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容易地与同事合作,共享教学经验和资源,一份出色的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基础,提升学习效果,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去旅游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去旅游的教案篇1
假期同学们聚会时通常会选择商场、饭店、电影院、ktv等人员集中的娱乐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困难。
消防安全
应对方法:
1、进入公共场所时应首先寻找安全通道,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2、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人身安全
1、不坐没有运营执照的黑车,保管好个人财务。
2、越来越多的上门服务也随之而来,各种坏人也钻了这个空子,不要给那些打着快递、外卖幌子的不法分子与有机可乘。
3、不要到河边、池塘等地方野泳。
4、春季出游时注意避免人流量过大的景区,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离家出门,一定要关好门窗,关好煤气阀门、拔掉电褥子等大功率用电器。
5、“毒品年轻化”是“跳跳糖”“彩虹烟”等新一代毒品出现的原因。同学们假期去酒吧、夜场等地方聚会,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让坏人有机可乘,后悔莫及。
交通安全
1、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闯红灯。
2、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车辆临近时,不要突然过马路,过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3、不在马路上嘻戏打闹,玩手机。
5、不过马路翻越护栏。
5、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设施或乘坐公共交通公具,上车时,应注意从车身后侧上下车。
饮食安全
1、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次的冷饮、冰棍,不吃“三无”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热,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喝自来水,更不要随便乱喝水。
3、在购买食品时应认真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
小贴示
1、假期较长,临行前请打扫好寝室卫生。
2、假期不封楼,带好贵重物品。
3、在校不回家的同学注意安全,准备好备用食品。
4、周五放学下课后带走自己的垃圾,保持教学楼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去旅游的教案篇2
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
2、学习用一些描述性地词表述人物的心情;
3、学习创编符合逻辑的故事情节,进一步扩展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仔细观察画面,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
难点:创编符合逻辑的故事情节;
准备:教学图片4幅
过程:
一、出示“小老鼠”,激发兴趣:吱吱吱,谁来了?
二、出示第一幅图片:
提问:它在哪里?干什么?它怎么样的?(有一天,小老鼠出门去玩。
它来到小河边,看见有一群小朋友乘着船在河里玩,它很羡慕,心里想:
我要是也有一艘船,就可以去旅游了。)
三、出示第二幅图片: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它又是怎么样?(小老鼠惊奇地发现了半个西瓜皮,
很高兴,心想:我就用它做西瓜船吧!)
四、出示第三幅图片:
提问:小老鼠这下怎么样了?(愉快)
五、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前半部分故事;
六、设置疑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出示图片三)
可是,在途中发生了什么事?小老鼠会怎么样呢?
你希望小老鼠怎么样?谁会救了它?怎么救(鼓励幼儿进行同伴间的讨论)
七、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整个故事;
延伸:请幼儿画一画故事的结尾,编成一本完整的故事书,在图书角里阅读。
去旅游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合作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表,并按计划准备合适的旅游物品。
2、在合作探索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空白计划表3张、范例1张,“团长”牌3张。
2、开飞机vcd,新疆、西藏、北京风光图片。
3、旅游食品、用品、药品、旅行包、旅行帽、导游旗等物品。
教学过程:
1、激发旅游愿望。我们要准备去旅游,旅游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三条旅游线路,它们是新疆、西藏、还有北京,你们去看这三个地方的图片介绍,看完后互相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和谁一起去哪条线路旅游,你们再选一个旅游团团长。
2、制定计划,做好旅游准备。
(1)我们去旅游要准备些什么呢?
(2)小结:旅游要带食品、药品、用品、服装。
(3)我们来分组制定旅游计划表,把大家都认为要带的物品画在计划表上。最后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团合作制定的计划表是最合适的。(幼儿分团讨论、记录)。
(4)展示计划,进一步完善计划。你们觉得哪个旅游团制定的计划表最合适?为什么?哪些东西是不太合适的?为什么?
