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计算教案优秀6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出色的教案是教学实施的凭证,更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有力支撑,撰写教案时,教师应保持灵活性,以便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整十计算教案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整十计算教案优秀6篇

整十计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始!

①18+21= ②56÷7= ③3028-2956= ④589×76= ⑤98+199= ⑥12+459+88=

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

3、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呢?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计算器,特别是商业中(图片)。除了专门的计算器,有的手表上也有计算器(出示手表)。还有哪里也有计算器?(电脑、手机、遥控器、电子秤等)

4、师: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呢?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5、师:你认识计算器吗?先向你的同桌介绍计算器。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

二、观察认识

1、整体认识

这是一个常用计算器的面板(出示图片),上面部分是显示器(板书:显示器),下面部分是键盘(板书:键盘)

2、认识键盘

(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2)互动生成

①有0、1、2、3、4、5、6、7、8、9这些有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计算器的数字键。

②有+、-、×、÷这些运算符号的键叫运算符号键,(板书:运算符号键)。自己指一指你的运算符号键。

③有on这些字母的是开机键。(板书:开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找到开机键吗?和老师不同的上来指给大家看看。你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还有其他功能吗?(清零)

④有off这些字母的是关机键。(板书:关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找到关机键吗?有些计算器上没有关机键又是怎样关机的呢?(自动关机)

⑤其它一些键的名称和功能又是什么呢?我们以后慢慢认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阅配套的说明书。

三、尝试应用

1、按数

(1)先开机,显示器上显示了几?表示可以开始计算了。

(2)请你在计算器上任意按一个自然数,谁愿意上来边说边按给大家看看?他是怎样按的?按照数字顺序按键就可以显示要按的数。

(3)现在请你清除自然数后再按出一个自然数892,谁愿意上来边说边按给大家看?他是怎样按的?先按开机键清除原来的自然数,再按一个自然数。没做对的同学再试一遍。

(4)同学们都已经会按数了,你们会用计算器计算吗?38+27

谁愿意上来试一试,他是怎样按的?他算得对吗?请你用口算、笔算验证一下,请你在自己的计算器上试一下。

(5)加法算的很好,咱们再来算一道乘法题,好吗?30×15,等于多少?谁愿意上来演示验证一下。

2、计算(同学们已经能够利用计算器正确地计算了,你能利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出示苏宁电器购物中心的发票,从发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帮张叔叔算一算,带30000元钱够不够呢?请你估算一下

(2)怎样才能知道张叔叔究竟花了多少钱呢?

① 要先求出每种电器的总价,再求三种电器的总价。

怎样用计算器求三种电器的总价呢?谁愿意到上面来演示一下。(计算连加时,我们可以按顺序按键输入数字和符号进行计算)

②用计算器算一算,把答案填在发票上。校对。营业员阿姨是怎样填写发票的呢,和你填的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想知道大家算得对不对,该怎么办?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算。自己选择一个算式后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延伸问题:你还能根据这张发票中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减法或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老师选择两个问题请大家用计算器算一算。

①电脑的总价比vcd的总价多多少元?

②电脑的数量是照相机数量的几倍?你为什么不算?对,像这样比较简单的题目是没有必要用计算器计算的,计算器是用来计算数字比较大、比较复杂的题目的。

(4)“人机挑战”,“比比谁最聪明”。

师:是人聪明呢还是计算器聪明呢?我们来进行一次挑战,你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挑战队”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

10+20= 45÷9= 27-16= 80×50= 29×42= 457÷7= 3569+1427= 8737-3210=

师: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投影培根的名言)。

3、找规律

想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下列问题吗?

先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142857×1= 142857×4= 142857×2= 142857×5= 142857×3= 142857×6=

我们可以用计算器验算,也可以找到规律进行推算。

4、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11111111×11111111=

“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错了,还是计算器错了?你能想办法解决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

1×1=

11×11=

111×111=

1111×11111=

11111×11111=

(1)用计算器计算,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校对。

(2)这组题目中隐藏着哪些规律呢?

(3)你能照样子继续写出几个算式吗?你能用计算器进行验算吗?

(4)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复杂的又有规律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也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再推算出比较复杂的算式。

5、小挑战老师这里有一道比较复杂的算式你会算吗?

22222222×55555555= ?

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迎接了挑战,取得了胜利。祝贺你们。

四、观察拓展

1、想了解一下计算工具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吗?

2、你知道吗?

