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不仅是备课,更是我们对教育理念的深入思考与实践,通过对教案的持续优化,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自制卡片式图谱, 4个,小雨点4种各2个,︵2个。
2、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老师,您好》。
二、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出示图片︵)教师边指图边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师:这是彩虹,它会唱歌,让我们听一听彩虹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范唱:4 6 6.6︱4 6 6-︱3 5 5 .5︱3 5 5 -︱)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呀?(幼儿随乐演唱)。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师:(出示图片小雨点)这是小雨点,它会跳舞,还有几个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依次出示图片小雨点)。
师: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它们跳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教师范唱: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1 - ︱31 - ︱)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 答 滴 答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演唱歌曲后半段。
师:这一次我们把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的音乐连起来唱一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片,并学唱歌曲前半段。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小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师:那小问号究竟唱了什么?请仔细听!
(教师范唱歌曲前四句)
3、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的前半段。
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前四句歌词,同时在绘画活动中倾听教师完整范唱。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适合的四幅答案贴在“?”处。
五、看教师指图,完整演唱歌曲
1、师幼问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师:有问号的地方我来唱,贴图片的地方你们唱,好吗?记住在我唱完四句话后你们再唱,行吗?
2、教师更换四幅绘画作品,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更多的方式、方法,使瓶(罐)子发出更好听的声音。
(2)使幼儿感受到音乐就在自己的身边,许多物品都可以成为乐器。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准备:
1、请幼儿自备各种常见材质(如:铁制、塑料、玻璃、纸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教师提供各种辅助瓶子发声的工具和材料(如:筷子、勺子、铅笔、大米、小石子、沙子、豆子、水、透明胶带、绳子……)若干。
3、各种大小不等的纸箱、盒子;各种厚薄、质地不同的纸张若干。
幼儿能力知识准备:
幼儿已进行过《会唱歌的瓶子》活动。
活动建议:
1、先请每位幼儿自选一种瓶(罐)子当乐器,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演奏方法,跟随音乐演奏节奏乐。
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分别用手、筷子敲击某种瓶(罐)子,请幼儿猜猜是那种瓶(罐)子发出的声音。
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用手和用筷子敲击瓶(罐)子后,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教师出示部分辅助工具与材料,引起幼儿思考:"想办法让这些东西与瓶子结合起来,使瓶子唱出更美妙的歌声。"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启发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使瓶子发出各种声音和节奏型。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敲击瓶子的不同部位,仔细听一听,声音一样吗?哪个声音较高?那个声音较低?
(2)引导幼儿将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材料装进瓶中敲击或摇晃,试一试声音会变化吗?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如:将水注入几个玻璃瓶中,用筷子敲一敲,看看水多的瓶子声音较高还是水少的瓶子声音较高呢?)
(3)引导幼儿把瓶子捆(粘)在一起,用筷子刮一刮,听听是什么声音?
(4)引导幼儿把薯片罐子由低到高排列在一起,用筷子按顺序敲一敲,声音是怎么变化的?
5、请创造出不同声音或不同节奏型的幼儿逐个表演自己的`操作方法。使幼儿感受变化多样的音色、音高和节奏。
6、出示各种纸张、纸箱、盒子,启发幼儿分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它们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型,并请个别幼儿展示。
7、请幼儿找找自己身边还有那些物品也会唱歌。
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敲敲活动室内的其它东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门、窗、黑板、柜子、地板……)了解不同的物体经过敲击后都能发出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要动脑筋,身边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为乐器。
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课《森吉德玛》,我感觉很难,真的很难。它不像唱歌课,当我们看到课题,稍加思索马上就会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它不像唱歌课让你上起来那么轻松那么自如。更不像唱歌课让你感觉那样欢快活泼。把这节课上了几遍,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感触,因为讲台下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对音乐的想象是不同的,其实包括我们听课的老师在内,哪一位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一致的呢。有的孩子说音乐是悲伤的,也有的孩子说乐曲是优美的,还有的孩子感觉是沉闷的。音乐的不确定性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我不敢给学生加框架,所以有时候我有些无措。所以这几天我静静的思考,深深的反思。领悟了:教无订法,学无止境,在音乐教学的路上我还只是个新手,还是个需要加倍努力的探索者!
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不同速度、力度的变化及表现的不同形象,大胆地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勤快人、懒惰人的不同形象。
2、尝试与同伴一起合作编歌词并即兴演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平常厨房里都有哪些活要干?"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讨论。教师:"有这么两种人,他们都在厨房里,请小朋友听听歌声,再告诉老师他们有什么不同?"
2、欣赏歌曲,着重引导幼儿感受和体会有力,快速的歌声表现的勤快人和无力、慢速的歌声表现懒惰人的`不同,让幼儿讨论音乐为什么这样表现。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指唱,幼儿能听节奏指图。
5、动作表现:鼓励幼儿尝试听音乐边演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现勤快人与懒惰人。
6、其他幼儿割据自己演唱,即兴编动作。
7、趣味对唱: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勤快人和懒惰人。启发幼儿用越唱越快、越唱越有力的方法演唱第一段,表现动作麻利和勤快人;用越唱越无力的歌声表现懒散的懒惰人。
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段落、图谱与《大象与小蚊子》故事情节的匹配,初步尝试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2.运用小象散步、蚊子叮、赶蚊子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玩音乐游戏。
3.感受和体验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
活动准备:
?大象与小蚊子》音乐,图谱、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初步感受音乐。
1.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个会讲故事的音乐,它讲的是大象与小蚊子的故事。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猜猜大象与小蚊子之间发生什么故事呢?
