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系统化的教学框架,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对教案的不断调整,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绘本《圆》教案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绘本《圆》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夜晚,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里已经是遥不可及的,更不要说会想到去品尝一下月亮的味道了。但是在这则故事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在孩子们的眼里,它像极了一片香喷喷的薯片,还像极了一个圆圆的黄色的饼。而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动,故事中小动物们那可爱的“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精神,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班内幼儿的发展情况,再加上科学活动《月相变化》中对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已有了解。基于幼儿的已知经验,借助绘本故事对幼儿的吸引力,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来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画面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学习用语言进行交往,并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画线索大胆猜想故事情节及小动物的对话,并用连贯、完整的语句表达出来。
2、理解故事内容中蕴藏的童趣,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表达。
3、感受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ppt图画书《月亮的味道》、音乐磁带。
2、图片:月亮、乌龟、大象、长颈鹿、斑马、狮子、狐狸、猴子、老鼠。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发想象。
1、猜谜导入:“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白天藏起来,晚上才出现。”(月亮)
2、(出示图书)我这里有一本书,是和月亮有关的,让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吧!“书上的月亮像什么?”这本书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让我们来看看故事里的动物们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阅读图书内容,幼儿观察ppt图画书。
1、观察ppt的第1页,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1)、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黑夜里多少双眼睛?请大家数一数?(九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吗?(九只小动物)
(2)、他们会是谁呢?为什么?
(3)、他们在黑夜里望着月亮在想些什么?(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4)、教师小结:静静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动物们都仰着头,望着月亮。看得真专心都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2、观察第2-5页引导幼儿了解小海龟下定决心要去摸月亮并请大象、长颈鹿帮忙。
(1)、第2-3页: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要一步一步爬到的山上够月亮。“海龟够到月亮吗?有什么办法能让海龟够到月亮?它的好朋友是谁?那它会怎样邀请它的好朋友帮忙?”教师示范海龟所说的话,幼儿观看画面。
(2)、第4页: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看见了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月亮轻轻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怎么办呢?。会请谁来?他们会说些什么?
(3)、第5页:长颈鹿是怎么做的?月亮有怎么做?还是够不着怎么办?
3、幼儿讨论:“它会请谁来帮忙?”幼儿观看ppt中出示的小动物,并分组讲述小动物、月亮之间的对话,了解6-9页图画书的内容。
(1)、长颈鹿是怎么做的?够到了吗?他会请谁来?会说什么?
(2)、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分组讲述。
(3)、幼儿扮演小动物邀请帮忙,并学说对话。
4、幼儿观察幻灯片第10页教师提问“小老鼠能够到月亮吗?为什么?”“月亮在想什么?什么样的表情?”
5、幼儿观察第11-12页图片了解小动物够月亮的方式“叠罗汉”和规律。
(1)、最后谁够到月亮了?为什么小老鼠这么小能够到月亮?
(2)、小老鼠会怎样分享月亮?那月亮会怎样?
(3)、出示贴绒图片引导幼儿巩固对小动物够月亮方式的理解。“够月亮的小动物都有谁?”“小动物是怎样够到月亮的?”“看到小动物们够月亮你感受到了什么?”
(4)、观察12页“小动物们都怎么了?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内容,感受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1、幼儿观看ppt教师完整讲述至小动物们相互合作够到月亮。
2、讨论:“动物们愿望实现了吗?”“那月亮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的?为什么?”
3、引导幼儿思考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好处与价值,让幼儿懂得分享后大家的快乐与惬意。
四、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的结尾,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和无限的思考。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图片,提问引导:“最先够月亮的是谁?接下来的是谁?它是怎么邀请小动物的?说了些什么?”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讨论:“夜晚有几个小动物看着天上的月亮?”一起够月亮的小动物有多少??还差一个会是谁?
3、“小鱼在想什么?”“你能帮助小鱼解开疑问吗?那你会怎么说?”
4、“你喜欢这个故事里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五、教师小结:“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能讲一个和月亮有关的故事吗?引导幼儿开发想象创编和“月亮”有关的故事。
绘本《圆》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月亮,生日快乐》是美国图画书作家法兰克·艾许最脍炙人口的“moonbear”系列中的一本,也是美国教育协会推荐阅读的100本图画书之一。作者创造的小熊形象憨厚单纯,心地善良,富有想象力。在这个故事里,作者用了一个简单的回声原理,实现了小熊找朋友的渴望。幼儿阶段,孩子总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与他们自然对话;同时,也渴望纯真的友谊。通过绘本中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孩子们能在听故事的同时,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活动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感受朋友之间互相关心、彼此分享快乐的纯真友情。
2、初步理解回声的含义,愿意大胆地参与表演活动。
活动准备:电子书《月亮,生日快乐》、图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幻灯片一)
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画书,看看,封面上有什么?