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的历,人们一直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脚步。远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到了周代,人们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 算筹。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在数学问题时,人们还编了一套歌诀。到了汉代,我国人民又发明了算盘,这是计算工具的一次重大的发明。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它被人们誉为“人类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1977年,日本卡西欧公司生产出了第一部微型计算器,这种袖珍型计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适合于所有人的使用。如今,计算机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64位计算机技术正被许多行业所使用,它每秒钟可计算1000万亿次,过去需要数代人计算的题目,现在片刻间就有了答案。

3、了解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能想象一下未来的计算器是怎样的吗?(这些美好的想法,都有待于同学们今天好好学习才能实现呢!)

整十计算教案篇2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分类、应用方面;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 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 电子管阶段 (1946-1955)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 晶体管阶段 (1955-1964)

3.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64-1971)

4. 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现在)

三、计算机的分类

1. 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2. 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网络计算机

3. 按职务分类:工作站(两种意义),服务器,主机

四、计算机的应用

1. 科学计算 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

2. 数据处理(信息处理) 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

3. 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 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

4. 辅助工程 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 等

5. 嵌入式应用 6. 人工智能(ai)

第二节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一、硬件和软件

硬件 构成计算机的实际物理装置集合

软件 为了运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cpu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

2、存储器 存储数据和程序,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记忆细胞。

3、 i/o设备 计算机和外界进行交互的设备。

4、总线 cpu和内存及i/o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号线。

(1)数据线 cpu与内存和i/o设备间传输数据

(2)地址线 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

(3)控制线 用来控制外设的动作,比如读、写和时钟信号等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基础

一、操作系统

定义: 是自动管理计算机中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一组大型程序

1. 目的:(1)使系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增强计算机处理能力

(2)为用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 分类:(1)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如:dos

(2)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如:windows

(3)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如: unix、linux

(4)网络操作系统 如:netware, windows nt ,linux

3. 三大功能:

(1)硬件管理 cpu管理、存储器管理、i/o设备管理

(2)软件资源管理 程序和数据管理

(3)组织协调计算机运行 控制用户的作业排序及运行、作业及外设等的调度、主机与外设的并行操作等等

二、程序设计和语??

定义 把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目的程 序的软件

1. 翻译方式 编译、解释。

2. 低级语言 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程序。

特点:不容易理解和编写,执行速度快,常用来编写系统软件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程序,例如:驱动程序、过程控制程序等。

3. 高级语言 比较接近于人类语言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特点 容易理解和编写但是执行速度比较慢,常用来编写应用软件。

常用高级语言有:basic、c语言、fortran和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basic(vb)、visualc(vc)等

4. 程序设计 用各种编程语言设计制作程序的过程。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工具软件

1.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 foxpro、 access和 oracle等)

2. 工具软件:为了方便软件开发,系统维护而提供的各种软件。

(如压缩软件、加密软件和反病毒软件)

四、应用软件

常用应用软件:文字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游戏软件等。

第四节 数制与编码

一、数制 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制是十进制,逢x进一就是x进制。

二、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注: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分别以b、o和h结尾

三、数制之间的转换

1. 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位权相加法

2. 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除二取余,自下而上

四、逻辑运算 非not、与and(逻辑乘)、或or(逻辑加)

五、编码 用来表示特定信息的0、1符号的组合称为编码

1.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七位二进制编码,可表示27即128个字符,分为控制代码和可打印代码,ascii码字符用一个字节来表示,最高位置零。

2.bcd玛

3.汉字编码

(1)汉字基本字符型6763,一级汉字3755,二级汉字3008;

(2)区位码 为汉字和国际上其他文字间交换信息而编制的国际标准 代码,由区号和位号两个字节组成;

(3)汉字内码 带有汉字标识符的国标码(每个字节最高位为1),称为机器内部汉字代码,简称汉字内码;

六、计算机中的数与数据

[教学标题] 第二章 pc系列计算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分类、应用方面;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pc机发展简史

一、pc(personal computer)机的定义:即个人计算机,是为个人单独使用设计的。

二、pc机的发展简史(即intel公司的芯片发展史)

兼容机 不是由ibm生产但却和ibm所生产的微型计算机具有相同特性的计算机;

第二节 微机组成

pc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一、认识pc机(了解主机箱的按钮reset和power等)

二、pc机的内部结构(实物演示)

1.主板: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软盘驱动器

(1)分类:3.5“英寸(容量1.44mb)和5.25”英寸(容量1.2m)

