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心得体会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养成写心得体会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提升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进行锻炼,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老兵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老兵心得体会6篇

老兵心得体会篇1

从今天开始,我们初一的新生为期五天四晚的军训生活开始了。

在早上前往班级见到了我们的新班主任吕老师以及我们军训的教官邓教官之后,我便带着行李,怀着忐忑的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登上了前往基地的大巴车。

刚下车,我就感受到一股热浪扑面袭来,哇!真热啊!随即我有感觉到火辣辣的太阳在炙烧着我的皮肤,我的汗水不禁大颗大颗地落下来。

我本来以为可以立马回宿舍休息,结果教官却让我们换了衣服后立马去大操场进行开营仪式。一听到要在炎炎烈日下站着军姿进行开营仪式,我叫苦连天,奈何教官的命令,我不得不从,我只得硬着头皮,跟着队伍站好。

烈阳高挂,汗水模糊了我们眼睛,不断地有中暑的同学被扶进凉棚,我的脖子和手臂被晒得火辣辣的生疼,脚底也站得发疼,可我还是咬牙坚持着。

终于,开营仪式结束了,我们有序地走进了凉棚乘凉,终于凉快了!

接着,在吃了中饭、整理完内务后,我们又练习了站军姿和稍息这两个动作。

今天这一天的军训让我明白了两点:一是军人们的训练真的很苦、很累,我仅仅是在烈日下站了几十分钟就累成这样,更别提那些需要天天在烈日下训练的军人了;二是只要你觉得自己能坚持住、能够做到,你就能天天坚持住、能做到;但如果你认为自己做不到,那么你就无法取得更好的成绩。

老兵心得体会篇2

3月4日,愚与元元等人一起拜访家住市郊三山、魏屯、马坡等地的三个抗战老兵,并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完成任务之后,心绪像波涛翻滚的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聊以几句,算作心灵的慰藉。

这些老兵用生命书写着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但这些真实的历史片段却往往不被当今的人们所了解。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正是中国近百年所经历的巨大制度变革和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写照,是民族从愚昧、狂热走向理性、文明的记录。这些老兵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军人刚毅、忠贞的气质依稀可见,对生活还是那么热爱,还渴望着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余生——尽管他们甚至卧床不起。他们为民族、为社会付出的是那么多,但却听不到任何索取的声音,尽管他们至今生活依然贫困,大多疾病缠身。你听不到任何抱怨,尽管他们遭受了几十年常人难以忍受的歧视和苦难。这就是当今你所见到的最可爱的人——抗战老兵。

他们如今的境遇,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酸楚,还有感动、敬佩、自省,甚至自责——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他们晚年的处境。他们那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遭受冤屈却从不抱怨、三省吾身、从不索取、甘愿为社会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的高尚品格,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荡涤着心灵深处的污泥浊水,穿透狭小的自我和迷雾,恍惚感觉到心灵深处屹立着一个慈爱、可敬、可亲、刚毅而高大的老父亲。如今,人们又想起学雷锋,可我突然发现:在雷锋身上似乎看到了你的身影。

亲爱的抗战老兵,你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父亲,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你伟岸的身躯、高尚的品格和执著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树立了一块永不熄灭的灯塔,穿过迷雾,穿越时空,照亮子孙的前程……有人说,当下中国精神能源枯竭,可我认为你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大的永恒的引擎!

啊,抗战老兵,普通而又伟大的老父亲!

老兵心得体会篇3

短短两年的军旅生涯时光即将接近尾声,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也即将落下帷幕。在这以前充满着期望与梦想的舞台上,我们曾怀着满腔的热情,热血般的投身到我们以前梦寐以求的军旅生活中,为祖国奉献着我们的青春年华。

两年的军旅生涯时光虽然短暂,但是在这两年当中却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一生。在这两年的军旅生涯中,虽然我也曾失去以前拥有的一些东西,但是却让我得到了一份真挚永恒的战友情谊。

两年的军旅生涯时光一天一天的缩减着,但是战友间的情谊却是随着时刻的流泻使我们更加如何懂得去珍惜这份难得的战友情谊。在这两年的部队生中虽然战友之间也曾发生过一些不愉,但是战友间的相互宽容使我感受到彼此间的友好。在这两年的部队生活中,虽然我们也曾因一些小事而去斤斤计较,但是战友间的相互谦让,让我感觉到家的温和。在这两年的部队生活中,虽然我们也正因一些事情而去烦恼,但是战友间的相互体贴让我感到无比的的亲切。

