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反映了我们独特的生活轨迹,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共产党宣言学习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共产党宣言学习心得体会篇1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言,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依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实际上,《共产党宣言》正是发源于实践的沃土之中,并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经典之作。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伟大的著作往往都是面对时代问题,并能够作出符合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潮流的回答。作为共产党人第一个党纲的《共产党宣言》,是依据唯物史观,阐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并探索其斗争结局的伟大著作。
运用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简要介绍了传统社会的阶级斗争情况,分析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原因,阐发了资产阶级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危机,阐释了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里,《共产党宣言》对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重要结论的论证,不是诉诸于阶级情感或价值取向,而是运用唯物史观深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机制及其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问题、困境和危机。资本主义创造的强大的生产力,生产出丰富的产品,却因为人们的购买力不足,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产生了商业危机,而且这种商业危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的爆发。这表明,资产阶级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和矛盾。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催发的矛盾它自身已经无法解决了。更重要的是,资产阶级社会还产生并且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着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与同资产阶级对立的其他阶级相比,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这是因为:首先,其他阶级一般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它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其次,无产阶级一无所有。它失去了旧社会的生活条件,失去了财产,失去了任何民族性。再次,无产阶级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需要保护,它只有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条件;最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理想高于现实,但不能脱离现实。基于如此严密的实践发展分析和理论逻辑论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有了深厚的实践源泉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共产党宣言学习心得体会篇2
以前读《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主要是学原理,看其科学性,这次在南通市委党校学习,让我对这部经典又有了新的视角,那就是看其规律性。
一、信心来自历久弥新的科学原理
原理的科学性毋庸置疑。《宣言》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正如列宁所说的,“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宣言》所阐述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原理的真理性毋庸置疑。《宣言》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宣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说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从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阐释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得出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旧社会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宣言》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原理的实践性毋庸置疑。《宣言》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宣言》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二、信心来自始终如一的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宣言》充满对无产阶级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为劳动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人民立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治国思想。“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传统,是中华民族“重民本”这一精神的具体显现。从夏商周时期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安民利民”“民贵君轻”。纵观历史,人民始终是中国古代明君、贤臣关注的重点,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等等,无一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爱民、敬民思想的体现。
三、信心来自坚定不移的正确道路
两个必然不可逾越。《宣言》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无法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转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是在这一历史情境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两个“不可避免”的思想正是“两个必然”思想的根本内容。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得出的“两个必然”的结论,打破了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及其思想为永恒真理的迷信,为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至今依然闪烁着真理之光。
世界之乱不可避免。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极大的困境,经济增长乏力、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社会秩序紊乱。尤其是2016年以来,没有执政经验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采取了一系列引发巨大争议的政策,导致政坛斗争加剧,社会分裂加深;中东难民大规模涌入欧洲,搅乱了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政局;英国公投脱欧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持续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一系列乱象,人们不禁惊呼,西方世界到底怎么了?事实上,《宣言》早在170多年前就已经准确预言了,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之乱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之治不可阻挡。90多年来,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顾90多年的伟大实践,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为自己能身处这个伟大的国度和实践之中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共产党宣言学习心得体会篇3
原创: 白建新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6月29日下午,方恒开发党支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赴国家博物馆参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参观展览,我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进一步了解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世界影响和当代价值,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贡献。参观后,我再次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这一经典著作。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宣言》的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宣言》中提出的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一直存在争议,对于宣言所涉及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长期认识不统一。比如马恩在《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但是直到今天有人讲,资本主义也没有灭亡,对“两个必然”如何认识?比如马恩在《宣言》中提出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但是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看到发生大规模暴力革命的可能性非常小,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变革方式?比如马恩在《宣言》中提出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也是非常惨痛的,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现实社会主义到底应该如何建立?对于这些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这些问题都是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很有必要结合历史与现实。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我们长期的疑惑,我对《宣言》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对宣言产生的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提出的基本思想又有了重新的理解和认识。
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大工业已经在欧洲几个主要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而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早期,经济上无钱,政策、政治上无权,生活、社会方面无保障,属于典型的三无人员。一般情况下,革命最直接的动力是生存。革命的行动需要革命的理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在积极从事理论研究,以及参加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写就了《共产党宣言》。
基本问题
?共产党宣言》所解答的根本问题就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和解放前景问题。
基本思想
在《宣言》1883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非常明确地谈到了《宣言》的基本思想。这一段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句话,“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段话讲的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按照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二句话,“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产,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一段话,讲的是阶级斗争的规律。社会基本的矛盾运动体现在阶级社会就是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第三句话,“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级,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一下解放出来。”这句话,讲的是资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规律。斗争的结果是无产阶级获得翻身解放,资产阶级被推翻,无产阶级建立一个能够实现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社会。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世界在不断发展,对于《宣言》的解读也将是一个开放式的学习过程,《宣言》也将会不断从新的事物中获得新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以《宣言》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将得到与时俱进的不断展。
共产党宣言学习心得体会篇4
这是“政治立场”上的始终如一。
我们首先要关注《宣言》所持有的人民立场。理解和把握《宣言》,要把相关的“七篇序言”、正文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等联系起来,把它们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首先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强调:“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又强调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显然,《宣言》是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立言”的。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始终如??