(2)软盘的构造 磁道、扇区、写保护

注:软盘一旦格式化,盘中存储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3.硬盘驱动器(450m-60g)

(1)硬盘的接口标准(ide接口和scsi接口)

(2)硬盘分区(对于高容量的硬盘可分成若干个逻辑驱动器)

(3)特点 容量大、速度快、价格贵

4. 光盘 (650m)

(1)cd(compact disc)小型光盘

(2)光盘类型:只读光盘cd-rom,一次性写入光盘cd-r,可读写 光盘cd-rw

三、中央处理器cpu

1.cpu的基本功能:取出和执行主存中的程序(通过指令实现)

2.cpu的指令系统

3.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即主频)

如pentium ii 466,700等

四、内存

1.内存容量(关系计算机的整体运行速度)

存储器的基本单位是字节( byte),一个字节由8位(bit)二进制数组成,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2.存取速度以及快存和虚存

3.ram和rom cmos

(1)ram 随机存储器,通常意义所指的内存,也叫主存储器,主要采用dram和sdram技术,特点:速度快,一旦掉电,其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2)rom 只读存储器,存储量部分程序,一是开机自检程序,二十基本输入输出程序

(3)cmos 保存微机重要系统参数

五、输入与输出设备

1.键盘的使用(键盘的实例讲解和键盘的操作方法)(p39)

2.其他输入设备(如: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光笔和触摸屏等)

3.显示器

(1)显示器的分类:单显和彩显

(2)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分辨率(横向点*纵向点)

(3)显示卡(agp显卡,颜色数)

注:在刷新频率达到75hz时可消除闪烁现象

4.打印机

打印机的分类: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5.其他输出设备

如:音响,录象机和投影仪等

6.数据传输

(1)数据传输是计算机与外部交换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

(2)信息交换的两种方式:模拟量和数字量

注:调制解调器是对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进行转化的电子设备

第三节 pc机的使用

一、pc机的启动

1. 启动的方式:冷启动和热启动(复位启动)

冷启动 加电启动计算机系统,相当于关机开机

热启动 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不运行自检程序,启动速度快,主要解决“死机”情况

2. 开关机的顺序:先打开显示器电源,再打开主机电源。(关机相反)

二、pc机的系统参数设置(即cmos设置)

三、磁盘操作系统dos简介

1.dos命令分类: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

2.了解系统配置文件config.sys 和自动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

3.了解盘符、路径的概念

四、pc机的安全使用

1.pc机的工作环境

2.计算机病毒

(1)定义: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运行时能够自我复制,并利用信息通道进行传播,以占用系统资源或造成其他危害为目的的程序或程序集合。

(2)特点: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传播性

(3) 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安装杀毒、防毒软件,格式化磁盘

整十计算教案篇3

?教学设计思想及知识背景】

“认识信息世界”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内容有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因为“信息”这个词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决心。

?知识目标】

1.理解信息的概念,懂得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几种典型特征及其表现。

3.知道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

?能力目标】

学会利用身边的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人类的重要性。

2.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激发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信息的本质概念。

?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出信息的概念

问题导入:

①师:“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门课叫什么?”

生:信息技术。

②师:为什么以前叫电脑课,现在改为信息技术课,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教师设疑)

生思考。(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很难回答)

2.播放课件:多媒体图片和录像(古代烽火台信息的传递、报纸新闻摘选、电视宣传广告、一些商品的商标等例子)

师:从图片和录象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答:古代战事传递,奥运报道、娃哈哈、蒙牛、伊利牌等产品的广告。

总结归纳“信息”的概念:刚才大家从图片、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媒体中得到的信息。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对人类而言,五官能直接感受到的一切,比如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嗅到的气息,你所想到的问题,你所做过的事情等,这些都是信息。广义地说,一切存在都是信息。除了人类五官所能直接感受到的以外,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各种仪器感知到的一切也都是信息。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什么是信息吗?

生:总结。

师:(补充)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特性和运动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客观描述。

师:你们在生活周围中曾获得过哪些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回答。)

生答:学习生活用品、汽车、交通、动画片、电视剧预告等等。

二、指导学生认识信息的特征

师:我们会发现,信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有哪些特征?怎样才是信息呢?

播放课件:特征一:当我们在传递信息时,有的要通过纸张来传递,有的是刻在光碟上,还有的是靠我们的大脑来记忆存储信息,当我们需要信息时,就从这些存储信息的载体获取信息。不管我们怎样传递信息,信息总是要依附在一定的介质上,这说明信息有怎样的特性呢?

