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预设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案中应包含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狼来了》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信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活动指导】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等回家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
1.集体朗诵交流讨论:
诗歌里讲了哪些
家?(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背景图)
诗歌时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巾,把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小蝴蝶、小朋友分别送回家)
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认的家?
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着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例:当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时,扮演白云的.幼儿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动作,飘呀飘地回到蓝蓝的天空上去。(注:蓝天也由幼儿扮演)
3.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密蜂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
幼儿编出:
蓝蓝的天空是太阳(飞机、月亮、星星、宇宙飞船、外星人、直升飞机……)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狐狸(孔雀、大象、大灰狼、长颈鹿、啄木鸟……)的家。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篇2
教案目标:
1、调动积极参与讲述的兴趣,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根据两个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内容有条理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教案准备:
1、桌子若干
2、图片:水里的动物、天空上的动物图片、森林的动物图片等。
教案过程:
1、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玩“翘翘板”
(2)教师:天上有什么?教师:森林里有什么?
幼儿:天上有xx?幼儿:森林里有xx?
教师:水里有什么?教师:陆地上有什么?
幼儿:水里有xx?幼儿:陆地上有xxx?
2、引导观察图片后,发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1)教师导入认识图片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我们来一起看看有些什么?
(2)图片也想交朋友,让我们来帮帮他们。
教师示范:教师任意拿出二张图片,并用一句话将两个图片连起来。
如:花→水我给花儿浇水
森林→老虎老虎是森林之王
(3)教师请个别幼儿到台上表演。
(4)幼儿操作自由讲述,教师参与。
①幼儿操作桌上的材料,合作或独自讲述。
教师:刚才请了几个小朋友上台讲述,那老师准备了很多的'图片,请幼儿到桌上去操作图片并讲述。
②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哟而说出的话要有道理。
(5)幼儿讲述自己给图片找到的朋友。
3、利用实物讲述。
(1)教师:除了这些图片,我们还可以用教室里的物品说一句话。
比如:小朋友→椅子小朋友坐在椅子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进行总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两样相关的物品说成一句话,
小朋友很棒!回家后也和爸爸妈妈做这个。
4、结束活动:刚才我们为图片和班上的物品找到了好朋友,那现在我们到操场上去看看还能把谁找到好朋友。
这是一篇不错的幼教人员写的语言教案文章的内容,主要分享了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和反思等内容,希望各位幼儿园工作者有所启示,大家的工作经验可以在下方文章下方讨论投稿,更多相关的教案例文可以直接在最上面搜索,幼儿园语言落叶教案ppt,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托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当今的一种社会想象:独生子女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由大人包办的,能够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生活中,孩子没有遇到过困难,生活经验很少,遇到问题,总是问妈妈,基于这个问题,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经过活动,让幼儿初步认识到:遇到问题光听别人说是不行的,还要亲自去试一试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且,让幼儿明白从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答案,自我的答案要靠自我的行动来获得。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资料,学习简单的复述故事,并能进行主角表演。
2、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本事与口头表达本事。
活动重点:
让幼儿明白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我多动脑筋想一想,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故事中人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课件),让幼儿猜是什么?(小马的出现),小马长大了,它要给幼儿讲述自我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展??
1、播放课件,幼儿看动画片故事(分段进行),故事讲至“小马连忙收住了脚,不知如何是好”暂停播放课件,让幼儿体会小马矛盾的心境。
提问:
(1)、故事中有谁?
(2)、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3)、牛伯伯怎样对小马说的?
(4)、小松鼠又是怎样说的?
(5)、小马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6)、你如果是小马怎样做?(幼儿讨论)
之后播放课件,故事讲至“没……没想过”,暂停播放课件。
提问:
(1)、老马怎样对小马说的?
(2)、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幼儿讨论)
之后播放课件,故事讲至“也不想松鼠说的那样深”引导幼儿体会深和浅的相对性。
提问:
(1)、小马之后怎样做的?它发现河水到底怎样样?
(2)、为什么老牛和松鼠说的都对?