2、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小熊和月亮之间,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分段欣赏故事
?有一天晚上,小熊望着天空想:送个生日礼物给月亮不是挺好吗?】
1、可是小熊不知道月亮的生日是哪一天,也不知道月亮喜欢什么生日礼物,那该怎么办呢?
2、我们还是来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于是,小熊爬上一棵高高的树上大叫:“嘿,月亮,”月亮没有回答。小熊心想:“也许是我离月亮太远了。”于是小熊划船渡过小河,走过树林,爬到高山上,“现在我离月亮近多了”】
1、小熊是怎样靠近月亮的呢?他做了哪些动作?谁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现在小熊离月亮近多了,它会对月亮说什么呢?
?于是小熊又大叫“嘿,你好!”从那个山头传来了回声:“嘿,你好!”“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你的生日是哪一天?”“我的生日刚好是明天哟!”“我的生日刚好是明天哟!”“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小熊想了一会儿说:“我想要一顶帽子。”“我想要一顶帽子”“再见了”“再见了”】
1、小熊说了哪些话?月亮又是怎么回答的?月亮和小熊的话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哦,小熊说什么,月亮也说什么,它们的话一模一样,我们再来听一遍。
2、请小朋友想一想:小熊真的在和月亮说话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学回声:现在我是小熊,你们来做大山的回声,好吗?想一想,大山里传来的回声应该是怎么样的?谁愿意来试试?还有谁愿意来试试?
过渡:小熊以为月亮想要一顶帽子,小熊回家后会做什么事?
?小熊回到家,上街去给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当天晚上,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上,好让月亮找到。它在树枝下等了不久,月亮就漫漫穿过树林,爬到树枝上戴上了帽子。小熊说:“戴起来刚刚好。”】
1、小熊回家后做了什么事?
?小熊去睡觉了,帽子掉在了地上。第二天早上,小熊看到门前也有一顶帽子,“月亮也送我一顶帽子。”正在这时,一阵风把小熊的帽子吹走了。】
1、第二天早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当天晚上,小熊划船渡过小河,走过树林,爬到高山上,它等了很久,月亮都不说话,小熊只好先开口。小熊说:“我把你送给我的帽子搞丢了”“我把你送给我的帽子搞丢了”“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再见了,祝你生日快乐!”“再见了,祝你生日快乐!”】
1、小熊又去见月亮了,它是怎样靠近月亮的呢?我们一起来学?
2、这次小熊说了什么?月亮又说了什么?小熊搞丢了帽子,心情怎样?声音也要怎样?谁来学一学?还说了什么?
后来说完话,小熊心情轻松了,声音又变得怎么样?谁来学一学?
3、还有谁愿意来试试?现在我是小熊,你们来做大山的回声。注意:小熊心里难过时,声音也要难过些;后来,小熊心情好了,声音也要高兴起来。
三、完整欣赏电子书《月亮,生日快乐》
1、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如果碰到你喜欢的句子,可以跟着说一说。
2、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熊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介绍绘本。
延伸活动:
课后,引导感兴趣的幼儿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边看书边讲述。再让幼儿相互讨论:猜猜小熊和月亮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鼓励幼儿进行初步的续编,发展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绘本《圆》教案篇3
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坚持信念,喜欢小乌龟淘淘。
2、和朋友一起在游戏的挑战中,体验和表现坚持的精神。
活动准备:
3和5的倍数;孩子穿软底鞋;小软垫子。
活动过程:
一、导读:封面
1、犟龟,可能是一只怎样的乌龟?
二、解读故事关键提问:
1、淘淘一路上遇到过谁?蜗牛会对淘淘说什么?淘淘会怎么回答呢?(分两队,一起对话)
2、翻过又热又高的山太困难了。淘淘是坚持,还是停下?
