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语文小学模板通用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 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规划,也是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工具,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案语文小学模板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教案语文小学模板通用7篇

教案语文小学模板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阅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想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课前准备

书写生字的小黑板或投影片。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①同学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②教师板书课题点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③“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了课文我们就明白了。

↘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①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②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

(“看守”中的“看”读kān;“粘在一起”中的“粘”在本文中读zhān,“调节”中的“调”读tiáo)

③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

④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

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和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⑤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请大家拿好书,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要把生字读准。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①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

(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吸音玻璃。)

②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的?

(课文是从1.2.3.4.5自然段中介绍的。)

③第6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布置作业,练读课文

①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②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①老师导语引入:“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大家快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中找答案。

②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③学生汇报,再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和作用的关系。(由于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又和电源相接通、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的特点,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④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导朗读句子。(“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⑤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四个可以说明了这种玻璃的用途广泛,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用上“……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⑥指导朗读第一段。

↘利用表格,自主学习

①除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呢?我们来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请各个厂家把自己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分组读书讨论,要求:读课文,画特点,想作用,填表格。

新型玻璃名称

特 点

作 用

加丝网防盗玻璃

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 藕断丝连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吸热玻璃

使房间冬暖夏凉

阻挡强光和冷气

消音玻璃

消除噪音

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变色玻璃

反射阳光 改变颜色

调节室内光线

②哪个厂家先来介绍自己生产的新型玻璃,注意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变色玻璃是怎样随着阳光的强弱调节室内光线的?

③板书,小结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些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同学们,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创新想象,让其充满自信。

教案语文小学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新生字,掌握汉语拼音字母表,识记大写字母。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2.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反义词识字的方法,开发智力,扩展识字,提高学生想象力、判断力、表达力及识字能力。

3.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能与小伙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发现反义词识字方法,识记大写字母,提高想象力、判断力、表达能力及识字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大小写字母卡片,写有谜语的彩纸灯笼,小礼物,写有生字的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1.大屏幕出示图象及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帮助识字。

(1)出示:长颈鹿──斑马图像,观察它们相比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高矮,然后点击出高、矮两个字。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两个字。

(2)出示:猪──猴图,引出胖、瘦一对词。

二、探索发现

1.谁能说出高和矮有什么关系,胖和瘦又有什么区别(反义词)

2.你还能说出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知道的反义词吗?师及时表扬、鼓励。

三、激趣识字

1.大屏幕出示: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

2.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这些字,互相帮助一下。教师巡视指导帮助稍差点的同学。

3.小组汇报:任选一组反义词说两句话或用动作表演出来,深入理解字义,从而记住生字。

三、游戏巩固

1.大屏幕依次出示汉字,指名读,启发记忆生字的方法。

2.摘果子游戏:在黑板上的大树中摘下你认识字的果子,把他们结成伙伴。摘到的果子奖励给摘对的同学。(多设些果子)

3.看谁找得快:请两名同学上台,师说“高”,比一比谁先找到“矮”。学生主要认六个生字。

4.同桌做考官,互相打擂互相考,一边拍手一边说“我说高”“我对矮”依次类推。

四、读中感悟

1.大屏幕出示礼物盒,打开后是6个小礼包,依次打开:打水,打伞,打电话,打鱼,打球,打个问号。(读一个出示一个。)

2.指导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每个词中都有“打”字)

3.谁能把每个词中“打”字用其他字换一下,但意思不能变。引导学生发现一字多意。

4.读读记记,学生开火车每人一个带“打”字的词语。

5.互相交流:一边读词语,一边给这些词语编动作,帮助理解,一生做动作,一生猜词。

6.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说出更多的词语。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一、设置情境,引导发现

1.大屏幕:一个动态的.“a”在玩耍,遇到一个动态的“a”,它们手拉手做成了好朋友。

2.它们为什么能做成好朋友呢?(都是a)

3.我们学过的汉语拼音字母都有一个好朋友。

二、探究识记

屏幕上出示大小写相对应的字母表。

1.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2.仔细看,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3.剩下的是哪几对大小写字母?怎样记住?

