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思考水平,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金刚川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金刚川心得体会篇1
唱响金刚川上的“英雄赞歌”
电影《金刚川》于今天正式上映,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以血肉之躯无悔许国的故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一次听到、唱起这首志愿军战歌,就让我们感受到__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慷慨激昂、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英雄场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当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英雄赞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从课本照进现实,校园里传承“英雄赞歌”。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的邱少云、黄继光……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英雄们面对艰难困苦时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互联网时代同样需要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既把传统课本文化教育传承和发扬下去,还可以把各类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搬上互联网,让群众能够更直观地“切身”感受中国近代史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让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在心中牢牢扎根。
从电视走入生活,全社会唱响“英雄赞歌”。今天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青春守护的、用热血捍卫的、用生命换来的,是他们所热爱的土地、国家和未来。抗美援朝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和实际的“口号”,而应当融入各类活动之中,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丰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领域,推动抗美援朝精神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引导群众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大力唱响爱国主义正气歌。
从口号变为行动,工作中践行“英雄赞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动有落实。对英雄最好的怀念,就是把我们的敬国之心、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汇聚成洪流,成为磅礴的“中国力量”。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个人生死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永远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强化责任担当,把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提振干事创业激情的不竭动力,转化为在工作岗位上爱国报国的具体行动,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当前、脚踏实地,一步步埋头苦干,以超常的气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干事干成事。
__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让我们共同把这曲赞歌一直传唱下去。
2024金刚川心得体会篇2
从《金刚川》里悟英雄
最近抽空去看了拍摄时长只有两个月的电影《金刚川》,作为纪念抗美援朝__周年的献礼电影,通过多线叙事的方式重现了当年的战场,重温革命精神,也让我在这两个小时中领悟了什么是英雄。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永不毁灭的意志。“桥”是一根线,贯穿整部电影。美军用着先进的武器,一次又一次地轰炸桥,志愿军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站起来、冲出去修桥,材料实在不够时,用人的双手撑起一座桥,“不可能,就是我们的武器”,直至完成大部队准时过河的任务。此时的“桥”已不是普通的桥,是志愿军战士们意志的化身,是无论经历多少炮火洗礼也不会毁灭的意志。这意志被滚烫的鲜血浇灌着,在焦灼的土地上散发光芒,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就是有着这样千千万万的英雄,在最黑暗、最无助的情况下,站出来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片天,用自己的信仰与血性扭转困境,做到了“翻盘”。他们带着钢铁般的意志屹立不倒,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面对这样的英雄意志,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绝不后悔的奉献。高炮连是其中一条单独支线剧情,两个对空高射炮和少得可怜的弹药就是高炮连的全部身家,与美军的装备相差甚远,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掩护修桥,高炮连在炮位点燃火堆,把美军的火力吸引到炮位,用全体牺牲的代价为修桥争取了时间,同时也消灭了敌机。战士们点燃火堆时,火光映照着他们脏兮兮的脸庞,照亮了他们坚毅的眼神,眼神中跳动着视死如归的无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的躯壳是一个容器,装载着他们奉献的灵魂,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血性和气节,无私奉献不后悔,可歌可泣立人间。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定不回头的勇气。英雄的勇气是面对劲敌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无畏。力量悬殊有何惧,英雄勇气谁可敌。在高炮连仅剩一人时,他也要拖着残躯,坚定地走向炮位,没有回头的背影让人为之动容,感慨道“这便是英雄吧”,他们用血肉之躯铺垫和平的道路,用壮士断腕的勇气披荆斩棘,用昂扬的斗志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一个英雄会在战场上退缩,没有一个英雄会让勇气“回头”,这便是英雄吧!