整十计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媒体、诞生、迅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弄清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新世纪已经到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的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指名朗读课文。

提示:文中有一些像“史密森博物馆”等一些音译词要读通。

四、再读课文:

思考:文中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什么是多媒体?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文中画一画、注一注,再和同学们议一议。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五、释疑、交流:

1.课文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要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已经繁衍了好几代;计算机像人脑一样,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电脑”。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后引导他们概括起来说。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作“电脑”,是因为____________。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举例说明?

出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媒体就是____________,像电话能____________,电报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我们都叫它媒体或媒介物。

多媒体就是____________,它的功能非常丰富,既能像____________,又能像____________,还能像____________……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第四自然段)

抽读课文,边听边思考: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样的关系?

4.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教师介绍引入:其实现在很多电脑本身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它为多媒体电脑。根据你的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2)多媒体电脑的这些功能你尝试过吗?效果怎样?

六、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媒体、诞生、繁衍、迅猛、埃尼阿克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呢?或者你想发明什么样的计算机呢?请模仿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段的写法,用“过去……现在(将来)……既能……又能……还能……”说话。

三、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可分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给每一部分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可分三部分:(1)电脑发展史;(2)多媒体功能丰富;(3)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的介绍都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我们很多熟知的事物来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说明方法,我们今后可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四、置作业布:

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整十计算教案篇5

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多媒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却对多媒体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以学生兴趣作为新课的切入口是个不错的选择。多媒体更新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品种繁多的多媒体设备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考虑到学生一般不会走入市场去了解这些新产品,因此把新的资讯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同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一举多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与发展,体验多媒体技术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掌握常用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2.通过对项目内容的引导,进行集体主义。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多媒体带给我们的精彩世界;掌握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难点: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教学准备

课前分配好合作小组。学生在课前到ftp下载学习资源包,新建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ftp服务器。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制作素材,ppt课件、学习任务单,综合评价表。

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央视《动物世界》精彩片头,这一经典视频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此

时会有一种制作起来很困难的感觉,但又希望自己也能制作这样一个丰富的作品。接着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处》旅游宣传片,告诉学生其实并不难。在观看两段多媒体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品中包含哪些元素?作品之所以吸引我们的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出何为多媒体,多媒体的特点等理论性内容。同时配合课件展示。

(二)新课展开

情景重现:《最是一年春好处》宣传片播放

?问题】在这幅作品中,包含了哪些多媒体素材呢?

提示引导学生回答出有: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继而引出本节课就以这四种素材的获取作为四个主要的任务。

1、任务一:采集文本

?问题1】一般来说我们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文本信息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上网找,自己写文章)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问题2】如果要我们自己写需要的文字信息,我们都是通过键盘进行输入的。那么,如果我不会使用输入法进行文字的录入,我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设备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呢?(手写笔)

?学生自学】考虑到对于学生群体而言,键盘输入没有问题,手写笔应用不多,所以提供助学视频或说明文档,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完成。

2、任务二:采集图片

?问题3】网络上有些图片是允许下载的,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有一些图片无法下载,那么此时若要想获取图片怎么办?——引出抓屏软件的使用

【教师示范】

要点:用 【print screen syarq】键截取图像——当前屏幕内容

用 【alt+print screen syarq】键截取图像——当前窗口的屏幕图像

用hypersnap截图软件截图(提供助学视频)

?问题4】若要进行一次班队活动的作品,那么就需要活动的照片,这不能从网上搜索得到满足,怎么办?——引出数码相机的使用

?教师示范】要点:取景对焦,拍摄照片,照片输出

有些图像需要我们亲自动手进行绘制,这样的软件有很多,其中windows xp自带的“画图”程序就可以用来绘制和编辑图像。我们这就动手来绘制一幅图画。

?动手练习】用windows xp自带的“画图”程序绘制一幅指定的图画。

?探究与合作】针对任务一和任务二的拓展内容

探究问题:若所需要的文字素材存在于书籍、报刊或纸张中,怎么进行文字的素材?还有以前没有数码相机,都是老照片,怎么把冲好的照片变成能在电脑中处理的图片文件? 合作内容:利用扫描仪和ocr软件组内同学共同合作完成 教师评价并总结 .......