3、操作玩耍:做高山游戏规则:3人一组做高山,看哪一座最高最牢固。
全体尝试。(一分钟)讨论方法:个子小的做山峰,个子大的'作山脚---稳稳的。
4、故事结尾:
淘淘不停的赶路,就是为了参加一次永远难忘的婚礼。这就是犟龟淘淘的故事,你会像它一样吗?看看这本书吧。
活动反思:
?犟龟》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龟为了参加狮王的婚礼途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小乌龟一路坚持,最终成功参加了狮王的婚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步步引导,努力让幼儿体验到淘淘的困难与坚持,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首先,为了呈现更清晰的效果,我借用自制的ppt来辅助教学,想随着画面的出现,一步步引出故事情节。但由于ppt的制作并不精细,幼儿很难体会到淘淘艰难行走的心情。其次,在提问方面缺少开放性提问,幼儿回答较少,变成老师说幼儿听的灌输式教学。然后在体验坚持环节,时间较少幼儿并不能体验到困难。最后,在总结并没有解释清犟这一字的意思。
绘本《圆》教案篇4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历尽艰苦创建长城站的经过,学习考察队员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填写关联词。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课文中描写室外环境的句子,找到描写考察队员紧张劳动的句子。
4.读写结合,写一段读后感。
二.教学时间:
2教时。
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南极考察的资料;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课时重点:
在语境中,认识生字(音、形、义),理解新词,能正确地读写。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搜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今天都带来了吗?
现在请你们来介绍给大家听。
2.学生交流汇报。
3.小结: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座南极考察实验基地,中国南极考察队员们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航行,行程10000多海里,于1984年12月26日安全到达南极。一到南极,考察队员们先为建站进行了仔细的选点工作,站址选定后,又进行了紧张的建站工作,经过45天的日夜奋战,终于在1985年2月15 日提前完成了建站任务。这是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精神的胜利啊!
4.出示课题:南极的除夕
二.读议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小组交流。
(1)课文写了什么?(课文记叙了我国南极考察队员们在刚建成的长城站欢度第一个除夕之夜的情景。)
(2)在学习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读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形,采用各种方法理解词义。
(查字典、讨论、联系上下文、换词……)
(3)全班交流、检查。
(4)读课文,小组读,对读,找朋友读,接龙读……
3.学了生字后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什么是可贵的“南极精神”?
(2)考察队员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是怎样建站的?
(3)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
(4)除夕之夜应该是高兴的,他们为什么都流泪了呢?
4.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概括出两个问题:
出示小黑板:什么是可贵的南极精神?
他们为什么回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板书:可贵的南极精神)
三.指导朗读,学习重点内容(解决第一个问题)
1.课文哪几节是描写“可贵的南极精神”?(4~14节)
2.分小组读读议议,理解“可贵的南极精神”的具体内容。
(1)小组读议,找出反映“南极精神”的有关句子。
(2)出示以下句子:
考察队员们仅仅用5天的时间,就建起一座长29米、宽6.2米、高3.1米的码头。
他们只用10天的时间,就把500多吨建材物资从船上运到长城站。
队员们一个个趴在乱石堆上,用罐头一桶一桶地往外掏水,干不了多久,腰酸了、
胳膊软了,下一个队员立刻接上。
风、雪、雨毫不留情地随意袭来,54名南极考察队员的手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可谁也没哼过一声,共同的理想使他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在那艰苦奋战的日日夜夜,有的同志坐在地上就睡着了,有的一躺下,没脱衣服就打起呼噜——实在太累了呀!
(3)指导朗读,体会什么是南极精神。
划出表示动作、数字的'词。
讨论为什么要用具体的数字和动作?
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
(4)板书: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团结奋斗)
3.师小结:上面的句子中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和表示动作的词,充分显示考察队是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是这样的集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南极速度;是这样集体,发扬了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团结奋斗(师指着板书)的“南极精神”。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14节)
5.看一看,对这段课文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生:题目是南极的除夕,中间写了考察队员怎样建长城站,最后又怎么回到除夕之夜的呢?
(插叙,对中心事件进行交代、补充说明。课文通过插叙交代了考察队艰苦建站的过程。)
生:为什么在共度佳节是,队长“含着泪”,副队长“哽咽了”,从祖国来的亲人“流泪 了”,队长更是泣不成声?
(这是由于队员们肩负着祖国任命的重托,为开发南极事业作出了艰苦卓越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在建站的过程中形成了团结友爱的战斗集体。)
生:为什么说这是“幸福的泪,胜利的泪,是对开发南极事业充满信心的泪”?