在部队这带有竞争性与挑战性的艰苦环境下,我们以前奋斗在一齐,一齐扛过枪,一齐吃过苦,一齐共过难。也即将一齐走完这段难忘的军旅生涯。此时此刻我们更就应去珍惜这份真切的战友情谊,让这份战友情谊伴随你走在人生的旅途上。

也许在过一个多月战友们有些也即将离开部队这个大家庭里,各自奔赴到各个岗位去,或者有些也即将延续着自己的军旅生涯,不管怎样样大家的选取都是对的。只要大家往后认真去做了,我坚信大家都能够闯出去。不管以后大家变的怎样样,但是我坚信我们之间这份情谊却是永远-永远不会改变的。

以前我也以前想过继续留在部队里,但是人的想法总是会变的,我也坚信自己的选取也就应是正确的,哪怕说以后在外面没什么出路,但是我既然这样选取了,我就不会去后悔。也许留在部队里对我今后的成长进步会很有帮忙,但是我觉得此刻的我已经不小了,也该出去闯一闯了。也许在外面我将遇到很多难以想象中的挫折,但是我不会去退缩,我要勇敢去应对现实。也许哪天我在此跌倒,但是我绝不会就这样放下它,我要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哪怕有多么困难,我也要坚持下去。

人生的目标并不遥远,就看你如何去走了。说不定你很快就能够走到了,或许你这一生中都是很难走得到,但是我坚信只要你付出了,发奋过了,其实目标并不遥远,目标就在你眼前。

明天,我们将扬起风帆,向未来的生活,以求知的不倦,来报答警营首长的深情厚望,我们会以军人那顽强的作风、铁的纪律,约束自己,向全世界证明,我们虽已告别了可爱警营,但永远不会告别军人的气质,品德和作风。

老兵心得体会篇4

时光荏苒,匆匆如白驹过隙,二十余载的军旅生涯一晃而过,告别了火热警营,告别了亲密的战友,告别了直线加方块的环境,往事如烟,拂之而过,留下了一段难以释怀的青春记忆。在这记忆中:写满了激情,豪情和自信;溶入了汗水,泪水和友情;收获了果敢,智慧和成熟。那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执行任务中的默契协同,生活中的相互宽容;还有邻铺战友的鼾声,举杯共饮的豪情,联谊会上的欢乐等等,谱写了我军旅生活朴素而真实的篇章,时时在脑海里回荡,魂牵梦絮。如今,我脱下了军装,走进了一家公司,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岗位,新的环境,自己应如何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迎接新的挑战。真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言难以言表,回忆过去,面对现实,诸多感想油然而生,千言万语难以述说,简言概括为,感恩、尽责、葆本色。

首先要常怀一颗感恩心。“感恩”是个舶来词,在牛津字典中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知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共有的价值和行为准则,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是做人之本,立身之基,处世之道。我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穿上一身戎装,走进火热的警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在军营这所大熔炉里锻炼成长,从士兵、班长、学员到干部,成就了我儿时的梦想,一路走来有酸甜、苦辣和艰辛;有追求、拚搏和成就;有挫折、困难和失败;使我变得更加稳健、自信和成熟。如今退出现役,谋求一个新的工作岗位,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满怀信心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想作为一个人,无论走到何种工作岗位,做什么工作,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多的是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培养,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要付出一个感恩的行为并不难,难的是让感恩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感恩,是对道义的坚守,是对生活的期盼。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情;感恩伴侣,感谢他们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感恩领导,感谢他们的培养教育;感恩朋友,感谢他们的肝胆相照。常怀感恩之心,生活充满爱心。

其次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责任心是人生中最积极的态度;是珍重自己、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是一种使命感;是驱使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一个人的责任心如何,决定着他在工作中的态度,决定着其工作的好坏和成败。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即使他有再大的能耐,也不一定能做出好的成绩。责任以认识为前提,只有当思想上认知了,才能付诸行动。作为军人,责任就是使命,在严寒酷暑下,站岗放哨,保家卫国,尽到了一份报效祖国的责任;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陷阵,圆满完成任务,尽到了一份报答人民的责任;如今离开了部队,回到地方,选择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又有了新的责任,更应该义不容辞的肩负起自己份内的责任,尽职尽责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在这个社会上,在自己的生活中,尽到自己的责任,服务于社会,谱写出自己生命的光辉、灿烂篇章。