(3)、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遇到任何问题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亲自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2、再次欣赏故事、拓展体验
完整播放故事课件,帮忙幼儿理解故事内涵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3)、如果你遇到困难怎样办?
教师小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我多动脑筋想一想,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3、幼儿看图片学说主角对话。(课件展示)
三、结束
1、幼儿分主角,表演故事(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2、学习马儿跑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课件教学为语言教学起到一个十分实效的作用。
2、在讲故事的时候,适时的提出问题,让幼儿理解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说的话,引导幼儿从不一样动物的身体特征出发,站在不一样的角度深入理解他们的话,这个我觉得会让幼儿带着一个悬念来听故事,产生一个与自我的想象是否一致的的思维,来发展孩子的思维想象力。
3、组织这次活动中,我班的孩子敢于进取讨论,对老牛、松鼠的身体大小以及对河水深浅有了不一样的争议,在直观的课件展示下,孩子们理解了深与浅的相对性,在适时的小结当中,幼儿明白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在实践中亲自寻求答案。
4、由于我班的孩子对表演很感兴趣,所以在故事表演中分了5组,所以在活动的时间中拖出10分钟,觉得后面有点乱,这也是我设计中的一个欠缺。
5、总的说来,这次活动基本上完成了目标,可是我也找出来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组织活动中的一些语言表述等,我将虚心向同行学习,再接再励,争取有自我的一个教学风格。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关键是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乐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在语言教学中我认为要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养成倾听的习惯;乐意与人交谈;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基于幼儿总是有意无意说出谎言这一现象在此设计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创编。
2、培养幼儿诚实、不说谎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活动难点:学习创编。
活动准备
电脑,录音机,挂图、头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1、幼儿随“小兔乖乖”音乐走入教室。
2、教师出示谜语“不是狐狸,不是狗,前面架铡刀,后面拖扫帚,打一动物(狼)。
二,探究新知,展开活动。
1、观看视频故事“狼来了”。
2、静听故事狼来了:根据所看所听幼儿自由汇报看到了谁?他们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3、出示连环挂图,教师和幼儿一起讲故事“狼来了”。
教师提问:
(1)前两次放羊的孩子喊狼来了的时候山下的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放羊的孩子是怎么说的?
(2)第三次放羊的孩子喊狼来了的时候山下的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放羊的孩子是怎么样了?
(3)你撒过谎吗,以后你会怎么做?
4、请幼儿看挂图到黑板前试述故事。
5、请一个小朋友独立讲故事
三、角色创编,深入活动:分发头饰,教师指导分角色做故事的情景表演。
四、总结全课,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家后要把学会的故事讲给邻居的和亲戚家的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小故事里面有一个大道理——不说假话,做一个诚实的乖宝宝,随音乐走出教室。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讲述动画片中有趣的故事情节。
2、体验喜羊羊战胜灰太狼的喜悦心情。
活动重点:
让幼儿理解动画片的主要情节。
活动难点:
让幼儿猜想小羊们对付灰太狼的办法,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表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动画片,了解动画片中喜羊羊、村长和灰太狼等的外形特点。
2、物质准备:事先剪辑好动画片《狼来了》(长度约6分钟)、播放器。
3、环境创设:安排好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座位。
活动过程:
1、播放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曲,引出活动内容。
引导语:(1)请小朋友注意观看和倾听,这是哪部动画片的曲?
(2)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的'第二集,名字叫《狼来了》。请你们想想,小羊们认识狼吗?如果狼来了,喜羊羊会用什么办法战胜灰太狼?
2、组织幼儿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第一部分内容(开头到灰太狼编谎言)。
(1)提问:①灰太狼第一次要到羊村捉羊,它用了什么办法?②灰太狼把自己伪装成什么样?(引导幼儿学习词语"伪装"。)③灰太狼是怎么样编造谎言骗小羊和村长的?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羊们认识灰太狼的真面目:这只灰太狼太恶毒了,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村长和小羊们不上当?哪种办法好?