第二课时

3、任务三:采集音频

师:通过网络获取音频(了解常见音频文件格式,课件中体现)

?问题5】往往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的音频不是是已经合成的音乐,可能是自己的一段旁白,或者是经过编辑的一段

音频,这时候网络就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怎么办呢?

使用windows自带录音机录制旁白(教师示范为主,配以助学视频)

4、任务四:采集视频

师:通过网络获取视频(了解常见视频文件格式,课件中体现)

(一):记录正在进行的活动,记录有意义的一刻,都离不开摄像机,学习数码相机的使用

提示:现在手机也可以拍视频的

(二):了解windows xp自带的movie maker的使用(教师演示,提供助学视频)

?动手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模仿教师演示的过程,练习使用movie maker制作简单的短片。

?探究与合作】组内用摄相机拍一段视频录像,然后将其视频输出,选择的采集软件为windows movie maker,利用该软件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

整十计算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课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和图标,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本节内容操作性强,重点给时间让学生多操作,内容简单,容易掌握,有些基本操作如复制删除很多学生都已经掌握,但每项操作又有多种方法,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方法也不容易。除了复制删除文件等基本操作外,查找文件或文件夹属于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接触过的学生极少,应该重点讲解,而格式化磁盘属于了解内容,学生了解并懂得格式化的作用就可以了。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由小学升上初中,对一切都感到陌生与好奇,比较喜欢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心理特征表现为好奇、容易兴奋、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比较配合,按规定完成学习任务;知识方面,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经常接触电脑,游戏玩得多,经常上网,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较为熟悉,接受较快,而有些学生很少接触电脑,连鼠标的使用、文字输入都有困难,两级分化较大,故教学难度要适中,尽量照顾到更多不同层次的学生。

知识目标:

了解文件的命名规则和文件管理形式;认识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和图标。

技能目标:

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条理地管理计算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将枯燥无味的'操作知识与具体情境、实例融合,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与有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先展示同学们很熟悉的,一篇文章、一张图片、一首音乐、一段视频、一个网页等等都可以叫文件,计算机中的各类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夹的作用是管理归类文件,一个文件夹中既可以包含文件,也可以再包含文件夹,它们称为子文件夹。有些同学没有进行分类保存,所有的文件都塞在同一个文件夹或磁盘里,非常之乱,一旦查找起来就相当困难了。所以我们要学会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这就好比我们房间里要存放各种东西,首先要确定好规定的存放位置,这样每次存取东西就方便很多了。

引入概念

1、在计算机中,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的。

2、分组存放文件的工具叫做文件夹,也可以存放文件夹。

那我们在给它们命名时是不是可随意起呢。

3、文件或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使用字母、数字、符号和汉字;

不能超过256个字符;

不能用?/:*”九个符号;

不区分大小写(file.txt=file.txt);

见名知义;

同一文件夹下:不可重名;

1、资源管理器的作用:

来管理电脑资源(硬件资源包括电脑的各种设备,软件资源则是存放在电脑中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2、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方法

右击[开始]按钮,选择[资源管理器]

右击[我的电脑],选择[资源管理器]

让学生打开资源管理器,展示资源管理器,给同学们介绍资源管理器

练习操作结合实例,确定具体任务,使学习内容实用化,浅显易懂

任务

1、在e盘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让学生上台演示

做小结

1、什么是文件和文件夹?怎样给文件和文件夹命名?

2、什么是资源管理器?它的作用?

通过幻灯片展示新建文件夹、选定文件、

移动文件、复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

动手试试

资源管理器中新建文件夹、选定文件、

移动文件、复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总结:

认识了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和图标,学会了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这次的教学不足:虽然在备课时我多次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进行,但在实际上课时才发现,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为了照顾程度差的学生而打乱了环节的进行,使学生的目标有了模糊,耽误了整体进度。虽然他们的收获差不多,但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

由于环节的打乱,这样就使学生探索的时间变成了我讲课的时间了。这种老师讲出来的东西往往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再加上我语言表达上的不足,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兴趣,没有了神秘感。

为此,我以后会加以改正,努力学习,争取更好地带学生去完成任务。

整十计算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

工程量计算的心得体会5篇

计算机实习的心得体会7篇

计算机心得体会800字5篇

计算机专业实习的心得体会8篇

计算机网络专业自我鉴定8篇

对大学计算机的心得体会7篇

音乐教案优秀教案6篇

安塞腰鼓教案优秀教案6篇

大班教案编花篮教案优秀6篇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优秀6篇

整十计算教案优秀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7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