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对课堂氛围的把控,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案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主题班会教案篇1
一、班会主题:
敬老爱老我先行
二、班会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三、班会重点: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并用实际行动尊老敬老爱老。
四、班会过程:
(一)诗词导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学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吗?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节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重阳节相关的知识。
(二)由神话故事加深对重阳节的认识和了解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费长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磨破了无数双鞋,翻过了无数座山,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费长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费长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他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几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告别仙长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没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一书中曾有记载。
(三)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四)朗读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五)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什么?
(六)布置作业:为爷爷奶奶做件事。
五、班会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2024主题班会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2、引导幼儿了解如何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照相机拍摄的一些幼儿溺水的图片或视频。
2、周围环境中一些不安全的场所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以前有好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
2、防溺水教育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幼儿在节假日千万不能去玩水,下河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自己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4)老师谈谈事例,幼儿讨论几名幼儿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幼儿掉到河里溺水死亡。这些小朋友哪里做错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5)说一说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3、小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保护自己。不能独自到河边、海边、井边去玩,必须要大人陪同。遇到危险的事,要大声呼救!
教学反思:
活动前,我准备了相关图片,以直观图片让幼儿了解在水边玩很危险以及如何避免溺水。导入活动时,我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谁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才不会发生溺水事件;然后通过出示不同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的溺水危险,逐图出示,让孩子先讨论后回答,问孩子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应该注意什么,该怎么做。简易的图画,简易的语言可以让幼儿更加方便理解,加深印象。
2024主题班会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规则,懂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害性,明白为了自己和大家的安全,人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2、形成人人学习、讲文明安全行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热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3.学习一些交通安全标语和交通标志,在实际生活中以便引导我们怎样去做。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八个美术字。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事件启示
请同学们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报告成果。教师总结:再多的钱也换不回孩子的生命。“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趣味拓展
1小品表演:,(主要讲述一个肇事司机逃逸的事件)
2、表演中故意设计一些错误,在小品结束后向学生提出。学生表现比较踊跃(比如打电话报警110,不是119;又比如打电话报警的人应该首先告诉警察出事的具体地点,而不是简单地说:“你们快来,这儿有人被撞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了交通安全的知识,印象深刻。
3、学生有感而发,谈看小品后的感想。
(四)交通安全
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1600起,死亡257人,受伤1147人,直接经济损失731万。真是令人痛心。提醒学生们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上放学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提高警惕,注意来往的'车辆。及时消除交通隐患。
1、马路上应注意的交通安全
⑴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的危险。
⑵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⑶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
⑷不要在马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容易出危险。
⑸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
2024主题班会教案篇4
动机:
1、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考试,既不焦虑,又不太兴奋,以自己的水平检测出最满意的成绩。
2、教育学生在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动脑思考、卷面整洁。
内容:根据六年级学生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这一现象,在毕业前开展一次关于“怎样对待考试”这一主题的班级活动课。
形式: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情境讨论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准备工作:幻灯片、答题卡片。
会场布置:
1、 在黑板中间用艺术字写出活动主题。
2、 教室里的桌椅摆放成花瓣形,再在讲台上摆放几盆鲜花。
3、 教室空间用彩条作装饰。
4、 开始前和结束后播放轻音乐。预期效果: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消除看见心理、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把学到的知识正常发挥出来。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已复习一段时间,期末考试马上到了,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呢?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
2、谈谈自己感想(老师设疑、用幻灯片、学生分组讨论)。
(1)考试前,你最担心的是什么?(考试考不好)
(2)考试时,你最担心的是什么?(题目太难,不会做)
(3)考试后,你最担心的是什么?(考得差,被爸爸妈妈骂)
3、教师再次设疑“为了避免以上的担心,你觉得该如何去做?”(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1)考前应认真上好复习课,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不懂的及时问老师。
(2)考试时认真读题,仔细做题,做好认真检查。
(3)考试后即使考差了,也要和父母沟通,共同分析原因。
活动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会了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既不焦虑,又不兴奋,要以自己最佳的水平考出最满意的成绩,报答所有关心你的人(播放轻音乐,活动结束)。
2024主题班会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父母的艰辛,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父母的期望。
2.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学会珍惜亲情,懂得孝敬父母,珍惜生活的道理。
3.活动促使学生把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把对父母的爱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分组收集与亲情有关的资料。
2.了解父母的艰辛,回忆父母为你做的最令你感动的事。
3.“你对父母知多少”问答卷。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感。
导入:
①播放歌曲《母亲》。
②导言:同学们,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不少心血,当儿女的你有否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③故事《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东西?”“可是,可是我,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老婆婆说,“我们不认识,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里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④学生听后谈谈感受“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二)了解父母。
1.学生汇报与亲情有关的资料。如:母亲节的由来、歌颂亲情的名句……
2.汇报父母的艰辛事迹。
3.学生回忆父母为自己做的最令自己感动的事,并在小组内交流。
4.学生回答“你对父母知多少”的调查问卷。
5.班主任针对全班同学总结学生答卷情况。
(三)回报父母,付诸行动。
1.学生结合实际谈谈今后怎样回报父母的恩情?
如:帮忙做家务
学会独立,小事自己做
父母有病,体贴关?
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
2.班主任小结:父母无私奉献,我们要懂得珍惜,更要知道该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不要只当受爱者,还要当献爱者,让我们把对父母深深的爱融于行动,使父母在百忙之中感到欣慰。
(四)活动拓展
1.要求学生把参加活动的过程及感受写下来。
2.分组合作完成一份以“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为主题的手抄报,并在班上展览出来.zjjsepc。
3.课外活动:开展报答父母的恩情的实际活动。
①让爱看得见:为父母捶骨、洗衣服
②爱听得见:送父母一段表示感激的话、为父母唱一首颂歌“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文章“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③开展以“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向父母献真情活动。
四、活动评价
1.活动使学生了解到父母的艰辛,感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懂得感激父母。
2.活动架起了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桥梁,使父母与子女相处更融洽。
3.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不会以自我为中心,目无他人,克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2024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