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行为和经历的深入思考,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历的深刻思考和领悟,是我们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黄埔军校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1
一、实干拼搏出成绩
部队强调的是硬指标,“打得赢,不变质”是其追求的
终极目标,一切训练和工作都围绕此目标展开。空谈无益,只有实干,必须付出血和汗的代价才能取得成绩。打靶、队列、战术等指标都是一目了然,无须浮夸,不能粉饰。
令我感触较深的是,现在机关上已经不再鼓励“带病坚持工作”,而部队仍在提倡“挺一挺”的精神,不准随意请假。他们的理念是:平时都不能咬牙坚持,还何谈战时的流血牺牲、为民奉献。我们参训的第一个星期,时逢流感肆虐,一传十,十传百,加上训练强度异于常人,拉伤韧带的有之,肌肉撞伤的'有之,头痛拉稀的有之,痔疮肛瘘的有之,至于鼻涕口水,好在还有一身能默默承受一切的迷彩服……一时间伤兵满营,士气大衰。我们喊苦喊累,但没有一个人愿意退出,因为这是勇气和意志的较量,谁也不愿当懦夫。说实话,我在部队时闹了两天肚子,就亲身体验到了裤裆里兜着一包东西奔跑的滋味。为了避免不雅,只好省略细节。
通过军训期间的锻炼,增强了求实、拼搏的意识和不惧困难的勇气,使我体会到:命运全在搏击,奋斗才有希望;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努力!位列全球四大金融公司之一的美国摩根斯坦利公司,每年新招聘的员工都要参加海军陆战队的残酷的体能训练,结业的时候教官说:“从今天开始,我相信你们能够承受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我将以此自励,面对挑战。
二、“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
先说明一下,这个标题来源于一首军歌的歌词。军歌往往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表达。它可以起到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抒发感情等等作用。在部队里,我们每天最低限度都要唱五遍以上的军歌,喊“番号”(就是我们常听到的13—4和首长的训令)那就不计其数了,只要音量比不过其他连队,那可就惨了,站军姿、喊番号、跑操场、推迟吃饭时间…有的是硬招对付你,而且针对的都是整个集体。不跟你讲道理,也不跟你讲生理卫生,嗓子哑了只能自己解决,(军人服务部的“金嗓子”和“西瓜霜”一度脱销)但绝对不允许出工不出力。这样一来,南郭先生无所遁形,滥竽充数销声匿迹。
军队讲求集中统一,不讲等价交换,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对上级的命令,绝无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无条件坚持执行。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是军人的第一要义,是军队的生命所系。
秩序,是理性的选择,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强调的都是一种秩序。军队的秩序性是最为突出的。囿于思考的深度,在这里对它的纪律严明、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团队精神、拼搏精神、政治教育的经常化等等优点和可移植性以及集中、刻板、缺乏创造等弊端及辩证关系不作讨论。我想说的是,军营锻炼让我震憾、给我启发的有一点,那就是它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高度的指向性和确定性。也即是人民军队因应当代新军事变革而提出的两大主题:打得赢,不变质。我最看重的就是每个人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态度和由此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且他们行为的驱动力普遍是出于一种自觉、一种需求。追求真理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说到精神,又不禁想起国民性格、中国足球的疲软等现象及其根由,还是就此打住。
三、“团结就是力量”
这同样是一句歌词。这首歌人人都会唱,而我感觉通过
军营的锻炼,对“团结”和“大局”的体认可能会更加深一层。军人崇尚集体主义,思考问题总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这既是传统,也是需要。比如队列训练讲究整齐划一,步调一致,一人出错,影响全局。至于战时,那就更需要张扬集体主义的大旗,才能在关键时刻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而舍生忘死。通过与战友们朝夕相处,一起学习、生活、训练,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互助蔚为风尚,集体荣誉感和大局观念得到了增强。这种团队精神的打造,友情的培养,完全是由汗水凝成,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而团结要靠共同的信念来凝聚,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总之,团结是大道理,不团结就没道理。
四、动静之美,尽显风流
军旅中有异于地方常态的整齐之美、节奏之美、和谐之美、静穆之美、迅捷之美。这些都要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日常的养成、点滴的积累才能达到。为了实现这些美,说是尽显风流,却着实让我们吃尽了苦头。练正步时的“出腿一阵风,落脚一个坑”;出早操时的披星戴月、寒气袭人;紧急集合时的肾上腺激素猛增;雄浑的番号声、靶场上密集的枪声以及激越的军号、铿锵的步伐、挥汗如雨、摸爬滚打、严厉的教官、幽默的战友……所有的一切,都在我心中永远定格,以至于直到现在,还会时常在梦里听到似乎有一种奇怪的东西在召唤我,隐约间枪声大作、人喊马嘶,使我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准备冲锋!凝神细听,原来是远方的军号与我产生了心灵感应。