这是“基本观点”上的始终如一。
恩格斯在1883年写的德文版序言、1888年写的英文版序言中一再强调: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是:社会结构是每一历史时代的政治和精神的历史基础;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其实,还有一个基本原理虽然未明确表达出来,但贯穿于整个《宣言》之中,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第一,注重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来分析、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问题倒逼改革,改革是要解决问题的。改革所解决的问题,核心是解决影响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命运性问题”。正因如此,我们强调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二,注重运用历史发展过程原理来分析、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不同发展阶段,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当前我们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根本任务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第三,科学运用《宣言》中的革命原理,注重以党的彻底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对《宣言》革命精神的坚持和发展。
坚持唯物辩证法始终如??
这是“辩证方法”上的始终如一。
?宣言》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一是《宣言》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宣言》运用历史尺度,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即“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这是“资本”对“创造生产力”的作用。同时,《宣言》又运用价值尺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指出它把人们的关系“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二是《宣言》坚持“物的依赖”和“自由个性”的辩证统一。《宣言》强烈批判了资本对劳动、对无产者、对活动着的个人的统治。同时,《宣言》又力求建立这样一种理想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在实质上是强调由资本逻辑走向人的逻辑。三是坚持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宣言》根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结论。同时《宣言》又强调,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全世界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认为这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四是坚持批判和建构的辩证统一。《宣言》力求在批判“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世界中建立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基本原则的新世界。这是坚持“在批判中建构、在建构中批判”的有机统一。五是《宣言》还坚持知和行的辩证统一。它既运用唯物史观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共产党人认识到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进而认识到自己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此谓“知”。同时又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对资产阶级统治进行不懈斗争,此谓“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和辩证思维来处理一系列矛盾问题,注重一系列矛盾双方的结合,这些“结合”主要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些“结合”处处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和辩证思维。
共产党宣言学习心得体会篇5
倪陈 和成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分享学习《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的心得与体会。在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了这一系列丛书后,感慨颇多。2009年,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前阅读过不少类似经典著作,但是成系统的阅读还是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那一年,那一年也是在党校,静下心来阅读这样著作的时候,由衷的感受到了一种力量,我是一个“红迷”,除了有关党史的书籍以外,还喜欢看记录片,《中央特科的24小时》《红色南乐》《开天辟地》等经典纪录片,结合《共产党宣言》一起看,让我深深地感到了历史之重,感到了我党的不容易,如果把我们党的建立,比做一次创业,无疑,《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就是号角、是规则、是自律、更是纲领。
我党是一个大家庭、大集体,有的时候,一个集体就像一个人一样,需要有品格,有世界观,而《共产党宣言》就是我们这个大集体的世界观和行动指南。一本著作是否可以得到认可,关键在于著作的内容是否能让更多的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很显然,《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让无数人产生了灵魂深处的共鸣,不仅无产阶级认可,也得到了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国家劳动人民的认可。诸如客观、斗争、理性、尊重规律、代表人民的利益等当下热搜的词语,都能在《共产党宣言》里找到原型。《共产党宣言》就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几千年人类社会的慢慢黑夜,无产阶级用暴力砸碎了旧机器,建立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世界,这种自由,是我们所需要的,是整个人类都需要的。每次想到这里,我都感觉到这部著作的力量,它不仅改变了一个人,它改变了一群人,改变了整个世界。纵观历史,还有谁能做到?说实话,自从第一次深刻领会了这一著作以后,那种激情时常存在。
在不远的过去,2008年,全世界范围内的以美国金融危机为导火索的经济危机,是的资本主义世界一篇混乱,他们纷纷寻找救世良方。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只不过是病急乱投医、饮鸩止渴罢了,而这一切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里就已经预见,正如宣言里第30页的那句话一样“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方法”。试问,除了《共产党宣言》,还有哪部巨作有这样的预见性。对了,在这里还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知识点。1999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就是大家所熟悉的bbc,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科学家爱因斯坦。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这句充满辩证的话语,蕴藏着一种力量,一种执着。让我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时刻要求自己这样做。
共产党宣言学习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