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和发展方向,在生活中有了特殊的感受,就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温暖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温暖心得体会篇1
生命的光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暗淡,炽热的爱和坚定的决心让生命再次焕发光彩。在北京2024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一个个经典画面感动你我,温暖世界,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并对冬残奥会送上祝福。
此次通过单位组织到现场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杨青在开幕式结束后激动地说:“手语‘演唱’国歌的形式太震撼了!”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大家共同唱响国歌,每一个手语动作都表达了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此处无声胜有声。杨青表示,此次冬残奥会开幕式特别体现了残健融合,以更加温暖包容的姿态拥抱每一位运动员,这正是残奥会的意义所在,也预祝每一位残奥运动员能在北京收获美好,用拼搏去突破自我,让赛场成为“飞跃人生”的起点。
作为北京冬残奥会的注册记者,刘希尧在北京冬残奥会的开幕式收获了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所不一样的感动。“当看到视障火炬手凭借自己的努力将主火炬点燃,又激动又感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刘希尧说,“想借用网友的一句话,‘他虽然看不到光,却为我们点亮了夜空’。残疾人也同样拥有梦想的翅膀,冬残奥会的赛场是他们的舞台,期待他们能在这个世界舞台上展现最好的自己。我也将用我手中的笔记录下运动员们奋勇拼搏的身影。”
来自张家口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冀鲁豫是北京冬残奥会19名残疾志愿者中的一名,在结束了当天的工作后,冀鲁豫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开幕式的直播。“希望长存,微火不微,一起守护这触手可及的光明。”这是开幕式中让冀鲁豫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最后一棒是由视障火炬手点燃主火炬,在他摸索着将火炬插入,接着点燃火炬时,现场观众都在给他加油,为他鼓掌,电视机前的冀鲁豫也是一样。“可能大家认为平常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却需要加倍练习才可以做到,但我们与健全人包容互鉴,相知相融。我会在冬残奥会期间努力做好志愿者的工作,为运动健儿们加油助威。”
来自北京石景山区古城社区的居民黄傲表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开幕式都非常令人感动,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平时她会带着居民朋友一起组织奥运知识竞赛、关于奥运的手工制作,以及公益志愿服务。观看了北京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后,黄傲说:“希望北京冬残奥会能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
河南一餐饮店老板郭峰是体育迷,从北京冬奥会开始就一直关注,并被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的表现所感动和激励。在自家店里观看了北京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后,郭峰说:“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同样精彩,令人震撼。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看到了残疾人的自强不息、坚强勇敢,非常感动。这几年我也感觉到周边无障碍设施不断增多,对残疾人朋友出行便利了不少。期待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
温暖心得体会篇2
我们潮泉镇初级中学的家访活动结束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走访我们班张世维同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早在学校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时,就听说该同学孤身一人在家,很是让人怜惜。因为是初一,我对学生也还不熟悉,但对这位同学我却格外关注。因此学校组织家访活动,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她。我打开了家长联系本,查找家庭住址,知道她家住在孙楼村冻冰峪村——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
周日,顶着寒风我们出发了。到了孙楼村找到一个学生,在他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张世维家,只见大门紧闭,一把大锁格外显眼。看到这一幕我却非常欣慰,因为在校时我就经常叮嘱她在家时一定要关好门。我们用力敲门,并喊她的名字,一会她跑出来给我们打开了门。
