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石头教案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关注学生评价的教案能够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促进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教案的设定是教师有效授课的基础,不能忽视,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趣的石头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有趣的石头教案8篇

有趣的石头教案篇1

小朋友们对大自然和小动物都充满了好奇,利用春天这个季节,以下这个活动让幼儿从找蚯蚓和观察蚯蚓的过程中,了解蚯蚓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能力。幼师教案编写学习就来!

活动目标

1.积极寻找蚯蚓,对蚯蚓充满好奇。

2.能细致地观察蚯蚓,清楚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3.了解蚯蚓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能细致地观察蚯蚓,清楚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了解蚯蚓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小铲子,小锄头等工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找找蚯蚓宝宝在哪里。

(1)提问:在哪里能找到蚯蚓?

(2)幼儿分散寻找蚯蚓,并用小铲子,小锄头等工具挖一挖泥土,看看蚯蚓在哪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蚯蚓宝宝的样子。

(1)引导幼儿看一看:蚯蚓的身体像什么?身体的前后有什么?蚯蚓是怎样行走的?鼓励幼儿摸一摸:蚯蚓的身体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说说蚯蚓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蚯蚓宝宝的本领。

(1)提问:你知道蚯蚓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2)引导幼儿探究蚯蚓的本领.如:请幼儿介绍寻找蚯蚓的办法,说说哪里比较容易找到蚯蚓;观察有蚯蚓的土壤和没有蚯蚓的土壤,发现分们的区别;做小实验,观察蚯蚓再生的本领。

(3)简单介绍蚯蚓的其它本领(蚯蚓能预报天气,粪便可做肥料等。

活动提示

1.此活动宜在户外有较湿润土壤的地主进行.活动的难点在第三个步骤,教师可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蚯蚓的再生现象,并通过让幼儿比较有蚯蚓的土壤和没有蚯蚓的土壤来加深感性认识。

2.将蚯蚓放在自然角饲养,引导幼儿自由观察,看看蚯蚓爱吃什么。

教学反思

看得出,孩子们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特别喜欢上有关于科学常识的课,教室里时而出奇的`安静,时而三五成群的议论纷纷,这是我喜欢的教学氛围!

由于幼儿园没有适宜的土壤可以挖到蚯蚓,事先我就从家附近挖了一些蚯蚓带到班上,在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条,孩子们兴致极高的观看着这个有趣的小生命,他们也边看边说着自己观察到的发现,特别是我示范解剖蚯蚓的时候,幼儿都屏住呼吸认真的看着,虽然我也有些不忍把一条活蹦乱跳的蚯蚓弄得鲜血直流,但为了幼儿们能更好的理解蚯蚓的再生功能,也只有这样了。幼儿有一定的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今后要多引导他们去探究!

有趣的石头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以用石头来做绘画材料为主,将自然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当中,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对于生活在石林的孩子来讲,石头虽然不是什么陌生的事物,但对于在石头上绘画,孩子们还是感到新奇。这些石头甚至成为了孩子们的亲密玩伴,通过他们,孩子们了解了自然,发现了自然。并从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做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创造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通过孩子感兴趣的石头画,不失时机的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以及创造能力,为孩子们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因此设计本次活动,借助石头这一特殊的物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石头进行绘画装饰,让幼儿体验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活动内容:石头画——奇妙的石头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石头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小鱼图案,并能大胆用色。

2.体验在石头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石林图片、石头房图片、石头作品、涂好底色的鹅卵石、水彩笔(与幼儿人数相同)湿纸巾

活动过程:

一、由猜谜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敲一敲

师:“今天,我带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猜一猜,你们想不想玩呀?”

“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老师轻轻敲一敲石头)

2、猜一猜

师:“原来呀,刚才的声音是石头发出来的。”

二、图片导入:初步了解石头的作用。

师:老师请小朋友看看有关石头的图片。

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石头,许多大的石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风景名胜,吸引许多游客来观赏,小一点的石头,可以盖牢固又漂亮的石头房,而小小的鹅卵石除了铺成小路,还可以做什么呢?

三、石头变魔法

1、师:“今天石头宝宝要变魔法,你们想看一看吗?”

2、出示小鱼图片

师:“老师先问问你们见过小鱼吗?”“在哪里见过呢?”“你见过的小鱼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小鱼图片)“那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他是用什么制作的?”“原来这就是石头宝宝变得魔术呀,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变一变吧!”