?金刚川》只是一个缩影,在那样的年代里还有无数的“金刚川”,无数的英雄为国家、为人民、为了以后的安稳和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即便时代在进步,历史的浪潮也冲不走英雄气魄,时间的旋涡也无法使英雄本色被遗忘。和平年代也同样需要英雄,需要我们不忘英雄、捍卫英雄,传承英雄意志,无畏无悔,永远走在感悟英雄的道路上。
2024金刚川心得体会篇3
?金刚川》这部电影是一部抗美援朝的电影,磅礴的气势,恢宏的场面顿时吸引了我的眼球。战争场面震撼惨烈,弥漫着浓浓的硝烟,我怀着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观影。
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四大战役:江面大桥遭遇战,五里亭攻坚战,小镇突围战,537高地争夺战。由孙北川带领的钢铁九连乘火车奔扑前线,火车正在行进中。不料,敌机突然袭击,遭遇了密集轰炸,随着导弹一次次的抛下,一股股巨大的冲击向战士们袭来,整个战场都被火光包围,一大朵一大朵火焰四射的蘑菇云升上天空,牺牲了很多战士,孙北川带领部队奋勇冲锋,炸掉暗堡,夺得江面大桥战胜利。之后收到上级命令:前往五义亭阻击敌军,到达五义亭,等敌人坦克靠近后给予重击。在大斧子等人为部队争取了时间,小神仙和老爹成功引爆巨石,将美军坦克砸毁,守住五义亭,大家的欢欣喜悦响彻山谷。军队继续向敌军师部挺进,进入小镇时,不慎进入敌军布下的地雷阵。文工队队长孟三夏触到连环地雷,孙北川替她将雷按住,并成功除雷。而后却被敌人包围,老爹腿部中弹,王文珺牺牲,后来老爹唱歌引敌人前往,拉响弹雷,消灭阻击了敌人。九连在537高地北坡时,经过激战,进入敌人坑道,反扑中,就算人数所剩无几,他们任然毫无惧色地去完成任务,最后,终于等来了救援大部队,英雄们含笑而眠。
看后我被深深触动,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让我肃然起敬。敬他们的勇敢,敬他们的团结,敬他们的坚持与努力,敬他们舍己的精神,敬他们的坚定。一幕幕场景再现了前辈们为胜利铺就的鲜血之路,每一场战役中都会有志愿军壮烈牺牲,哪个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哪个不值得我们爱戴与尊敬?他们是我们的英雄!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电影是催泪的,令人感动的。当孟三夏撕心力竭地让大家活着回来时,我的眼眶是湿润的,活着就是战友间的深厚情谊,就是最大的胜利;当小神仙帮助孙北川躲避炸弹的一瞬间是美丽而震撼的,身后的火海让这一瞬变得永恒;当天寒地冻,老爹和小神仙冒着生命危险,用尽心血,历经苦难,满脸坚定爬出碎石时,我感受到他们的毅力。
英勇牺牲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他们为了近14亿中国人现在的美好做出了巨大贡献。每段幸福生活后都有前辈们的努力与汗水,艰辛与坚持。我们应该将历史铭记于心,我们应珍惜现在的幸福,且要永远记住幸福的来之不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5篇《电影《金刚川》观后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024金刚川心得体会篇4
戳中泪点的“那座桥”
我是一个泪点很高的人,但唯独每次观看爱国主义战争片,泪腺就像失控的水龙头,泪水哗哗不止。上一次落泪是看《八佰》,泪点在陈树生等大喊姓名和来处,身绑手榴弹,义无反顾跳下楼墙,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场景;这一次落泪是看《金刚川》,泪点在“那座桥”,那座用“执着意念、献身精神、团结力量”架起的桥。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
十七八岁,多么鲜嫩美好的数字,在这样正值青春,探求新奇、挑战未来的花样年华,他们却把生命置之度外,把民族的尊严和志气扛在肩上,为保家卫国献身,为匡扶正义牺牲。“修桥”“过桥”就是使命,纵使粉身碎骨,灰飞湮灭,也要用血肉之躯去筑就。步兵、敌军、炮兵,三个平行的视角,前后半天的战役,眼前通往金城的木桥,修了炸,炸了修,修了再炸,炸了再修……“桥”仿佛可以无限再生,敌军的炮弹无可奈何,炸不毁的不止那座桥,也是中国军人至死不渝、定要过桥的坚定信念,更是中华民族誓不低头、反抗压迫的硬朗气质。时光荏苒,岁月老去,而我们最具威力的“武器”不朽,这一年,我们有“80后”“90后”,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那座抗击疫情的桥、脱贫摘帽的桥、振兴中华的桥。我们依旧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路的伟大浪潮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自己的分支细流里坚守岗位,前赴后继。
“你也许不信,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