读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2
8月28日,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但对于我们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学子来说,却是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我们将第一次离开父母,去广州黄埔军校参加三天的军训。
早晨,我们六年级的同学早早地来到学校集合,差不多两个月没见面了,久违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激动,似乎要去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随后,老师在学校嘱咐我们一些细则之后,我们大家就满怀期待地出发了。
一路上,大家热热闹闹,有的商量着去到军校有什么好玩的,有的则在讨论午饭有什么好吃的。每一个人都无比兴奋与期待。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军校。哇!这气派可不小。过了一会儿,教官就派给我们每人一套军服,命令我们马上回宿舍换。当我们还在“憧憬”着宿舍的舒适时,不得不接受事实:一间宿舍有20多张床,全是双层的,简陋但却非常整齐。
换好衣服到外面集合。炎炎烈日马上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193人齐刷刷地站在太阳下练军姿,这可真不好受。教练要求异常严格。我们只要稍微动一下,就要被罚。稍息,立正,提指尖转法,敬礼,齐步走。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动作在太阳下变得异常的困难。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汗流浃背,汗水顺着脸颊流下,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好不容易熬到午饭时间,大家懒洋洋地坐下,教官不满意,让我们再起来。看着桌上用饭盒盖住的菜,我想着一定又是什么好吃的。“坐下!”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我们这次快多了。终于可以开饭了,可结果却让我们大失所望:桌上只有几碟瓜,冬瓜、南瓜、节瓜。平时挺能吃的几个同学只装了一点儿饭。大家都勉勉强强把饭给咽下去。
习惯了在“蜜罐子”里生活的我们,平时在家、在学校与黄埔军校的生活动简直没法比。顶着烈日训练,排队等洗澡,吃并不可口的饭菜。这一切的一切,我都在黄埔军校一一体会到了。这并非是故意刁难我们,而是给我们一项巨大的考验,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做坚持,什么叫做知足。短短的三天时间,竟能让我们明白那么多,既锻炼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又锻炼了身体,还锻炼了思想品质!虽然吃了一点儿苦,但是我觉得这是人生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读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3
过完一个双休日,就开始了一次为期四天半的军训。这次军训基地在黄埔军校。什么?深圳都有黄埔军校?所以,我在路上很兴奋:黄埔军校什么时候被背到深圳去了?
过了1个半小时到达基地,这是黄埔军校?这么快就到广州了!我们刚一到,就有同学叫苦不迭了:这地方怎么这么破烂?想让我们在这训练?显然是一批娇生惯养的学生,这样就叫苦,要让他们生活在直立人的时代甚至是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叶只要科技尚未发达时,那他绝对跳楼自杀。进化后的我们并非十全十美,还比原来多了一个进化前我们还没有的缺点,就是娇生惯养,而且这种性质越来越强。
我们随着队伍来到5栋门前,就是我们的宿舍。一个胖教官站在前面,我还以为这是我们班的教官,他却说:4班听口令向右看突然被我们打断:我们不是4班。原来他走错路了,我们哄堂大笑。又来了另一个教官,这个一定是我们的了,再错一次只能怪那些教官到处乱窜了。我听见一个声音:这个好我还以为他说这个好一点,我正在纳闷:他怎么知道的?谁知他后半句话却是:看一点。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这场风波过去,就开始分房间。我被分到了8号房。男生宿舍与女生宿舍同样分开,17号前是男生,18号后是女生。确实,比上次差多了。上次住3楼,这次住在平房里,里面的过道也很窄,那桌子也只够放3个座位,是靠墙角的。没想到又有人抱怨了,竟然要住铁皮房,大部分人的心情都是想回家。
下午开始训练,一下就通杀除齐步和正步的内容。虽然说是欲速则不达,可是这是极其简单的内容,何况我们在南澳还学过一次。这下不是欲速则不达的问题,将齐步、正步之类那后几天怎么办?能休息当然最好,只要不是整天无条件罚我们做蹲下起立就行了。后来几天,教官就故意磨蹭反正就4天,就过去吧:第二天一整天练习齐步行进与立正,第三天早操学会一套军体拳,然后练习一整天;第四天上午参观了各种大炮,还去那块军事重地的深处射击,每人三发彩弹。射击是打仗中必不可少的本领,军训自然也要训练一下。有一些同学偷偷带彩弹回来,全被教官没收了。下午考虑到第五天上午结营时还要考试,就把稍息与立正、停止间转法、敬礼与礼毕,只要是军训是学过的东西,一股脑儿复习了一遍,因为教官说不及格回不去,这是4月1日的把戏。第五天,各班同学进行考试,考完后,黄埔军校深圳分校的副校长希望我们回去后不要马上忘记,也不要又变回娇生惯养。
我这次去军训虽然学了一些已经会的东西,但这次更详细地学了内务整理、还学会了一首军歌《我是一个兵》和一套军体拳。最重要的是,我进一步学会了军队中的团结精神,一个人动,全体一起罚,这就是团结精神。而且,我加强了我的自理能力,所以这次军训我还是很有收获的。
读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4
回首上个周末的黄埔军校之游,还真让人回味无穷。
事情可记得从头说起......