3、老师示范画

(首先拿起一块石头,想一想你要把她变成什么样子小鱼。然后用黑色的彩笔给小鱼穿上新衣服,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装饰小鱼的身体。

最后用彩色的笔涂上漂亮的颜色。)

师:“你们看,老师的小鱼变好啦,好看吗?”

“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

四、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1、每个小朋友面前有一块石头,看一看、想一想它的形状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形状的小鱼?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呢?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提出绘画要求

1、用黑色笔在石头上画出小鱼身上的线条、图案,彩色笔涂色;

2、保持石头画面干净;

3、小手脏了用湿纸巾擦。

六、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个别辅导。帮助个别幼儿进行石头创作,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独立创造的快乐。提示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持画面干净。)

七、石头小鱼大展览

展示孩子创作的作品,让小画家和大家说一说,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他画的是什么?引导孩子互相欣赏。

有趣的石头教案篇3

活动内容: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石头画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各种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石头画的乐趣。

2.能大胆运用石头,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石头画图片、颜料、毛笔、泡泡泥、毛线、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观察各种石头,了解石头的颜色、形状、大小区别与不同。

2. 老师小结石头外形特点。

二、基本部分:

1.欣赏石头画,讨论石头画制作方法。

(一)教师出示各种石头范画,请小朋友集体欣赏、讨论。

(二)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个石头画作品?为什么?分析你喜欢的作品是怎样做成的?用了哪些材料?

(三)教师讲解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制作方法

a.用颜料在石头画上装饰方法及注意事项。

b.选用石头后用辅助材

料装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c.启发幼儿利用各种石头,创造不同造型,不同风格的作品。

2.幼儿选取石头,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请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上姓名标签,摆放在展览区。

2.小朋友互相欣赏同伴作品,并讨论。

美术教研组

有趣的石头教案篇4

设计背景

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学家陈鹤琴先生曾在他提出的《课程论》中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设计此次活动正是源于“活”的课程特点,从幼儿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入手。在幼儿园里、居住的小区里,随处可见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工人休息的石桌石凳。还有幼儿所见到的玉石制品以及石制工艺品等。以幼儿感兴趣的石头为中心,感知石头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石头的作用。认识石头种类的多样性,知道他们各有特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重点难点

知道石头的种类及功能。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画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什么?

3、他们的样子是一样的吗?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可以和同伴一起商量,一起合作。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有趣的石头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石头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

2、操作材料:棉签、橡皮泥、毛线、双面胶、瓶盖、皱纸等。

3、照相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听说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呢?

1、幼儿观察石头作品。

2、教师引导提问:你看到的礼物是什么?你发现这些作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3、你看到的石头变成了什么?

二、启发引导,教师示范操作。

1、逐一出示石头,引导幼儿根据石头本身的形状、纹理特点来发挥想象。(结合回答,教师在投影仪下示范讲解)

2、请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像什么?

3、教师介绍制作材料及制作方法: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然后进行操作,完成作品。

三、幼儿尝试操作。

1、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2、引导幼儿结合石头的外型,发挥想象,进行操作。

3、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1、在多媒体上展示、评价作品。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我把石头变成了什么?

有趣的石头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喜欢玩磁铁,但是对于磁铁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有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买来了一件玩具,是用磁铁做的,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很好奇,有几个小朋友还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那个小鱼可以钓起来啊?于是我决定设计这样一节课让幼儿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和感知活动中认识磁铁的特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2、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过程:

一、引题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但是去那个地方玩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进去,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幼:磁铁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幼:好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

幼:因为它是木头的师:小朋友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

幼:因为它是塑料的师: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

幼: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师: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啊!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

幼:他们都是铁做的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做它的朋友

二、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师: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

幼:好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

幼: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师:真聪明!老师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师: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啊?

幼:把他们捡起来师:但是这样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

师:刚才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啊!

幼:可以师:啊!原来真的可以啊!

