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6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提前撰写教案是优化教学资源使用的重要步骤,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教案的多样化评估方式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其自我评价与反思,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6篇

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2、动物手偶。

3、实物钟。

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

1、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

提问:

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

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⑶钟有什么作用?

(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

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再看看数字,

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

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

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

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又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

拨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四、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

五、全体练习。

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另外请小动物来检查。

六、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小羊几点了?”老狼呢就双手拿着一个钟,然后拨的时间,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如果老狼拨到6点,那就要吃小羊了。

2、请几名幼儿和老师先示范一次。

活动反思:

为什么要有时钟呢?时钟的作用是什么呢?由时钟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时间,针对问题,根据我们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我们预舍了本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成功的关键是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身心获得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纲要中指出科学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科学教学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我首先用欢快的音乐形成轻松的活动气氛。认识时钟时,为幼儿准备足够多的材料,说明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理论,人类的遗忘呈现先快后慢的曲线规律,学习了新的知识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复习巩固,这样就会记忆深刻一些,以后也不容易忘记。幼儿更是如此,他们在学习中的特点是学的快,忘的快。在学习了新的知识之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是会很快就遗忘的。本次活动安排了复习顺数和倒数、巩固数学运算,由于通过以前的活动,幼儿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幼儿很快就会忘记和混乱,为了增强幼儿的.运算能力,所以应该有一个相应的有延续性的活动来加以巩固。另外《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为了使幼儿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我运用游戏的方式设计了本次复习。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8以内各数的运算,让幼儿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复习倒数与顺数,并能从任意数进行顺数与倒数。

3、通过情景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相互协作能力、并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的ppt,以及密码提示牌。

2、用报纸制作的炮弹及自制的魔法箱。

重点难点:

复习倒数与顺数,并能从任意数进行顺数与倒数。让幼儿能准确迅速地进行8以内各数的运算。

活动方法:

游戏法、多媒体教学法、操作练习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出故事。师: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咦,什么声音?(哭声)原来是慢羊羊村长在哭。(播放ppt)前几天灰太狼闯进羊村把小羊都抓走了,慢羊羊村长出去采药所以躲过一劫。可是慢羊羊村长年龄大了,一个人救不了它们,所以它来找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帮助村长救出小羊吗?(愿意)那我们一起想办法,动脑筋,救出小羊。可是在营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要我们去解决,你们有信心吗?(有)好,我们跟着村长出发吧!

二、选择正确道路——复习顺数和倒数

师:我们来到了三叉路口,该走哪条路呢?瞧,这里有个指示牌,要我们完成这些数学题,它就告诉我们走哪条路。

三、走出树林——数学运算

师:村长进入树林后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只见一颗大树挡住了它的去路。村长只有靠我们小朋友的帮助,它才能走出这个树林。四、踩木桩过河——算式改错

师:你们看,灰太狼就住在河对岸,但是狡猾的灰太狼在过河的木桩上设置了陷阱,木桩上放了错误的算式题,我们只有将错误改正才能安全过河。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可请个别幼儿叙说)师:你们真棒,错误都改正了,现在我们可以安全过河。

五、进入狼堡——密码锁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狼堡门前)可是狼堡的门锁着,要想打开它,必须解开这个密码锁。要解开这个密码锁必须要完成下面的密码提示卡。(幼儿完成密码提示卡,教师从旁指导)再把提示卡插入魔法箱中得到密码,利用密码打开大门。

六、领取武器——进入狼堡

师:小朋友真聪明,你们看城门的密码锁被我们破解了,灰太狼就在里面。但是我们不能赤手空拳进去。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炮弹,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来领炮弹。当灰太狼出现时就扔向它,把它赶跑,我们就可以救小羊了。

七、赶走灰太狼,救出小羊

师:你们看灰太狼出现了,我们用炮弹将它赶走。(幼儿扔纸团)灰太狼逃了,小羊得救了。但是为了不让灰太狼再来抓小羊,小朋友们拿好你们的武器,我们一起护送小羊回羊村!(全体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1.体验的一分钟的长短,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

2.2.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3.3.增强时间意识,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拖拉,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1.已经初步认识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

2.2.时钟、画纸、黄豆、筷子、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1.猜想:一分钟有多长?

①感知:认识时钟

师:.这是什么?钟面上有什么?(3根针)这3根针有什么不同?(长短不同)最长的针叫什么?最短的针叫什么?还有一根针叫什么针?

②了解一分钟在钟面上如何显示。

请问哪一根针走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

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2.体验:一分钟长短

①结合时钟,全体幼儿单腿站立一分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将你的双手伸平,单腿站立一分钟。提问: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觉?(时间过的很慢)

②结合时钟,全体幼儿玩一分钟穿衣服游戏,再次感受一分钟。

现在请小朋友听好口令,请将脱下的衣服同时穿好,时间为一分钟。

提问:和刚才玩的游戏相比你觉得这一分钟时间过的怎么样?(时间过的很快)

为什么同样的一分钟,感觉却不同呢?

3.深度感知:分层次、分组玩“一分钟”游戏比赛,体验抓紧时间的重要性

(1)讨论:一分钟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内容,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游戏:①一分钟画画②一分钟串项链③一分钟夹黄豆。

(3)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分享交流:

横向比较:同样花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小结: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纵向比较:同样花一分钟时间,做同样的事,为什么结果也不一样?