吃完午饭,便踏上预定好的路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最终到了军校的对岸---鱼珠码头,随后登上客轮,哈哈哈,好久没体验乘风破浪的感觉了,江面上的吹来一股凉爽的风,真是不亦悦乎。恍惚间,船已经到了军校码头了,船一靠岸,我一个箭步踏上码头,朝军校方向飞一般奔去。根据路上的路标我一步一步朝着军校方向前进,前进,前进进。不多时,就看见路上三三两两的人群,看来大家和我的目标一样。随后到了军校的客服中心,从漂亮的客服mm手中拿了一张免费的门票,时间正在倒计时,我立刻就会到达传说中的黄埔军校,这座以往与美国的西点,苏联的伏龙芝,英国的桑赫尔特齐名的军校以往是如此的辉煌,随着国民党的土崩瓦解,如今却沦为旅游圣地,真是感叹世事莫测呀。
不多时,穿过一座拱门,大概走了十几步的样貌,最终到了我仰慕已久的军校,正门赫然写着“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在大门口端详了好一会儿,然后开始进去里面逐步参观,先是军校的校史记录室,里面主要介绍黄埔军校的发展史,把孙文,蒋中正,周恩来,廖仲恺等人隆重细说了一番。再往前一点就是黄埔军校群英谱,里面纪实了黄埔的精英的事迹,里面摆设了很多黄埔学生用过的物品,比如什么陈明仁的笔砚,戴安澜的佩剑等等,里面的墙壁上细说了黄埔学生在抗日战争的赫赫显功,
想想这座昔日英雄辈出的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批的军事将领,比如,林彪,胡宗南,张灵甫,陈明仁等等,结果却在内战中弄得同门师兄弟互相残杀,真是可悲。可是黄埔军校所培养的人才注定会在历史增添隆重的一笔。
读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5
黄埔军校后山顶有一座纪念碑,碑顶便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孙中山纪念碑”四字用以隶书,古朴且硬朗,碑上孙中山先生靠南面北,注视山下,右手前伸,俊才飞扬,仿佛能让人见到他当年挥军北上,平定中原的恢宏决心。登在山巅远眺,应对滚滚珠江,心中便觉豪气顿生,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刻却觉得心中激荡之时,无处不是泰山。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而才从何来,便当努力向学。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进取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长洲岛内一举创办了闻名天下的黄埔军校,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篇章。“亲爱精诚”四字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期望经过此举,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在郭队的带领下,走在校舍的走廊当中,感受当年在战乱时期年轻的未来将领们为国家的兴亡而发奋苦读的精神。不禁有种泪蒙双眼的冲动。整个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自中轴线向两侧铺开的便是样式一致的校舍。据资料记载,这套校舍当年曾是一座清陆军的小学堂的校舍,孙中山将之进行了修缮扩建,便成了孕育近代无数将领的一个摇篮,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节俭了人力与资金。历史的在那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八十年前,中国的无数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队当中。他们来自不一样的地方,却怀着相同的目的,尽自我之才为祖国的存亡献上自我的全部。扶着校舍的门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种子一样,细细地品味着在心中翻腾的那股热血。
军校的大门大大出乎想象。朴素到了极致的漆白门柱,上书“陆军军官学校”,让人实在难以联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那里竟是无数英烈的腾飞源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副对联,便是军校学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所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装饰,而是一颗对革命坚信不疑的信心和兴复祖国的决心。看着门内硬朗挺立的古树,在这一刻仿佛一切都不用说了。中华民族,正会如这颗古樟一样,傲然立于国际舞台之中。
岁月不居,时光飞逝,人非但物是,历史不能够被人所抛弃,而应当为人铭记。于校内辗转参观,心中的跌宕自不必说,待得出了大门,又觉得心中有些怅然。当国家被战争的车轮划过,才会让她的人民懂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化的当今社会,便更该铭记这一道理。时刻准备着,为了人民,为了党而不断充实自我,坚持忧患意识,提升本事,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读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6
军训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我们加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凝聚力,让我们体验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灵活应变技巧在我们今后实践生活中的重要性,立定,稍息,原地转向,齐步走,跑步走,和正步走等训练项目,让我们体会了在建设新世纪的社会现代化事业中必须具备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严格的管理,严谨的训练也增加了我们自我约束力和时间观念。
在军训中,很苦很累,但这是一种人生体验,战胜自我,锻练意志的良机。心里虽有说不清的酸甜苦辣,在烈日酷暑下的曝晒,皮肤变成黑黝黝的,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好地朝着人生目标前进的.勇气,更增添了一份完善自我的信心吗?