师:小朋友,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

教师出示铅笔盒,背包,磁性玩具

四、活动结束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幼这么多的本领,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教室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好不好?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我们的科学,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舒的.心理环境,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让幼儿在探究中惊异科学,在持久、深入地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经验。《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为了让幼儿认识磁铁,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操作的实验材料,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强调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去发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

当然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不足就是准备的磁铁数量不够充分。是极个别幼儿玩得不够尽兴,在今后教学中将会做得更完善。

有趣的石头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造型的石头画。

2、能利用石头进行绘画创作。

3、体验创作的乐趣。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毛笔均匀地在石头上涂色。

难点:利用石头的造型进行艺术创作。

活动准备:

1、收集的不同形状的石头若干。

2、丙烯颜料、铅笔、勾线笔、毛笔、水桶、纸盘。

3、石头创意电子稿图片若干张。

4、儿童歌曲《铃儿响叮当》。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小朋友们,今天呀,霍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看,是什么?(石头)你还在哪里见过它?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小朋友说出石头有这么多用途,石头还可以做成什么呢?

二、欣赏石头画。ppt出示石头范画,欣赏、交流,说一说石头画是怎样做成的。

三、石头画创作。

师:石头画是根据石头形状来想像绘画图案。所以首先要选择石头,看看石头像什么,能做什么画。然后在石头上涂一层漂亮的颜色,一幅石头画就画好了。现在,就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动起手来吧!

(一)认识所需材料

(二)清洗石头、(捡来的石头,首先要把它清洗干净)

(三)上底色。(为了使石头更容易上色,我们用白色颜料给它上个底色)

(四)创作、勾画轮廓。(根据石头的样子进行想象创作,老师选择一颗圆石头,就用它来画七星瓢虫吧。先用铅笔勾画出七星瓢虫的轮廓,画出头部、身体、眼睛、嘴巴,再画出瓢虫身上的圆点。如果有错误,可以用橡皮擦进行修改;然后用勾线笔蘸黑色颜料再描一遍。)

(五)涂色。(我们用黑色涂出头部,红色涂出身体、白色涂出眼睛、嘴巴。最后用黑色涂出身上的斑点。)

四、小结:

师:可爱的七星瓢虫画好啦!漂亮吗?请小朋友也来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先观察一下它像什么,然后在上面描绘出自己想象的样子。孩子们,动手画起来吧!

五、幼儿自由创作。

反思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子扬小朋友用石头画了一个七星瓢虫;舒童小朋友利用石头的样子画了一个娃娃。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转岗教师,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习,多看相关方面的资讯,多了解有关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业务水平。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近孩子。

有趣的石头教案篇8

设计意图:

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上、河边、田野、小路等都可以看见它们的影子,这些不起眼的大小不一的石头,都能激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咦,这石头怎么有花纹?""石头哪里来的?""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顺着孩子们的兴趣,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把玩石头中体会石头的更多用处,创作出更多的石头造型来。

功能:

1、知道许多石头组合会变成什么,了解光脚踩鹅卵石对身体有好处。

2、利用自制的石头模型、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若干、毛笔、水彩颜料、橡皮泥、胶水、皱纹纸、即时贴、毛线、布料、剪刀等辅助材料,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设计出不同的石头画及各种石头造型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种类:艺术类玩法:

1、出示部分石头造型,让幼儿说一说它们象什么?讨论:你喜欢哪个石头娃娃?为什么?你想尝试一下吗?

2、教师选一些鹅卵石制作各种石头造型,如:一朵花、一间房子、一架机关枪、小乌龟、娃娃头等造型,让幼儿观看。

3、给石头造型涂色或用橡皮泥等材料进行添画制作。

4、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作品。

5、制作好的作品陈列在展台,幼儿互相欣赏。

指导策略:

石头画主要是用石头来创作造型,材料比较单一,在小组活动中,幼儿大都喜欢玩别的游戏,不太喜欢玩这个游戏,根据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的成品作品来吸引幼儿。

2、组织全班幼儿进行石头画创作,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造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并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与表扬。(这一方法我尝试过,很受幼儿的喜欢)

3、将幼儿的作品用双面胶固定在卡纸上,供其他幼儿观赏,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更喜欢进行石头画创作。

有趣的石头教案8篇相关文章:

大班有趣的排序教案6篇

有趣的静电大班教案5篇

有趣的桥教案参考7篇

有趣的桥教案优质5篇

有趣的油教案参考5篇

有趣的水小班教案通用7篇

有趣的蚕美术教案7篇

有趣的油教案优质7篇

小班有趣的草教案模板5篇

小班科学有趣的风教案5篇

有趣的石头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