小结: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不同。

4.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结合自身讨论,懂得做事情要专心,抓紧时间,不拖拉,动作就快了。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开展“一分钟”游戏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

教学活动反思:

这周,我园组织了优秀课选拔活动,,这次的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老师们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通过观摩课老师的点评,我们的教学活动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各位老师的建议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对我们以后的教学起了推动作用。在这次活动中,我上的大班数学《体验一分钟》给了我自己很大的反思,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了更新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活动的两点反思:

一、对研读教材的反思研读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对教材有深入的分析,才能顺利的设计活动。新《纲要》中提出:“数学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对于大班的孩子,认识时间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孩子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于是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时间的宝贵,设计了体验一分钟这一活动。活动《一分钟有多长》关键在于体验,教师应如何使用各种方法让幼儿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时间本身就是抽象的东西,应把抽象的东西物化到具体的操作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从而延伸到幼儿对时间观念的增强,学会珍惜每一分钟。结合纲要和教材分析,因此我把活动的目标定于: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2、增强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每一分钟。3、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二、对活动设计的反思在进行活动时,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出示时钟,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秒针走一圈和分针走一格都表示一分钟,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二个环节让幼儿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用站立及让孩子在一分钟以内穿脱衣服,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引导幼儿说出一分钟之内可以做些什么,孩子回答很积极,并且具体到做哪些事情上面,可惜的是,我却没有好好利用孩子的回答,给孩子验证自己的想象。最后一个环节一分钟比赛,我没有利用好,应该请孩子们分别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活动中更要营造出一种竞争的氛围,引导幼儿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由于我准备的材料没有考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两次的操作没有达到的好的效果,孩子在体验一分钟就欠缺了。老师的点评让我深受启发,教师预设与孩子不符合,没考虑到孩子对操作材料的反应,以致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第四个环节属于延伸活动启发幼儿讨论如何利用时间,珍惜每一分钟。目前,在我国幼教领域的改革中,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观念决定人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只有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的问题。充分认识活动的价值,提高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要改变过去单纯由教师讲解、演示、示范来灌输知识的情况,应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充分动脑、动手又动口,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这次活动和各位教师的点评,使我发现在组织教学方面自身存在的不足,发现自己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幼儿园园本教研的重要性,通过园本教研的开展,让我们有机会分享她人的教学经验。要想上一堂好课,必须要对教材有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内容,推敲教材,认真把握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好目标,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更新对的观念,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同时,要在过程中明确教师和幼儿互为主客体的地位,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观,依据幼儿学习特点与规律,不过分追求形式的多样,不停留在形式上的模仿,深入寻找形式背后所蕴含的观念,才能真正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提出的任务和目标。有了这些充分的认识,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起到促进作用,让我在不断地反思中进步,不断地进步中成长。

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某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相邻关系。

2、了解5以内某输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不同颜色的花片各6个,每人一套1——6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引题。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进行谈话引题。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相邻数。

1)教师取出三种颜色的瓶盖各5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如何让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2)引导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坐边,讨论:比5少1的数字是几,应该排在哪里,比5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3)引导幼儿归纳:5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5少1的4,排在5的前面。另一个是比5多1的6,排在5的后面。

4)引导幼儿借助花片探索4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比3多1的数各是几个几,比2多1和少1的数各是几和几。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第一组:拿一张练习纸,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白片画圆点。

(2)第二组:投骰子,骰子上的数是几,就先在练习纸的中间盖几个实物印章,然后在这个数的上下根据相邻两个数的数目再分别盖实物印章。

(3)第三组: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白片填数字。

4.游戏《接牌》。

三名幼儿一组,各取10张牌,由一名幼儿任意出一张牌,其他两名幼儿依次根据相邻数接牌。

5.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找邻居》。

活动延伸:

1.将瓶盖3投放于区角,提供骰子和三种颜色的颜料。由幼儿自己掷骰子,根据骰子的点数,请幼儿用瓶醮其中一种颜色的颜料印出相应数量的图形,然后在它的两边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印出少1个和多1个的图形。

2.将花片投放在计算区,供幼儿继续活动。

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篇5

活动目标

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试题。

能够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法或减法编译电话号码。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试题。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法或减法编译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试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试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二、解开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试题组成的号码卡,如5+3,4+4,7-5,4+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三、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解开密码:

(一)根据试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解开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试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10、119、120)。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19竹编 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同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试题。

2.小组相互交换试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解开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四、活动延伸:

提出进一步为老师和同伴的电话号码编制密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编制密码和解开密码时情绪高涨,反应强烈,能积极发言,踊跃说出自己的密码和破译同伴的密码。从而对加减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进行了强化,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篇6

活动目标

正确理解图形对称的含义。

初步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

通过认识图形的对称性,正确的'画出图形对称的另一半。

活动准备

操作纸(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个图形的操作纸、剪刀、课件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名字叫《对称王国》。

在一个王国的宫殿里,住着一位美丽又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一位可恶的巫师,巫师嫉妒公主的美丽,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了难关。国王想派人去救公主,但都没能闯过这些难关。小朋友,你们愿意闯难关来救出善良的公主吗?

二、在探索感知中理解对称的含义。

第一关:找一找,找出对称的图形。

第二关:折一折,折出对称的图形。

第三关:分一分,把对称图形分类。

第四关:拼一拼,把对称图形拼到一起。

三、制作对称图形。

这些礼物都只有另一半,我们来把它们变完整吧!幼儿亲自动手操作。

四、延伸。

对称王国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对称图形,我们下次再一起去对称王国里玩。

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6篇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统计教案5篇

大班数学课教案5篇

大班数学课教案参考5篇

蒙氏数学大班认识0教案参考7篇

五以内的减法数学大班教案5篇

大班数学单双数的教案优秀7篇

大班数学课教案优质8篇

大班数学课教案推荐8篇

大班数学教案单双数教案优秀5篇

蒙氏数学大班认识0教案最新5篇

大班数学轻和重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