生而为人,我们本能地惜命求生,但过桥的那群年轻人却把“不怕死”当成抵抗钢铁炮弹的最大武器。炮兵关磊为了掩护过桥队伍,“不要命”地燃起火把,自暴战斗点位,吸引牵制敌军正面对抗,关磊牺牲了,炮兵张飞同样“不要命”地燃起火把,最后他拖着半残之躯,以仅剩的一只手、一条腿,控制一座高炮,与敌对抗,成功歼敌,英勇牺牲。今天,你亲眼见到了,“我们这些人,也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逆行者”便是用以形容的荣誉代名词,这些人逆了自我,行着公益,是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火场救援的消防官兵、捍卫和平的维和战士,这一代人的青春里,同样有太多的“抛头颅,洒热血”,这种舍弃小我、成就大局的牺牲精神,是深深烙印在中华儿女心中最直接、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是在__年前武力悬殊的战场上,还是在今天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它毅然永存,无坚不摧。
“你也不知道他们是谁,只知道他们是战友,是兄弟,是护着俺们过桥的。”
焦糊味中,双眼裹布的战士与赤裸上身的工兵连战士们奋勇冲刺,冲向水底,用血肉之躯架起“那座桥”,肩上的伤、手臂的伤、眼睛的伤,比起战友们牺牲的鲜活生命,那都是擦伤。战士们咬牙、怒吼、鼓气,用每一个全力以赴“挺住”的表情,脚踩桩,手抱腿,肩扛桥,一层、两层、三层,抱团架起那座众志成城的不毁“人桥”。“修桥也是打仗,一场战斗,无论是马夫、厨师还是司机,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神迹”离不开我们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现在,我知道他们是谁,是同袍,是共渡难关的中国人。从5·12汶川大地震,各地捐款捐物、援建帮助四川,到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各地医护主动请缨出战武汉,一方有难,八方驰援,这种大爱品质从未改变,我们之间的相互取暖,从不计较得失,从不奢求回报,当祖国和同胞需要时,我们丝毫不犹豫,速度应援,深情相助。
新时代,我们依旧在修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世界最长高铁桥——“丹昆特大桥”、世界跨径最大钢拱桥——“朝天门长江大桥”……而如今的泪点是骄傲与自豪。
2024金刚川心得体会篇5
浴血金刚川 铁骨铸忠魂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近日,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金刚川》上映,影片用鲜明的构图和写实的场面“复写”了那一场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反绞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所彰显的艰苦卓绝、血战到底的精神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一座桥,困不住一群人。电影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动了f-4u夜间改进型战机和b-26、b-29轰炸机,对金刚川沿岸部署的防守兵力进行轮番轰炸。从行军战士、守桥炮兵、敌方力量三个视角都能看到,不管桥被炸毁多少次,士兵们总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其修复好。一次次进攻,一次次补修,一次次回击,志愿军战士用屹立不倒的姿态诠释了“三尺青锋怀天下”,用铁骨铮铮的行动践行着“一骑白马开吴疆”。
一座桥,铸起了一种魂。“你莫跑!”炮兵张飞直指云霄中的战机,怒目而视,眼神好似划过天际的流星,坚定得就像直插心脏的利刃,随即以残缺的肢体扣动了那一发致命炮弹,让肆意的“美国牛仔”在空中付出了代价。从揪心到解气,影片气氛和人物情绪拿捏到位、触及人心,让人切实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和不易,这也更加突显了中国军人身上那“粉身碎骨全不怕”的铁血军魂。
要知道,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军事、科技、教育等多方面都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提并论,对战双方力量可谓极其悬殊。事实上,我们拥有的不过是全国全民族的众志成城,不过是手中仅有的简易枪炮,不过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斗争信念。但一切看似“不可能”都转化成了逆转的“可能”,并随之铸为永恒。
“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片中,敌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句话。在他们看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问题,就没有什么是无法解决的。即便用再多炮弹如雨点般“伺候”这区区一座桥,顽强的中国军人也能够在一两个小时内将其再次修复并投入使用,这本身便是一种“不可能”,本身便是一种“致命武器”。事实胜于雄辩,当大部队按约定时间过江之后,便任你是天空“丧门神”,管你是何方“拦路虎”,都无法阻挡这不止于前、激流勇进的争胜势头。