4.小组内探究识记大小写字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大写字母,读准音,记准形。

5.汇报自学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大写字母。

6.由学生推荐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字母。

三、游戏巩固

1.帮助小动物找家,大屏幕出示:a、b、c、e、f、h、m、n是小房子造型,a、b、d、e、f、h、m、n是小动物。

2.找朋友游戏,师把小写字母卡片课前放到每个学生坐位上,指名手持大写字母的卡片去找与它同音的小写字母做朋友,其他同学手持卡片唱《找朋友》儿歌。

123下一页3.“击鼓传花”游戏,鼓停花传到谁手中,谁上台指读大写字母。

4.任选一个大写字母,说一说它们象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事物的形状。

5.猜字游戏,一生用身体或手势做出一个大写字母的形状看谁能最快读出字母。

6.给小动物治病

大屏幕出示大小写字母站错内容,指名说哪个小动物错了,把它改正过来。

四、拓展应用

学唱字母歌,帮助记忆字母顺序,背诵字母表。

同学们真行,记住了大写字母还帮每个字母小动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小动物为了感谢你们特意为你们写了一封“感谢信”呢,我们来看一下好吗?

五、游戏感悟(《人有两件宝》)

1.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画一画:将自己的小手画在纸上。

3.我们的小手画画的时候是谁在为他们下达命令(支配他们)?(大脑)

六、读中感悟,悟中读

1.带着你的体会自由读儿歌。

2.请同学自己试着读。

3.师生共同正音,师范读。

4.指名读,小组读。

5.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6.读过儿歌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7.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下来。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

1.布置“谜语王国”会场,播放古典音乐。

2.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谜语,把自己搜集到谜语摆到自己的桌面上。

二、猜谜高手过三关

1.比一比,看谁能把收集或自编谜语的过程介绍给大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收集谜语说出谜语出处,但不能说出谜底。注意说话进要说清楚,说完整话,把意思表达明白。说得好的同学师发给小礼物(苹果型小卡片)

2.赛一赛,看谁最先猜对谜语,组织学生积极猜谜。

学生念谜语时猜谜学生会迫不及待去猜结果,场面十分活跃。教师要注意维持秩序。鼓励学生自告奋勇站出,直接说出答案,谁最先说出答案,师发给小礼物。(桃子型小卡片)

3.争一争,看谁能大大方方把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楚。

谜语王国真热闹,猜谜语高手可真不少! 别着急现在闯第三关可不容易,鼓励学生大胆说:猜对了哪个谜语?是怎么猜出来的?你抓住了哪些特点猜的?大家认真听,评评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语言叙述清晰,道理说得明白的同学,师就发给小礼物。(桔子型小卡片)

三、全员互动,口语交际

请同学们在“谜语王国”里自由“游览”,选自己喜欢的“灯谜”,与制作“灯谜”的朋友交流,看猜得对不对,并告诉对方是怎么猜出来的。尽量鼓励没得到礼物的同学多动脑多参与。交流的好的同学由出谜者见证到老师那领取一个小礼物。(桃子型卡片、桔子型卡片)

四、评选猜谜高手

1.出示自己已经获得的小礼物。

2.获得三种形状卡片的学生为“猜谜高手”(人员多多益善)

3.为猜谜高手颁发小红花,并在学习园地中加红旗。

4.所有得到礼物的同学均评为“智多星”称号。

五、课后延伸

1.这次“猜谜高手比赛”活动结束了,散场后,同学们可以把谜中未猜出的带回家与家长探究研讨。

2.谜语里有许多我们不认识的字,启发学生多留心,主动识记。

第四课时(展示台)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书、音乐书、美术书,这些课本都有什么用?

2.这里面的汉字朋友你又认识多少呢?

二、分工合作

四人一小组,每组用喜欢的小动物名称命名,合作学习,分好工,分别翻阅数学、音乐、美术等教科书,认一认、记一记书中的字。限时二十分钟。

三、组内评比“识字小英雄”

看谁认识的字最多,并且能读、组词,谁就被评为小组“识字小英雄”。

四、识字擂台

小组“识字小英雄”汇报本组共识了多少字?四人合作将所识字迅速汇报,读出来,口头组词,也可说一句话。哪组识字最多,哪组为优胜小组。

五、颁奖典礼

为优胜小组发红旗,为“识字小英雄”发“奖品”。

六、课后延伸

下课后我们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去识更多的字,每一本书都是我们识字的宝藏。

教案语文小学模板篇3

教学重点: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h ch sh 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学生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zh ch sh r”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三个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学生:“zh ch sh r”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5、教示范读,学生练习读,教师及时纠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对比练读,让学生区别比较,对发音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7、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形呀?学生说说即可。

三、正确书写“zh ch sh r”四个声母

1、让学生自己观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zh ch 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要靠拢,不能分开)

3、教师范写“zh ch sh”,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书写“zh ch 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合格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

5、教师指导书写“r”前,先请学生观察占格位置,看书上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

6、教师范写“r”。要提醒学生注意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上边向右写一弯笔,就像刚出土的幼苗一样。