(长城站终于建成了。在吹之夜。队员们与祖国亲人一起思念祖国,念亲人,庆胜利,赞团结,大家心情激动,都流出了眼泪。)
生:为什么在欢度佳节时,多次写到“流泪”?
(形成强烈的反差,强调了创业的艰辛和今日胜利的来之不易。)
6.过渡:学到这里,我们已理解了什么是“可贵的南极精神”,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四.总结:
今天这堂课,通过大家的提问,我们解决了疑难,从而读懂了课文,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保持下去。
五.作业:
1.抄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课时重点:体会考察队员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读写结合,进行写段训练。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第一教时的内容
1.听写词语:
崭新 亭亭玉立 苛刻 遐想 百感交集 居然 心潮澎湃 前所未有
2.用这些词语练习说话,运用文中的语句。(复习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节。
(体会南极考察队员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可贵的南极精神。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可贵的南极精神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这第二个问题。
1.齐读最后一节。
2.讨论交流。
生;祖国和人民的关怀和支持。
生:心中装着党,装着祖国。
生:……
(板书:爱党,爱祖国。)
三.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1.自由读课文。(读出感情)
2.摘录描写室内外环境的句子。
3.品读所摘句子。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写作练习。
1.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2.写一段读后感。
3.交流评议。
4.推荐课外阅读《星星的秘密》中关于南极的文章。
板书: 20.南极的除夕
坚忍不拔
可贵的南极精神 顽强拼搏 爱党
不畏艰险 爱国
团结奋斗
绘本《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读懂画面内容,寻找线索,推测萝卜被偷原因,并尝试解决问题。
2、关注画面细节,能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讲述萝卜被偷后的故事。
3、体会熊小弟保卫萝卜遭遇的波折,感受锲而不舍的精神。
活动准备:
ppt、小书、图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栅栏
这是什么?哪里见过?可以用来干什么?
小结:栅栏是用木头围成一圈的障碍物,起到防护和隔离作用。
二、多种方式阅读,观察、分析萝卜被偷原因及尝试解决问题
封面阅读,知道熊小弟为保萝卜做栅栏。为什么要做栅栏?要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怎么使用?
2、逐页阅读,分析萝卜被偷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熊小弟的栅栏做得怎么样?能起到作用吗?
(2)第二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熊小弟心情怎么样?萝卜为什么会被偷?推测被偷原因
(3)那应该怎么办呢?尝试解决问题。
3、连页阅读,重点讲述第二次萝卜被偷原因及解决方法。
(1)第三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连贯讲述熊小弟分析萝卜被偷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栅栏间隔一样宽了,萝卜还会被偷吗?说说你的理由。
4、自主阅读,连贯讲述第三次萝卜被偷后的故事。
(1)第四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连贯讲述熊小弟分析萝卜被偷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栅栏的间隔都这么小了,萝卜还会被偷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5、集体阅读,感受熊小弟锲而不舍的精神。
(1)第五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熊小弟此刻心情怎么样?
(2)熊小弟会放弃吗?你喜欢这样的熊小弟吗?为什么?
(3)揭晓答案:兔子会挖洞!
图表呈现,梳理故事 萝卜总共被偷了几次?每次萝卜被偷后,熊小弟都是怎么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按照故事的发生顺序,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来梳理故事。
四、故事延伸,拓展想象
你觉得熊小弟接下来会怎么做?如果你是熊小弟你会怎么做?
绘本《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2、理解故事中的秘诀,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危险时勇敢、机智地面对。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意思的故事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关于谁的故事?(播放幻灯1)【幼:蛤蟆、两只蛤蟆】
师:这是一对感情非常好的爷爷和孙子,看起来蛤蟆爷爷好像在对小蛤蟆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故事中找找答案吧。(播放幻灯2)
二、分段播放课件,幼儿猜想故事梗概。
1、遭遇大蛇——秘诀一:勇敢。
a、猜猜它是谁?
师:有一天,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在森林里散步。蛤蟆爷爷告诉小蛤蟆,在森林里有很多饥饿的敌人,会来吃我们。爷爷有对付他们的秘诀哦!还没说完,草丛里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脑袋。它会是谁呢?(播放幻灯3,个别幼儿猜测)
b、小蛤蟆的反应
师: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谁。(播放幻灯4)原来是一条大蛇!大蛇吐着信子,咝咝地说:我要把你们当午饭吃了。小蛤蟆听到了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从小蛤蟆的表情、动作来回答)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c、蛤蟆爷爷的做法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面对像蛇这么危险的敌人时,小蛤蟆逃走了,蛤蟆爷爷会怎么做呢?