电影虽来源于对现实的改编,但抛开艺术层面的处理,真实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定不亚于此。据推测,本片原型来自于带领工兵连造桥的战斗英雄张振智,他曾顶着炮火用7天7夜的时间带领战士们架起了一座载重桥,并在桥身受到损害后立下军令,保证短时间内再次架好,以至于在敌军千枚炮弹的攻势下一次次将桥“复原”,不屈意志由此可见。当然,这样的勇猛无畏还有很多,“冰雕连”的感人事迹就是一例。志愿军第9兵团的战士们立誓完成阻击美军的任务,为不打草惊蛇,在严寒肃杀、白雪皑皑的长津湖一动不动,甚至靠着吃雪喝尿等极端方式埋伏于此,以待良机。战后,4000多人因为天寒地冻而失去了生命,悲壮程度可想而知。鲜活的生命成为了冰冷的数字,却换来了最终的胜利,留下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的精神品质。
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不过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很多一线战士的年龄都在十来岁到二十多岁区间,换做现在,也都还处在接受教育和刚迈入成年人序列的阶段。年纪轻轻的战士们义无反顾,心怀大义,虽没有衣食无忧、安然自在的大好生活,却能够用保家卫国、拼死一战的战斗意志,用一往无前、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为后人的美好生活奉献那“只活一次”的精彩。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动人的旋律再次响起,这一次,两岸的炮弹激起的巨浪与血骨筑成的“人墙”融为一体。好似在用默不作声的行动向着苍天豪迈答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一岸,钢筋铁骨,这一段,岁月峥嵘。铁骨忠魂,千古!
2024金刚川心得体会篇6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本周一升旗仪式的主题为缅怀英烈。家国清明,共寄哀思。今天,不管你身在何处,请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他们以英勇之举,开辟中国新天地。吾辈自强,笃定前行,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才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歌,传唱了一代又一代,雄壮的旋律,凝结了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那年,那月,为了守护我们,为了捍卫和平,上百万中国军人满怀报国激情,远离故土亲人,奔赴战火弥天的前线。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战斗,有的连队一百多张年轻面孔,只剩寥寥之数,有的连队在猛烈炮火下共赴光荣,还有的连队在冰天雪地中,化作了“冰雕连”……数万将士,烈骨忠魂,不留姓名地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在韩国北部坡州市,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仅6公里的一个村庄旁,一条泥泞的小路尽头,有一座很少有人知道的颇为神秘的墓地。这里安放了数百具志愿军烈士遗骸,但他们叫什么名字,生于何年又死于何日都是空白,简易的墓碑上,写得最清楚的就是翻译为“中国军”的韩文。
60年多年过去,祖国从未将他们忘却。2014年3月28日,搭载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437位烈士,回家了。从这一年开始,每至清明节前,我们总能等到一批批英雄荣归故里。到2018年已有5批58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历经千难万难,回到祖国怀抱。魂兮归来,长眠异乡的英烈得以落叶归根,跨越60多年的回家之路,正是对和平的最好诠释。又一年清明将至,又有一批英雄要回家了。4月1日,中韩两国在韩国仁川,举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此次韩方共向中方移交,10具烈士遗骸及部分遗物。漂泊异乡60余年的10位烈士,终于回归故里。
英雄的背后往往是沉重。这几天,我们的心,被扑救木里森林火灾牺牲的31位英雄紧紧揪着。牺牲的救火英雄中,大部分是90后,还有一位00后。记得以前,我们总说“消防员叔叔”,现在我们该说“消防员哥哥”或者“消防员弟弟”了。他们在生活里也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当中,有的人刚刚订婚;有的原本打算退役后去上大学;有的原本准备十月份举办婚礼;有的也喜欢nba,生前是詹姆斯的铁粉……然而,为了挽救火灾,他们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当危险来临,总有人矢志坚守,总有人用生命护我们周全。“多少男儿浴血中,卫我中华一脉同”,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慎终追远,祭奠先烈,我们寄托敬意,安放思念。