3、组织幼儿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第二部分内容(喜羊羊认出灰太狼到结束)。
(1)提问:①喜羊羊用什么办法识破灰太狼的伪装?②灰太狼是怎么样露出凶恶的面目的?谁能用好听的词句来讲讲?
(2)定格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灰太狼的"凶恶面目"和"气急败坏"。
(3)提问:最后,喜羊羊是用什么办法赶走灰太狼的?
4、引导幼儿完整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内容。
5、引导幼儿讨论和交流动画片的。
引导语:狼来了,小羊们是怎么样认识狼的真面目的?为什么喜羊羊会战胜灰太狼呢?
活动延伸:
家园同育: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相互交流动画片的内容。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2. 在奔跑中学会不与他人碰撞,发展身体的敏捷性。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头饰、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入场,教师扮演羊妈妈,幼儿扮演羊宝宝。
师:“羊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一起去找青草好吗?”
二.通过游戏,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
1.游戏小羊找青草
师:“羊宝宝们,妈妈现在要带你们一起去找青草喽!”
幼儿在草地上找雪花片,然后送到指定的盒子里。
2.教师小结游戏“小样找青草”
师:“刚才找青草的过程中,有的羊宝宝碰在了一起,有的摔跤了。妈妈可伤心了。那么正确的跑步姿势是什么呢?”
教师讲解正确的跑步姿势:
师:“跑步的时候要抬头挺胸,眼睛朝前看。
双手要握拳,在腰的两侧摆动。不能乱摆动胳膊,否则会碰到他人。
跑步的时候,两腿要有力,两腿分开的距离不能太大。”
师:“跑步时如果迎面遇到他人,要学会左右躲闪,不能碰撞他人,要保持点距
离,否则会摔跤。”
3.再次练习。
师:“现在让妈妈要带你们再出去找青草,然后把青草运回家。”
4.游戏“狼来了”
教师交代游戏要求及注意事项。
(1)幼儿跟在“妈妈”身后进行游戏。
(2)在妈妈说道“狼来啦!”时,幼儿跑回到教师指定的“家”。
(4)在游戏时注意不要与其他幼儿碰撞。
5.幼儿再次游戏:
(1)完整游戏两遍,师生互换游戏角色。
(2)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当“老狼”进行游戏。
三.教师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棒!玩游戏的时候,都非常的认真,并且当你们遇到大灰狼时,表现得都很勇敢。”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将语言表述的故事转换成形象造型,让孩子学会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故事。
2、启发幼儿合理安排画面。
3、培养幼儿分析、理解、概括等能力。
二、活动重点:
学会构思,合理安排画面,表现各种形象、神态和动态。
三、活动难点:
自我表现,自我认识故事中形象的活动。
四、活动准备:
八开图画纸撕成四份,装订成册,共20册,画出封面,一本大图书(四开)自制,彩笔,报纸,vcd碟片。
五、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我把他藏在了vcd片中,故事的题目就叫《狼来了》,让我们一起安安静静地来听一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
(二)幼儿听故事,看碟片。
老师提问:
1、从前,有个小孩子每天在山上干什么?
2、他一个人觉得很没意思,就做了什么事?这时他心里怎么想?所以脸上很得意!山下的人们听见了“狼来了”,他们是怎么样的?(生气)
3、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没有人相信小孩的喊声,小朋友怎么样了?狼是怎么样的?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瞧,老师昨天已经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本图书,第一面是封面,翻开了第2页是第一段小孩故事,第3页是小孩骗人,第4页讲小孩哭了,书的最后一页是封底,像这样3~4个画面依次画故事内容的形式我们叫连环画形式。
2、接下来,老师给每个小朋友订好了本子,请你也将这个故事用连环画画出来。
3、按故事情节发展,概括表现故事内容。(先怎样……后怎样)
4、用自己眼光去观摩、想象,用自己思想和画法表现感受。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故事有始有终。
2、不同表情地表现。
3、画面的安排。
(五)评价。
请幼儿讲讲自己的画,请幼儿讲完后,讲给客人老师听。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7篇相关文章:
★ 地震来了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