(5)小结:旅游时带的东西应当适量,带得太少不够吃,不够用,带得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也不方便。有些东西我们还可以带钱去旅游点买。
(6)结合科学的计划表,给幼儿完整的印象。旅游食品要带少量的水果、面包或快食面、水。药品要带一点感冒药、肚子痛的药、创可贴。用品要带旅行包、餐巾纸、毛巾、牙膏、牙刷、小镜子、头梳、雨伞、杯子等。服装要带衣服、裤子、帽子、袜子、手套、围巾等。
3、实施计划,准备旅行物品。
去旅游的教案篇4
西湖文化游前期市场调查说明:
西湖历来是无数游人心目中向往的旅游胜地。她吸引人的方面是多方位的。西湖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在西湖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后她各方面的文化、经济价值有了更大的提高。因此杭州西湖景区及周边也推出了讲解景点历史文化,展示西子湖的风貌为目的的多媒体电子导游服务。据这些服务项目的推出给我们的西湖文化游的宣传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西湖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特开展此次文化游是比较有利的。
活动:赏西子之美悟文化之韵——西湖文化二日游
推广目的:为进一步宣传西湖文化游,让广大游客畅游西湖风景之美领略西湖文化之韵。将推出此次的文化游活动。此次文化游更突出的来介绍西湖文化,让游人更深刻了解西湖美景背后所存在的文化意味。让人更深层次的了解西子湖便可让身处喧闹尘世的人们领略一切美景,彻底的心灵净化。放下自己涨势的事情,与大子让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活动时间:12.23——12.24
活动对象:广大游客
活动地点:西湖风景区
活动内容:
1.活动说明:
第一天活动为“寻访西子古韵,品味西湖龙井”主要的活动地在西湖十景之九的梅坞,在这里举行一个茶文化活动。
去旅游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学会整理。
2.对旅游感兴趣,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活动准备
去旅游的图片、购物单、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回忆讲述
提问:你们都去过些什么地方旅游?
提问:你最喜欢去哪里,为什么?
小结:我们喜欢去旅游,因为旅游景点是个好玩、好看、有趣的地方。
2.想想说说
(1)出示图片,提问:去旅游,你觉得要带些什么东西?
(2)出示“旅游去带什么”购物单:请你们帮我从购物单里面选一些旅游去需要带的东西。
(3)出示记录表,幼儿分成四组进行选择。
3.交流分享
提问:你们选了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呢?
提问:还有什么不同意见的吗?,讲讲理由。
提问:除了这上面的东西,你们觉得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带呢?
小结:在准备旅游用品时,先要考虑去的地方气候怎样,然后要备些什么衣物,其次要想想需要些什么生活用品等等。
4.活动延伸
如果爸爸妈妈说一起去哈尔滨旅游,想想你该准备些什么?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可以把这些材料投放于区域中,让幼儿更好地对旅游要带的`物品有所了解,如果不知道的,还可以在区域中投放一些书籍,让幼儿翻阅查找。
2.可以在班级里布置“旅游去带些什么”的环境,引导幼儿观察、操作,进一步了解去各旅游景点,所带的物品有所不同。
去旅游的教案篇6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
问题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①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优势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高新技术产业
如电子信息产业
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原因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
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影响①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②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①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阅读
通过此阅读材料,使学生大致了解以下内容
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起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2.发展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著名的侨乡
3.抓住两次机遇:
(1)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抓住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量引进港资,发展“三来一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东莞完善了能源、通信、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恰逢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又一次抓住机遇,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活动
根据图4.24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
点拨:在教材所列举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云南德宏是因为边贸发展而促进了城市化外,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建国后伴随着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老工业基地的逐步衰退,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区域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有自己的特点:
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诞生在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密集度最高的江南水乡,其特点是:
第一,与“珠江三角洲模式”不同,“苏南模式”是一种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第二,“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第三,“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为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拾遗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与“珠江三角洲模式”和“苏南模式”都不一样,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
第一,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式”的发动者和创业者是千万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第二,与“珠江三角洲模式”和“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既没有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又不在城市密集、交通发达的江南水乡,远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带,交通闭塞,资源缺乏。与内地相比,惟一的优势是沿海,但义远离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第三,不贪大求洋,从日用小商品起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使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
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东北地区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出现一批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城市。如沈阳(机械)、鞍山(钢铁)、本溪(煤、铁)、大连(机械与化工)、齐齐哈尔(重型机械)、抚顺(煤炭与化工)等。
1949年后,东北地区国家重点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一些城市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如长春、吉林、哈尔滨等。随着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东北地区又出现了一些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如石油开发(大庆、辽河)、化工(辽阳)、建材(吉林、本溪)、森林工业(伊春、大兴安岭)等。__年,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46.55%(全国为26.08%)。
云南德宏的边境贸易