你们的猜想让我觉得蛤蟆爷爷真勇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蛤蟆爷爷到底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灯5)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d、总结
师:没错,蛤蟆爷爷露出了凶狠的表情,使劲地吸进好多空气,把自己的身体越鼓越大,就这样把大蛇给吓跑了。蛤蟆爷爷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一个秘诀:勇敢。小蛤蟆高兴地说:爷爷,你真勇敢!
2、遭遇鳄龟——秘诀二:机智。
a、猜猜它是谁?
师:蛤蟆爷爷刚把大蛇赶走,正要跟小蛤蟆说说对付敌人的第二个秘诀时,草丛里又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脑袋,它会是谁呢?(播放幻灯6,个别幼儿猜测)
b、小蛤蟆的反应
师:会是比大蛇还可怕的动物吗,我们放大了看一下。(播放幻灯7)原来是鳄龟!鳄龟非常饿,看到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就恶狠狠地说:“喂,蛤蟆,我要把你们当点心吃了。”小蛤蟆听到了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从小蛤蟆的表情、动作来回答)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c、蛤蟆爷爷的做法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比蛇还要大好多、特别凶狠的鳄龟,小蛤蟆忘记了勇敢又一次逃走了,蛤蟆爷爷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灯8)你看到了什么?(幼:在说话)
师:蛤蟆爷爷在和鳄龟说什么呢?(幼儿猜想)
d、总结
师:你们的猜想让我觉得蛤蟆爷爷不仅勇敢,还特别聪明。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蛤蟆爷爷到底用了什么秘诀。蛤蟆爷爷面对比大蛇还可怕的鳄龟时,还是那么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小蛤蟆。他凑近鳄龟的耳朵低声地说:“鳄龟先生,你想吃大餐吗?告诉你,刚才有一条又肥又嫩的蛇游过去了,你赶紧追,还能追得上。”说着,还给鳄龟指了方向。鳄龟走了,蛤蟆爷爷用自己的智慧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二个秘诀:机智。小蛤蟆高兴地说:爷爷,你真聪明!
3、遭遇怪兽——秘诀三:朋友。
a、小蛤蟆、蛤蟆爷爷的反应
师:蛤蟆爷爷正想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三个秘诀时,大树后面出现了什么?(播放幻灯9)【幼:一条尾巴】
师:会是谁的尾巴呢?我们放大图片看看。(播放幻灯10)哇!这是一头巨大无比的怪兽!他大声地说:我要把你们全都吃掉。这次小蛤蟆是怎么做的?
师:蛤蟆爷爷呢?(在幻灯10处点击一下出现爷爷的图片)
b、蛤蟆爷爷遭遇危险时,猜想小蛤蟆的做法
师:可是这个怪兽太厉害了,一下子就抓住了蛤蟆爷爷。(播放幻灯11)逃到草丛边的小蛤蟆他害怕极了,全身发抖,那他会去救自己的爷爷吗?
师:看来你们都希望小蛤蟆能学会勇敢。那它会想什么办法救自己的爷爷呢?
c、故事中小蛤蟆的.做法
师:你们的小蛤蟆不仅勇敢,还用了聪明的方法去救爷爷。那故事中的小蛤蟆会用什么办法我们来看一看。(播放幻灯12)小蛤蟆看到草从里的红果子,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把红果子扔向怪兽,怪兽的腿上立刻出现了红斑。怪兽一点都没发现,因为他正要吃蛤蟆爷爷。小蛤蟆勇敢地站到怪兽面前,说了些话,怪兽吓得马上丢掉了蛤蟆爷爷,飞快地逃走了。(播放幻灯13)小蛤蟆对怪兽说了什么呢,居然让怪兽那么害怕?(幼儿猜想)
d、总结
师:哈哈(没错),小蛤蟆说:怪兽,你已经中了爷爷的毒了,快看你的脚,都是红点点,你死定了!小蛤蟆就这样把怪兽给吓跑了。小蛤蟆用了爷爷的秘诀了吗?是什么秘诀?(幼:勇敢、机智)
e、第三个秘??
师:这下爷爷得救了,他高兴地对小蛤蟆说:“爷爷的第三个秘诀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有一个靠得住的朋友。是你的勇敢、机智、爱心救了我。谢谢你,小蛤蟆!”