7、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教师个别辅导。

8、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书写好的、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大家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你们能运用以前学习字母的方法自己学习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书中三幅图,问: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图下的音节

zhuacute;;chaacute;;shū zhuoacute;

3、学生自己试读。

4、同桌互相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拼读中的错误,指导好三拼音节。

6、开火车读。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读四个声母“zh ch sh r”,提醒学生读时要注意轻短些。

2、出示四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

4、教师强调:借助“zh ch sh r”的音,再读得长些、响些就是“zhi chi shi ri”的音了。

5、教师范读,学生随读,指名读。

6、出示“zi ci si ”与“zhi chi shi ri”的发音进行比较,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7、开火车读。

四、学说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把你会读的音节画下来读一读。

(3)自己试着读儿歌,把读不准的音节画下来。

(4)指名拼读学过的音节。可以提出读不准的音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5)同桌互相帮助读儿歌。

(6)结合图,请学生读儿歌。

(7)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zh ch sh r”,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还学习了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真棒!

六、板书:

教学后记:

让学生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zh ch sh r”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告诉学生:“zh ch sh r”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教案语文小学模板篇4

【学习目标】

1. 背诵这首诗,了解白居易赠诗的内容。

2. 正确理解本诗的内容,了解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3. 理解刘禹锡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积累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洛阳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种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居易的赠诗中,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白居易用反语说:你应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气那么高呢!可是二三十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了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三十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三十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三十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刘禹锡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说自己在外二三十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到乡翻似烂柯人”,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说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它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又表现事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赠诗说:“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意思是:同辈人都迁升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的达观。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皆春。刘禹锡从白诗中翻出这两句,反过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宦途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三十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刘禹锡消沉颓唐。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把精神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思维训练】

1. 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酬”是什么意思?“乐天”是谁?

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洛阳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题中,“酬”是“酬答”的意思。“乐天”是指白居易。

2. 本诗的韵脚有哪些?其押韵规则是什么?

本诗的韵脚有:身、人、春、神。 其押韵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3. 诗中引用“烂柯人”的典故,有什么意图?

暗示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迁升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从白诗中翻出这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惆怅,却又相当的达观。这也是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宦途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简而言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的思想感情。

5. 今天,我们赋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什么新意?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6.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两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诗人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7. 如何理解白居易的赠诗和刘禹锡酬答诗的关系?

白居易的赠诗,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因为白诗末尾说到“二三十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三十年弃置身。”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两句,反而劝慰白居易。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与白居易赠诗的开头照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刘禹锡生平、作品,以及典故“闻笛赋”“烂柯人”。

3.预习《题破山寺后禅院》,扫除文字障碍;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教案语文小学模板篇5

一、教材简析

?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全文共9个自然段,用4个“挺一挺”,分4个层次来写。

二、教学目标

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世界等12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热闹、也”各写一个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幻灯、录音机、挂图,自制小黑板。

(二)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及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空气这些条件,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文中“泥、舒、蚯蚓、招、钻、挺”7个生字及“泥土、挺一挺,舒服、招呼”等词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出示两个试管,观察异同,导入课文:一粒种子。

2.初读课文,了解大。

教案语文小学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同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书:白杨)

1、“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树,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白杨树的相关知识。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3、概括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从整体入手)

(二)讲读课文(从整体到部分)

讲读第一段 (从整体到部分)

1、看图、听读、思考: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

2、默读思考: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划出主要词句)

3、读后讨论。 (通过解词析句理解、体会)

(1)课文中怎样写大戈壁?请你结合画面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戈壁什么样?作者要写白杨,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2)课文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讲?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讲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思考: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树的?

2、读后讨论交流。

(1)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这里的“卫士”指什么?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呢?

(2)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谁说的话是主要的?兄妹对白杨有什么看法?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

(3)教师读父亲的话后提问:“表白”怎么讲?为什么说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3、划出句中的关联词语,并按要求造句。

4、教师小结。

教案语文小学模板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借助图画理解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能力训练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展思维,想象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写下来。

(3)继续提高观察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懂得应当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牛的话。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看图,观察想象来理解课文。

2.以自己为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句。

3.以讨论、总结的方式来交流。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引出课题。

⑴出示关于两条关于骆驼、羊的谜语。

⑵板书课题《骆驼和羊》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呢?咱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请你一边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思考,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

生:骆驼和羊都认为自己长得最好,所以争论起来。

2、指导朗读。

⑴骆驼和羊是怎么争论的呢?请你用“------”画出骆驼说的话,用“~~”画出羊说的话。

⑵小声读读骆驼和羊说的话,想想它们说话时会用什么语气?