和平年代,不再有隆隆炮火,但同样有血与火的考验、有生与死的抉择。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英勇牺牲。一个曾经苦难的民族,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
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家国清明,共寄哀思。今天,不管你身在何处,请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
他们以英勇之举,开辟中国新天地。吾辈自强,笃定前行,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才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
松柏常青,英雄常在。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纪念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新时代,让英雄的情怀激励我们前行,在逐梦路上留下无悔的足迹,谱写壮美的诗行!
2024金刚川心得体会篇7
组工干部的“修桥哲学”
电影《金刚川》以“修桥”为中心,讲述了一段在美军猛烈炮火攻击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艰难险渡金刚川的英勇事迹。敌人炸桥、我方修桥、敌人再炸、我方再修……人民志愿军用血与肉构筑起通向胜利的大桥。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我心中感慨万千,在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组工队伍中的“工兵”,面对各类复杂问题和矛盾,要善于“修桥”,用“钉钉子”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努力把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要塑造“修桥也是打仗”的格局。修桥在一场战争中,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举足轻重。在《金刚川》中,高连长带领的部队本应该在战场与敌人正面交锋,却被安排去修桥,大家都非常不解,之后才发现修桥也是打仗、也是为了胜利。步兵、工兵等所有人员听从指挥,拧成一股绳,誓死保卫金刚川大桥。在组织工作中,每一位组工干部对于推进组织事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提高站位,讲政治、顾大局去看待、解决组织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主动融入到“双区”建设的大潮中,发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先行示范”的特区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要坚定“修了炸,炸了修”的毅力。在物资匮乏、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经历3500枚炮弹、轰炸7次的桥梁依然挺立在金刚川上!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视死如归,这是何等的毅力与决心!“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组工干部要时刻牢记“过桥”任务,勇挑重担,即使遭受“各种轰炸”也要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时时修,常常补,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迈向新的更高的台阶。
要汇聚“无惧无畏,人在桥在”的力量。大桥一次次被美军战机炸毁,中国人民志愿军誓死不退,最终用血肉之躯搭成一座无坚不摧的“钢铁桥梁”,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需要组工干部无畏无惧、一往无前的勇气。面对工作当中一时难以解决的复杂矛盾和复杂问题,组工干部更应迎难而上,为有牺牲多壮志,构筑起党群合力的大桥,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2024金刚川心得体会篇8