其三要永葆高尚的军人本色。二十余载的军旅生涯,培养了我坚强意志,净化了我纯洁的思想,教诲了我做人的道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做到退伍不退色,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清自我,端正态度。要经常提醒自己,不忘军队的培养,继续保持军人的优秀本色,把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和好传统带到自己的岗位上来,继续发扬光大。二是潜心学习,提升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不论政治觉悟有多高,归根结底要体现到办事能力上,唯有具备精湛的办事能力,方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扬军人雷厉风行、敢想敢干的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三是增强为公司服务的意识。做到在其位谋其事,时时处处为公司着想,提高工作标准,扑下身子干工作。总之,作为转业军人要想成就自己,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就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讲团结,讲协作,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争做一名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大家信任的诚实人。

老兵心得体会篇5

喧闹的城市踏入宁静的校园,为期5天的军训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帷幕。

这几天,我们感到既漫长,又短暂,充满了艰辛和快乐,此刻5天已经过去,我忽然发现,我感受更多的是留恋与不舍。

对于我们这些一个个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军训是个再好不过的锻炼机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都重复同一训练内容,换了谁都会疲惫,都会厌倦。可我们只能在心中低声地叫一声累。

老天爷整天瞅着我们眉开眼笑,害得我站不上十分钟便汗流浃背了。但问题不止这一个。头一天训练立正与稍息。上午还好,可到了下午,一上午的疲劳使得脚底一阵阵疼痛直往心底里钻,真不知那些军人同志是不是腿部神经麻木了,能站上数小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太阳公公不停地幸灾乐祸地泼洒着他的温暖。蒸得我们体液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头部的水汽足能形成一场比7月下旬还猛烈的“特大强降雨”。那教官还“冷酷到底”地规定没有命令不允许乱动……实在撑不住了,真想大声报告吃不消。但看看同样深受磨难的“战友”们。那声音又咽下去。同样是独生子女,同样的年龄。他们行,我也行!任凭那烈日熏烤,脚底发痛,我一定要站好这高中第一班岗,坚实地踏出这关键一步!

训练场上回荡着同学们嘹亮的口号声:“一,二,三,四……”稍息,立正,静止转法,齐步走……这些动作看起来简单,可学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握拳,摆臂,步子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光动作到位还不行,还得做到整齐划一。训练是辛苦的,休息是快乐的。休息哨一吹,全场欢呼。休息时,就免不了和教官闲聊,促进军民交流嘛。

都说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我看此话在我们班最适合了。起先大家训练还有些松松垮垮。但当大家得知军训最后将要进行会操并评选优秀集体时,个个显得精神抖擞。再苦再累的训练也硬撑着。我十分高兴我班这么有凝聚力。当时便想那奖状一定属于我们了。会操了,当我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经过主席台时,我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校长宣读完优秀集体名单时,我们个个舒了一口气。欢呼……

不论是孟夫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范晖的“同舟共济,患实共之”,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协作,可见“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们有热血更有燃烧热血的个性,我们独立更有独立后对事物独特的见解,而“团队精神”正是将我们的个性融合,在达到目的的同时也让我们尽展个性。在集体中,我们学会了相互包容,彼此谅解;学会了忍让,一时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显无疑,而我们也在团体中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

从军训的第一天开始,我便努力去适应这里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方式。5天的时间或许太过短暂了,来不及让我细加体会。虽然我没有能够学会适应,但我学会了坚持。

人只有在苦难中,才能真正认识自我。的确如此,军训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也看清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军训也给了我思考人生的时间,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果一个人正在遭受苦难,那么此时他的思想便是最理性的;当这个人面对挑战时,他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军训是很辛苦的,回想一下,苦在脚上磨出的泡,苦在为太阳暴晒的脸,苦在站军姿时累酸的腰间,军训如此的苦,我当然也有退缩的时候。但我坚持了下来,军训是一个过程,一个考验自我,磨练自我的过程,半途而废是耻辱。大家都咬紧牙关,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停止训练,要知道军训本来就是磨练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的身体,那么,为什么要放弃呢?想到这,我都会咬咬牙,挺过去。也许坚毅在累酸的腰间堆集,最后将坚实、挺拔与不屈。或许这些不是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让我受益终生的收获,我收获的是耐力,是坚毅,是勇敢,是不屈,更是团队精神。无论今后我做什么,想到今天的苦与收获,一切艰难险阻都变得无所谓了。我想这也就达到了军训的目的了吧。