师:爷爷的第三个秘诀是什么?(幼:朋友、爱心)
三、完整欣赏故事。
1、猜想故事题目。
师:蛤蟆爷爷的秘诀真厉害!(播放幻灯14)故事讲完了,我们又回到了封面。这个封面缺了一个题目,你们觉得什么题目合适呢?让我们来看看会是什么题目呢?(点击幻灯片)
2、完整倾听故事。
师:那我们完整地欣赏这本书吧。《蛤蟆爷爷的秘诀》……(教师讲述故事)
四、结束。
1.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你们回去后可以讲给中班,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听,让他们也学会蛤蟆爷爷的秘诀勇敢,机智的面对危险和困难。
绘本《圆》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
2.从动物的拥抱中,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暖。
活动准备:
?妈妈抱抱我》课件,背景音乐,鸟妈妈的头饰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ppt,复习儿歌内容)师:小朋友看,这是谁?你们知道小鸡的妈妈是谁吗?那小鸡的爸爸又是谁呀?鸡妈妈是怎样爱小鸡的?宝宝们需要妈妈的保护,需要妈妈的爱。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妈妈抱抱我》。
二、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1.感受鸡妈妈的爱鸡妈妈和小鸡正在草地上吃着米。肚子吃饱了,鸡妈妈就用它的翅膀把小鸡抱住,我们一起来学学。
2.感受狗妈妈的爱(ppt6)听,谁来了?原来是狗妈妈和它的宝宝。狗妈妈会怎样爱它的宝宝呢?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它的宝宝。好舒服啊!
3.感受鸟妈妈的爱接下来请小朋友猜猜是谁来了:个头小,本领大,常在空中飞,爱在树上睡。是谁呀?鸟妈妈会怎样爱宝宝呢?
鸟妈妈用嘴巴轻轻地给宝宝挠痒痒。(教师戴头饰)我现在是鸟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宝宝,鸟妈妈来挠痒痒了;我来抱抱我的宝贝;你们开心吗?
4.幼儿讨论,感受动物妈妈对宝宝满满的爱。
师: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宝宝,像猴妈妈呀,兔妈妈呀都很爱自己的宝宝,那你知道其他动物妈妈是怎样爱宝宝的呢?和你身边的朋友一起说说。(幼儿讨论并示范动作)4.感受小女孩和妈妈的爱鸡妈妈爱宝宝,狗妈妈爱宝宝,鸟妈妈也爱宝宝。宝宝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和宝宝幸福地抱在一起。
师:小朋友,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她是怎样爱你的呢?(爱,抱,亲……)对了,这些都是妈妈对你们的爱。
三、配乐完整地讲一遍故事。
师: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听一遍吧。
(配乐结合ppt完整讲述故事)师:好温暖的故事呀,故事里有许许多多的爱。除了妈妈爱你们,还有谁爱你们呢?有这么多的人爱你们,真幸福呀!老师也很爱你们,你们愿意和我抱抱吗?
教学反思:
接到活动题目的当天晚上,我便回家搜索了很多有关该绘本的教案和图片,完整的故事比较复杂,不是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便先将绘本内容进行适当地删除,还适当增加了一些与幼儿现实生活相关联的环节,让故事内容更容易被幼儿接受,从而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在讲故事的时候,吐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还要把故事中满满的爱表达出来,通过分段讲故事,幼儿基本能在老师的提问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在熟悉教案的时候,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两岁的女儿听,这个过程让我很好地体会到了怎样用妈妈的情感来讲故事,所以活动中我把爱融入到故事中讲给孩子们听时,个个听得聚精会神。
在整个活动的执教过程中,自己觉得还是比较顺畅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经过二研,此次活动得到了更好地展示。对于问题的设计,我也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展开。活动过程中,我没有及时掌握好幼儿的兴趣点,导致活动进行到结尾的时候气氛有些浮躁。当问到:“还有哪些动物妈妈爱她的宝宝的?”孩子的积极性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高,而我却没能充分利用孩子的积极性进行延续,一味地强硬终止了幼儿的想象力,所有的老师都感觉到了孩子们不得不被压制的话语在蠢蠢欲动,也影响了后面环节的正常发挥。(吴霞)活动反思:《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爱的情感,是本次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在尊重、宽容接纳的氛围当中,积极踊跃地表达是活动的重点。
绘本《圆》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