另一方面,我觉得军训也挺像一种社会生活,而咱们连队则是这个生活的主体。军训中,奖罚分明,有其固定的生活方式与作息时间。如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大学四年后,不是选择继续深造,就是涉足社会。现实残酷,但它珍惜汗水。努力了,认真了,洒过汗水了,自然得到奖励。而敷衍了事的,也会得到不同种处罚。事情虽小,蕴含的道理真不少。我认为我们在军训体验到的,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辛勤的汗水必将创造自己的辉煌。写在明天以前的感言,代表思想的日益成熟,代表明天会更好。
读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7
今天参观了黄埔军校,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我在这次参观中感触良多。
现在的黄埔军校大多是后来修建的,但是在展馆的一幅幅油画,一张张照片,一件件衣服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那个烽火岁月的印记,有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很难形容自己的感觉,起码在我积累的词语中是没有一个可以确切的形容我的现在的感情。孙中山等一大批先烈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就是那些模糊的黑白照片,我也仿佛感到了他们的呼吸,内心呐喊,还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天下为公”,说得不但豪气,更是那个时代先进的人们的追求。他们或是还很年轻,或是还没有享受人生,或是还有很多的牵挂,可是当国家到了危难的时候,他们没有犹豫的抛开了自己的一切冲上了战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我中华民族屹立东方五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因为我中华儿女在危难的时刻敢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充当整个民族的基石。只要还有我中华的热血儿女在,中华民族就可以一直前进,不可阻挡!
哪怕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先辈们用汗和血照样建立了不世的功勋,而今天我们生活在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的年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躲避时代交给我们的责任?在挨肚子的情况下,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可以去为国家,为大义而战斗,那么我们就没有一点退缩的理由,我们应该昂着头,挺着胸去建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功勋!
读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8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忙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进取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军校中国共产党的一批重要干部都曾在那里锻炼成长,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构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这是一堂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党课,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还历历在目,他们的精神也将一向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会继续发扬黄埔精神,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将我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黄埔军校旧址观后心得体会范文5
20__年6月7日午时,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组织党员,预备党员,进取分子去位于黄浦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共有31名党员,预备党员,进取分子参加活动。让我重温了以前历史学习过的“黄埔军校”精神!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题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能够看出孙中山先生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独立而奋斗的梦想!今日也爬上了孙中山先生的纪念碑亲眼目睹了,小时候奶奶和我说过:“孙先生临终训词:和平,奋斗,救中国!遗憾的是他老人家壮志未酬,却与世长辞!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此行的目的,我们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进取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当年,孙中山先生对军校关怀备至,多次来那里办公。孙中山先生革命屡经挫折,痛感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建立革命的武力。1924年1月28日,正在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先生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决定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就选在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长洲要塞――黄埔,故简称为黄埔军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孙中山先生任命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军校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
当时黄埔军校的特色在于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革命精神。黄埔军校的建制是学习苏联红军的,设立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之后推行到国民革命军各级部队中去,成为区别于过去一切旧军队的主要标志。
之后,我登上孙总理纪念碑参观。登上这山巔远眺,滚滚珠江,万顷沃野,林立高楼,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此刻,才对范仲淹《岳阳楼记》里“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有了些许体味。也遥想200多年前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这古黄埔港发祥,一时间商贾云集,船只穿梭,几多繁华。古时的黄埔云樯便是黄埔十景之一。而今日更是锦上添花。
我们在军校门口前团体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在“陆军军校学校”几个大字前面留下了我们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记忆,也让我们置身感受那庄严的气氛,这也启示了我们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苍劲有力地题写在门口两边的白色墙壁上,异常醒目,相信它曾激励着中华子孙一代又一代人向前努力奋斗。走进各个展览厅,听着导游有条不紊的详细讲解,霎时使我更加对历史的了解,历史的那一幕幕似乎在眼前重现了,仿佛那炮声,冲杀声在耳边回绕着。同时对那些在战争中立下了不朽荣功的先烈肃然起敬,佩服他们的勇敢,佩服他们为国牺牲的可贵精神。他们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史册上永垂不朽,何以让人忘怀?
归途的路上,随之浮想,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梦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而历史已经证明,仅有把个人的梦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历史,让我们铭记!
经过这次黄埔军校之旅,增进各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了党员关注国家和党的发展。让党员们更加关注群众,服务群众!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两会前后的时事,尤其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今后开展更多的党员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读黄埔军校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