从军训中我们也感受到很多快乐。从大家整齐的脚步声,高昂的口号声中,我体会到了团结的欢乐,当我们队列经过一整天的训练,最终受到领导的表扬时,我自豪地笑了,当我们班一同唱歌时,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5天过得如此之快啊,感受最多的还是我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记得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无所畏惧,我会怎么做?”现在我想,我要做勇敢的女孩,如果我是勇敢的,我就无所畏惧,那么我没有理由放弃努力。坚持下去,坚持到底。没有日晒雨淋,没有狂风暴雨,怎么会有属于自己的风雨彩虹,怎么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天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所以我坚持,我胜利!

我为我这不会成为真正军人的青春有一段这样的烙印而骄傲。那段溢满风雨,溢满汗水和笑声的日子真让人怀念。

老兵心得体会篇6

实践这一项活动,必须有其流程经营。从开始的确定问题,到队员的分工,任务的布置,或许乍一看,十分容易,但是则不然,在这过程中不是冷冷的追求学术上的严谨,更是寻找人心向往的科学之美,孙中山说过,“人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每个人在这样积极向上的团队中贡献自己,以“采访退伍老兵与退伍学生”为目的,大胆的去想,去做,在这个团队中关系着彼此,真正做到了团结,奋进,有激动,有感动,有触动。

我们小组四位成员:胡明霞、李嘉仪、张赵荣、马奔在七月八日下午于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国防领航社采访了谢喜明同志。采访时,谢喜明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他所在的部队以及入伍时间,除此之外,他还为我们分享了自己在部队时的经历。介绍完这些之后,谢喜明老师的回味之意溢于言表,同时表达了对长安大学的感恩,并祝福长安大学日后的发展蒸蒸日上。

七月九日上午,我们小组于长大国际公寓采访了马思信同志。马思信老师于1968年入伍,发配西藏,1970年7月3日入党。入伍6年,担任三年班长。1973年到公路学院学习,于1976年毕业并担任辅导员。随后担任公路系副书记,并于1998年担任监理公司副经理。2004年担任政治调研员,2014年退休。曾获“五好战士”“优秀政治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种称号。采访过程中,马思信老师为我们详细的讲述了他在边疆戍边时的经历。采访结束时,马思信老师对学生提出了许多建议,同时祝福长安大学越办越好,建设有特色双一流大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七月11日下午,我们小组于崔旭伦老师的办公室采访了崔旭伦同志。崔旭伦老师的办公室具有浓厚的文艺气息。采访之前,崔旭伦老师带我们欣赏了他的油画。采访时,崔旭伦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他的部队经历,以及自己工作时的经历。同时,崔旭伦老师向同学建议参军,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而且可以给部队带来活力,同时尽自己的义务。采访结束时,我们又观赏了崔旭伦老师的收藏品,极具地方特色。

七月12日上午,我们小组于长达国际公寓采访了陈勇同志。陈勇老师1979年在陕西入伍,随后被分配到陆军20师担任通讯兵,在贺兰山(内蒙古与宁夏的交界处)北端戍守边疆。1986年,邓小平实施百万大裁军,随即被调回陕西,1982年6月23日入党,1989年退伍。采访时,陈勇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参军时获得的奖项,以及证书。陈勇老师还向我们分享了他参军时,他家人对他的建议,以及在参军过程中,与家中如何联系,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采访完毕,我学到了许多无形的却又极为重要的东西,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四位老师参军时的热血,以及对国家深深地爱意。

老兵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车展观展心得体会6篇

双学心得体会6篇

管理分享心得体会6篇

讲课培训心得体会6篇

售后培训心得体会6篇

初心工作心得体会6篇

2023《榜样》心得体会推荐6篇

2023《榜样》心得体会6篇

入团员心得体会6篇

榜样体会心得体会6篇

老兵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