2.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情绪。
提问:大象与小蚊子之间发生什么故事呢?你从哪里听出来?
二.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根据角色创编身体动作。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做大象走、跳的动作,引导幼儿创编大象赶蚊子和蚊子飞、叮、被踩扁的动作。
2.提问:
(1)小蚊子们是怎么飞的呢?谁来学一学。
(2)蚊子会怎么叮大象?为什么要叮那么多下呢?
(3)大象会用身体什么部位赶蚊子呢?可以从哪些方位赶蚊子。
(4)蚊子被踩扁了是怎么样子的?
三.听音乐做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身体动作。
引导语:"现在,让我们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说一遍!
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完整用手部动作做一遍,教师的语言进化为精简的语言指令。
四.出示图谱,教师指图,幼儿看图谱表演完整身体动作。
1.出示图谱,明确图谱上的角色。
提问:这里还有一张特别的图片,叫做图谱,把这个故事都画下来,能帮助你们表演这个故事,这个图谱里有几种颜色?猜猜哪个颜色部分是大象的故事?哪个部分讲的是小蚊子?
小结:蓝色表示大象的故事,红色表示小蚊子的故事。
2.教师指图,幼儿尝试说一说、做一做。
引导语:现在我们看着图谱,一起来学一学大象的样子来散步吧!
3.教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1)第一遍,教师带着幼儿跟着音乐、看着图谱做动作。
(2)第二遍,教师指图,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五、分角色表演游戏。
1.幼儿演大象、教师演蚊子。
引导语:刚刚我们和音乐玩了一遍游戏,现在老师来和你们玩一次。老师演大象,你们来演小蚊子。椅子就是你们的家,大象来赶你们的'时候要赶紧跑回家!
2.幼儿分角色表演:幼儿分成两部分,一半演大象,一半演小蚊子。大象和蚊子在活动室中间进行游戏。
引导语:这中间就是森林,大象出来围成一个圈进行散步吧!小蚊子现在家里安安静静的,等大象睡着了你们才能出来哦!大象赶你们了,你们要赶紧跑回家坐下来。
3.幼儿交换角色玩游戏《大象和蚊子》。
活动延伸: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表演区自由表现《大象和小蚊子》的音乐游戏。
大班音乐:大象与小蚊子(律动)活动反思设计意图: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兴趣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结合《纲要》中指出:"我们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因此,我选择了大象和蚊子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并在形态上反差较大的动物,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与音乐、节奏有机结合起来,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倾听、欣赏和游戏的过程中自由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及愉悦地进行音乐游戏。
对这首音乐的感受:第一次听到这首音乐的时候,有角色的表现性,对于我班的幼儿来说是特别喜欢的,他们对于动的、倾听的、说的这一类的都是十分的感兴趣的,特别是角色扮演这方面是十分的投入的,平时的他们会表现的投入、兴奋,易激发他们的情绪,甚至他们的投入、兴奋情绪会表现的有些过,我觉得这个音乐会令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我选择了这个活动《大象与小蚊子》。
反思:
这个活动结束后的一些感受:通过几次的修改和尝试,又结合音乐的性质,我选择采用了分段式的欣赏和表现,一方面是分段式地结合故事情节,帮助幼儿通过理解故事,结合音乐来大胆地表现;另一方面是分段式给幼儿留有空间去想象大象与小蚊子的动作、神态,清晰地知道去如何的表现。
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进退步,学习一步一点组合的舞蹈动作。
2.尝试创编舞蹈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自制新疆帽若干(幼儿人手一顶)、电脑录制音乐《达板城的姑娘》。
活动过程:
1.律动入室,带动孩子的积极性。
2.学习新疆舞,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
(1)教师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刚我们进场时做的动作是哪个舞蹈里的?今天我还想为小朋友表演一个新疆舞,名字叫《达板城的姑娘》,想看吗?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老师都用了哪些小朋友学过的基本步伐。在我跳舞的时候,请小朋友为我拍手伴奏好吗?
(2)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进退步。
师:喜欢老师跳的舞吗?刚刚老师跳的舞蹈里哪些是小朋友学过的动作。
(个别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全体小朋友练习巩固)
(3)学习一步一点组合的舞蹈动作。
师:还有哪些动作是我们没学过的?
教师示范一步一点组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幼儿。
a)我们先来学学脚的动作,先一脚往前踏步,然后另外一只脚在旁边点地,好我们一起来一步一点。(孩子练习动作)
b)做得真好,我们再来学学手的动作。(孩子练习动作,教师指导不正确的动作。)
c)"做得太美了,我们一起把手和脚的动作连起来做,看看哪一个小朋友跳得最美。"(孩子练习整体动作)
d)听音乐完整地练习。
3.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1)再次观看教师表演,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这次和上次跳的哪里不一样?还可以替换一些更好看的动作,你想到了什么动作请你试一试。(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示范,并让其他孩子跟着学习。)
(2)请全体孩子跟着音乐把自己想的动作跳一次。
4.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跳舞。
(1)"好,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跳舞。看哪一个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连起来一起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2)戴上新疆帽听音乐再跳一次舞蹈。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现在请你们去把小礼物带上吧,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孩子跳舞)
5.离场。
"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我们把这份喜悦带给其他的小朋友好吗?"(教师与幼儿一起离场)
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