⑶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⑷每组推荐两位同学分角色读骆驼和羊的话,大家评议。

如:

“长得高好”读出了肯定的语气,还特别骄傲。

“不对,长得矮才好呢”读出了不服气地语气。

“我可以……证明……”这句应读出自信肯定、又有些瞧不起羊的语气。

“我也可以……证明……”这一句应读出不服气,不认输的语气。

⑸男女生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最有语气。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图文结合理解第二句。

⑴小声读读第二句。然后从图中找到“围墙”,想想“围墙”是什么意思?(如:围墙是围绕园子建起来的墙。)

⑵边指图边提示第二句的内容。

师:园子里种了——

生:许多树。(一起回答,以下同)

师:茂盛的枝叶____

生:伸出墙外来。

师:茂盛的枝叶——

生:长得特别好的枝叶。

(教师相机板书)

⑶指导朗读。(谁能有语气地读一读这一句?)

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

3、图文结合理解三、四句。

⑴从图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骆驼很容易就吃到了树叶?

⑵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四句,边读边想边画出羊吃树叶的动作。(如:抬、扒、伸)

⑶看图说说“扒在墙上”的样子?

(如:羊用前脚使劲抠着墙,生怕脚滑下来。它上半身的力气都用在墙上了……可怎么也够不到树叶,真急人。能简单说出所看到的就可以)

⑷谁能把骆驼和羊吃树叶时的样子有语气地读出来。

⑸骆驼用这个办法证明____

生:高比矮好。

(教师相机板书)

4、指导朗读第五句。

⑴想想骆驼现在是什么心情?(很得意)

⑵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骆驼的心情吗?

“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

5.“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不肯认输”是什么意思?

如:不想承认自己失败了。

6、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总结学法引导学生自学。

2、羊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根据学法小组自学。

思考提示

⑴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

⑵羊怎样走进园子吃青草?

⑶骆驼在门前有什么表现呢,请你画出表现骆驼动作的词。

3、小组自由学习讨论,教师随机指导。

4、学生汇报。

(1)生:骆驼和羊来到又窄又矮的园门前。

骆驼和羊,

师:看图把又窄又矮的门和骆驼的身子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门还没有骆驼的身子宽,骆驼前后腿之间形成的半圆都比门宽。)

(这个又窄又矮的门还没有骆驼腿高呢!)

(2)生:羊大模大样走进园子。

师:结合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怎么理解“大模大样”这个词?

(羊走进园子时一点也不费劲,它很得意,因为它知道骆驼进不去。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大模大样的意思说出来就可以。)

师:有语气地读一读第二句。

“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

(3)生: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

表示骆驼动作的'词有“跪、低、钻”。

师:有语气地读读第三句话。

(4)小组比赛朗读第3自然段,看谁读得最好。

[四]学生讨论:

1、自由讨论到底高好还是矮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2、可能有以下4种观点:

⑴高好。因为长得高才能吃到从围墙里伸出来的树叶。

⑵矮好。因为个子矮才能走进又窄又矮的园门。

⑶都好。理由同⑴、⑵。

⑷都不好。长得太高钻不进园门,太矮也吃不到树叶。

3、同学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第4自然段中老牛把你们的看法做了总结。

[五]学习第4自然段。

1、老牛是怎样评理的呢?(生读课文有关句子)

2、老牛的话是什么意思?理解:“长处”、“短处”

3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说一说吗?

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学生能谈出1、2点就可以)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缺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优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看到不到自己的短处(缺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缺点)。

4、你认为怎样做才对?(出示:___,这才是对的)补充完整,注意不要与别人说的一样。

5、如果你就是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谈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6、如果骆驼和羊再次相遇会怎样?

生:它们会互相帮助,用我的长处弥补你的短处,用你的优势弥补我的劣势。

7、你能续编一段故事吗?

学生自由发??

[六]拓展思维

1、大家想一想,在你所认识的动物中,它们行为往往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你能用两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来说明只要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办好吗?

如:鸡和鸭可以互相帮助。

2、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有哪些事可以互相帮助?

学生自由发??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

续写故事: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

板书设计

高(长处) (短处)矮

骆驼和羊

高(短处) (长处)矮

教案语文小学模板通用7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工作总结通用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教案6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5篇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反思5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案5篇

小学语文忆江南教案8篇

小学语文葡萄沟教案8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组工作计划模板5篇

小学语文五六年级教案6篇

小学语文下册教案推荐8篇

教案语文小学模板通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