变形金刚心得体会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变形金刚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内容:《变形金刚》这部电影我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下文是我为你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变形金刚》这场电影讲述的是在另外一个星球的故事。在那里,一样有正邪的纷争,而正在... 《变形金刚》这部电影我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下文是我为你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变形金刚》这场电影讲述的是在另外一个星球的故事。
在那里,一样有正邪的纷争,而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关系星球存亡的战争。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不顾一切,于是,灾难扩张到了地球。
影片中,黄蜂,一个地球上的小孩子无意中购买了汽车人变形后的汽车模型。小男孩因此变得麻烦缠身,他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来帮忙。他们找到了事情的真相,要从他人遗传下来的眼镜中找到火种。而此时正义方的汽车人也加入了寻找眼镜的行列。因为假如让邪恶方率先获得眼镜火种的话,统治地球的将会是他们的首领----威震天。那样的话,弱小的人类就会变成汽车人的玩物。
他们是那样的英勇,抱着准备牺牲的态度,坚定了拯救人类的决心。汽车人的首领——擎天柱说:"如果迫不得已的话,我愿意用火种燃烧我自己,也要让火种传下去。"他们是那样的团结,在危难关头,他们没有丢下断了腿的黄蜂,总算躲过一劫。可是影片的导演似乎仍不甘心,为了争
取更多的眼泪。擎天柱也"如愿"地在烈火中燃烧了自己。正义是不可战胜的,在打败了威震天后,我们的主角之一——擎天柱又奇迹般地活过来了,真是皆大欢喜。
虽然是部动画片,但他要表达的团结合作,为正义而战的精神已经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出来。我们为黄蜂、擎天柱等人的牺牲精神喝彩。
二 最近,我一部电影,名字叫《变形金刚》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美国的军事科技和机器人大战的。
这篇电影的`主要人物是擎天柱、大黄蜂、山姆和堕落金刚。讲述的是汽车人和霸天虎的战斗,故事情节曲折,最精彩的是在擎天柱牺牲以后,山姆为了帮助地球逃过一场天劫,而在许多元老的坟墓中找到了举阵,最后,帮助擎天柱复活,战胜了堕落金刚。
拯救了地球。从一开始,我知道是霸天虎与汽车人的战斗以后,第一个念头确实想到了"机战"游戏里的最新活动—帮助汽车人或者霸天虎,消灭对方,而拿到新太阳石(原本是 rmb),我哥哥开始是因为看霸天虎不顺眼,所以去帮汽车人,后来才知道霸天虎是邪恶的。
我最感动的是山姆在埃及找到了举阵,却不顾生命危险,也要为了大众的利益,这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要处处为别人着想,为社会着想。
三 我喜欢变形金刚有几个因素:
1、电影里的任务特别帅,我对机器人有好感,制造出和变形金刚一样的机器人是我的梦想之一。
2、里面的故事很给力、非常吸引人,特别是汽车人们与它们的敌人们展开交锋的时候,
我都替他们捏了一把汗。就是这两点令我喜欢上了变形金刚。看完了我才发现,变形金刚并不是单纯的机器人,它们是有感情的外星人,也懂得所有人对他们的态度。而地球人的"首领"(对变形金刚的检查官员,职位比较高,有权决定将变形金刚驱逐或收留)却把它们当做祸星把它们驱逐,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叛乱的御天敌一伙人离开地球,回到它们的星球。可是,御天敌却决定占领地球,最后还是擎天柱等人不计前嫌来拯救了地球人,这样说的话我们岂不是比它们还没人性?所以,我觉得既然变形金刚们有难,我们就应该拔刀相助。
影片里,我最喜欢的情节只有一个,这个情节很感人:擎天柱与叛乱的御天敌交战时,御天敌将擎天柱的手臂给砍了下来,还想将擎天柱给踹到河里,而擎天柱毫不畏惧,大步流星地用他剩下的一只手臂,努力地用他的最后一击将御天敌打倒在地,御天敌根本没有武器,就用虚伪的甜言蜜语来拉拢他,擎天柱没有疑迟,拿起散弹枪,把御天敌给杀了。最后,天空恢复了晴朗,似乎这场战斗只是一阵风,吹过来也会吹过去,擎天柱的手可能无法恢复,也有可能涉及生命,外星人在与他们毫不相关的地球人遇难时,愿意利用高科技保护我们、战胜敌人,而我们却在力所能及,可以保护它们的时候,却找理由驱逐它们,所以,我都为电影里的人有点过意不去,要是他们真的受了打击,再也不回来了的话,我们人类可能要成为这些外星人用不尽的奴隶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学习汽车人的性格,为了朋友,不管他们曾经多么无情地伤害我们,但他们还是我们的朋友,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就应该帮助他们,不要学习检查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自己的朋友。
2024金刚川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