它们觉得暖和。
2、讲解制作方法:先把底图上的双面胶撕开,再黏上棉花,轻轻地用手按一按,才不会掉下来。
3、交代要求:双面胶的纸要装进盘子,保持卫生。
要把整个羊身上都贴满棉花,并用手按一按让它更牢固。
三、介绍其他区域内容及要求
1、建构区《路、围墙》、《房子》
2、生活区《整理袜子》、《包糖果》
3、益智区《找尾巴》、《一起跳舞吧》
4、阅读区《森林运动会》、《老鼠阿姨送礼物》、
四、幼儿进区活动,师指导
1、提醒幼儿保持轻声;
2、重点指导么美工区的幼儿进行黏贴。
五、交流、评价
1、展示美工区黏贴小绵羊的成果。
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贴羊毛皮的?
2、播放其他区活动照片
表扬轻生活动、物品整理好的幼儿,指出不足之处。
六、活动结束
小绵羊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细心进行粘贴活动,锻炼小肌肉控制力。
2、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粘贴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用于粘贴的棉花每组一份;画有绵羊的美术底纸人手一份;白乳胶每小组一份;刷子人手一只;教师示范用的半成品、成品各一份。
活动过程:
1、谜语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想让小朋友们来猜一个谜语:身穿大棉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我看那个小朋友小脑筋动得快。
师:谜语问小朋友们什么动物身上穿了一件大棉袄,喜欢吃野草,过了寒冷的冬天后,把自己的一身毛贡献出来呢?(解释谜面,让幼儿更容易懂)
小结:绵羊身上长着厚厚的毛,喜欢吃鲜美的野草。
2、体验观察,比较异同,初步感知操作材料。
出示教师用于示范的两只小绵羊,一只有贴上羊毛,一只没有。
师:看,老师这儿有两只小绵羊,我想请小朋友们都上来摸摸看看这两只小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师:今天小绵羊想请小朋友们帮自己穿上一件整洁,漂亮的衣服。老师给你们都准备了棉花、白乳胶、擦手布,一会儿小朋友们分组进行。现在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给小绵羊穿上衣服的,你们可要仔细看清楚喽。
3、教师讲解示范,并提出操作要求。
(1)讲解示范
①刷乳胶;
②粘棉花;
③修正作品;
(2)提出要求:
①不将乳胶刷到桌子上;
②不把棉花粘到轮廓线之外;
4、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1)对于不小心粘到外面的白乳胶可用擦手布擦干;
(2)操作时专心,不争吵;
(3)能力较强的孩子可稍微提高要求,让她把羊毛整理得更整齐。
5、师幼共同评价,引导幼儿欣赏别人的优点和不足。
收集幼儿作品,欣赏作品,并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那只羊,为什么喜欢它?
6、活动自然结束。
小绵羊美术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练习抬高小脚越过障碍,发展跨越动作。
2、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轮胎若干、自制跨栏若干(皮筋)
2、羊羊胸饰(与幼儿人数相等)村长头饰,自制水龙头若干。
自制小花4朵,分红黄蓝绿各色,自制水壶人手一把。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扮演村长、幼儿扮演小羊,
在音乐中带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热身运动。
二、尝试跨越:
1、引起兴趣:“春天到了,青青草原的花园里开了许多漂亮的小花,我们一起去参观吧!”
2、跨越轮胎:
“路上,我们要经过一条坑洼的小路,可要小心了。幼儿示范走轮胎,教师提醒幼儿抬高脚踩在轮胎里。幼儿自愿分3组跨过轮胎路。
3、尝试跨越重低到高的皮筋:
“花园马上就到了,可还有几条高低不一样的栏杆拦着我们,我们怎么过去呢?
(1)、个别幼儿示范,提醒小脚抬高,别碰到皮筋。
(2)、集体练习。
三、游戏“羊羊浇花”:
1、欣赏小花,说说小花颜色,和小花打招呼。
小花说:我好久没喝水了,口很渴。怎么办?浇水
2、幼儿跨过栏杆,取小水壶。跨回来后给小花喝水。
3、水壶的水用完了不够,我们再去装些水,再次跨越去水龙头下接水返回给小花浇水,引导幼儿说说:“请小×花喝水…”
4、村长:“谢谢大家给小花浇水,把花园变得很漂亮,天色暗下来了,要回家了,和小花再见吧!”
托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游戏中通常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加以引导,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因此,我设计的这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情景贯穿游戏,让幼儿扮演小羊浇花的情景过程中,练习越过障碍,发展跨越动作和反应能力,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也起到了激发幼儿爱护花草的美好情感。
活动延伸
在《保护青青草原》的戏剧主题中,幼儿都知道羊羊们很爱自己的家(青青草原),所以活动内容很吸引幼儿,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致极高参与性强,在设置的小路;栏杆上孩子们会学习抬高小脚做跨越动作,但能力差异大;在花园浇花和接水环节幼儿较自由,收的环节教师还需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同时应多关注能力弱的幼儿。
小绵羊美术教案8篇相关文章:
★ 美术老师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