由于流量达十亿元计的边境贸易活动在近年剧烈扩张,云南的德宏景颇族傣族自治州,毗邻缅甸,作为改革开放之前的边疆贫困州,在1979年至1988年有了超常的发展。这十年中,该州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9.7%,而云南省仅为13.3%,全国是13.7%。以国民收入为例,全州平均增长率每年达19.6%,云南省仅为12.9%,全国平均为13.4%。国民收入增加,财政税收亦相应有了增长。这十年内,全州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为21.7%,而全国仅为8.6%。其奥秘所在,便是以83%的年增长率扩张的边境贸易,拉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尤其1985年德宏州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后,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不仅为地方开辟了新的财源,加快了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国家和整个大西南地区开辟了一个新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可供利用的原料基地,使德宏一跃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
四、问题与对策
问题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⑴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⑵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1.产业结构调整
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图4.26),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目前该地区的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另外该地区各城市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也逐步趋同,使得该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逐步减弱。)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是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3.加强规划与管理
⑴该地区各城市制定了发展规划,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⑵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①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②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思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点拨: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__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划。
阅读
通过此阅读材料,使学生大致了解以下内容
深圳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城市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到目前为止,对其未来发展道路的构想,主要集中在:如何联合和依托临近区域、联合优势资源,扩大发展空间;如何明确功能,重新定位,合理分工,突出特色。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活动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1.读图4.28,如果按人口规模>500万人、100万~500万人、50万~100万人、20万~50万人和t;20万人将城市分为五级的话,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是否合理,这对其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模式结构比较合理。不同等级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2.结合图4.23,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差异。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
城市中心,兼顾辐射、扩散其他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为
区域中心。长江三角洲是单核模型,而珠三角是双核模式(其实我国大部分省都是,例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福州和厦门等。)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
点拨:可以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是上海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盛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始终保持二位数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联动带来众多的经济实惠和创造巨大的发展商机;二是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扩散、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从而形成以上海为技术龙头,带动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
4.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的扩散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近域扩散,即向中心城市的.周围地区扩散;另一种是等级扩散,即一级城市向二级城市扩散,二级城市再向三级城市扩散,依此类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属一级城市,南京市和杭州市属二级城市,但是,二级城市与其他各级城市在接受上海的扩散方面处于同等地位,尤其是南京市因距上海市较远,其邻近的城市主要与上海市进行联系,因而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发挥。你认为南京市应该怎么办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点拨: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苏,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首要要解决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经济带动郊区县的发展,打破“二元经济“格局。其次要经济开展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市场整合。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目前,三大城市群有结构趋同的趋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如何确立分工地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点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其实无论在科技、文化、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所在,要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塘的高科技性,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
板书设计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时间
问题
优势
主导产业
特点
原因
影响
去旅游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故事前半部分提供的线索及各种动物的特征,编出多种合理的情节来结束故事。
2. 安静钻心地倾听他人讲述,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
3. 懂得在危急的时候,不仅需要他人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要设法自救,才能获得平安。
活动准备:
大班29号挂图
活动流程:
简短谈话—提问—幼儿讨论、讲述(小组、个别、两两)
活动过程:
1. 提出故事题目,进行简短的谈话,激发幼儿续编故事的兴趣。
故事小老鼠旅游,讲的是小老鼠和朋友们一起去旅游,在路上突然发生了危急的`事,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听老师故事的前半段,然后动脑筋想办法把故事编完。
2. 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突出词语:机灵。
讲述后提问: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老鼠的?小老鼠自己有办法救自己吗?用什么办法?
3. 幼儿小组讨论,帮助归纳出各种合理情节结果。
4. 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续编的部分。
5. 幼儿两两结伴讲述故事后半段。
去旅游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