走进大门,两大桶生活污水首先摆在眼前,表面浮出的菜叶已经结了冰。孩子把我们让进了屋内,我着急的询问厨房在哪里,她领着我来到厨房,只见灶台上零零星撒着米粒菜叶,我打开锅,发现还有些蛋炒饭,我问她吃饭了吗,她说吃了,看着眼前一幕我心里一阵酸楚。回到客厅,我们坐下来仔细询问了情况。孩子说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回了青海,当时妈妈也把她带走了,不过后来爸爸又把她抢了回来,之后他们爷俩就相依为命。平日里爸爸在济南打工,个一两个星期回来一趟给她买点菜留点钱。我问她习惯吗,她淡淡地说习惯,没什么。也许生活早就告诉她要学会坚强。我做到她的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告诉她:“孩子,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老师,告诉同学们。老师就是妈妈,同学们就是兄弟姐妹。”之后,我与同去的同学帮助她打扫了房间,并一起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饭。在其他同学眼里很平常的事,在她眼里却是弥足珍贵的。
在接下来的走访中我发现留守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缺少家庭的关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关心,让他们也感受到一份温暖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温暖心得体会篇3
温暖衣冬,温暖一冬,一件衣服,温暖了寒冷冬季。为鼓励青年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认识社会、回报社会”,积极倡导“随手微公益,传播正能量”理念,让大学生在寒假期间完成一次“快乐的微公益”行动。按照团市委“温暖衣冬”活动方案,团市委负责组织大学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利用假期返乡携带冬衣,转赠给最需要的人。我一直觉得温暖衣冬是一个非常好的爱心行动,去年我也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但是因为衣服比较有限,所以没有参加成。今年我又报名了,拿到一件编号为dx2200的冬衣,里面是一件黑色的棉衣。当时看到这件衣服和它的包装时,心里就流出了一股暖意,整个衣服袋子是大红色的,好不喜庆,给我的感觉是我若是在这寒冷的冬日收到一份志愿者送来的这样的礼物,我会感受不到冬日的寒冷,而是内心的无比温暖,同时我想着这件衣服应该送给老人。这些衣服都是七八成新的而且经过了清洗与消毒,是很干净整洁的。要感谢组织者、爱心人士、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员,组织者的心系他人,爱心人士的献衣善举。这个寒假我带着回家的欣喜,带着归家的盼望,带着对家的想念我坐上了驶向许昌市的火车,同时还带着一份要从北京流向包许昌的温暖。把“温暖衣冬”活动领到的衣服送给最需要的人,让他们这整个冬天都处于温暖之中。
拿到温暖冬衣的我的内心也十分不平静。因为不知道可以将这件温暖冬衣这股暖流送到谁的手中,同时也担忧我是不是真的能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温暖着他的心,让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切实体会到来自北京几千公里之遥外那些关心他的人的心的温度。
因为我们家在农村,所以村上有很多上了年纪的孤寡老人。他们需要关爱,需要温暖。寻找那个最需要的人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与家人话家常时讲了一下我们温暖冬衣的活动,希望可以在亲人们的家常中找到那件冬衣的归属者。经过和家人的商量,这次我选择送衣服的对象是一个没有亲人的老人,他的兄弟姐妹都不在世了。他平时的衣服和实物都是由村里的好心人和当地政府捐赠的,尽管自己孑然一身,但是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他仍然很快乐。可能是由于精神问题,有时候他穿得很薄,但是总是笑着。
现在他在我们村附近的敬老院里住,我拿着衣服去看他的时候,他当时还穿着很单薄的衣服,笑着,也不知道冷,他不是大家说的那种要风度不要温度的那种,而是因为他没有衣服可以穿。我心里顿时觉得很不舒服,迫切希望自己的这件衣服可以帮助他,给他送去温暖。我去敬老院时,向负责人详细地介绍了一下自己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以及这个“温暖衣冬”活动的背景和目的,敬老院负责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希望我们多多做这样的活动,让温暖传递。在敬老院负责人的帮助下,我们给他穿上衣服试了一下大小,很合适,觉得这件衣服找对了人,就是为他带的。当那个负责人让他对我表示感谢时,他什么也不知道,仍然用他的笑容回应,但是此时我的心里感到很快乐,因为这个活动让我体现自己的'价值,是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表现。我和老人拍了一张合照,记录下了此刻的爱和温暖。老人的衣服上面还有补丁,但是他的衣着干净整洁,没有脏乱的痕迹,一点都看不出来是没有人关心的孤寡老人。我对敬老院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感到敬佩,社会上正是这个组织让那么多无家可归、无人照料的人感到温暖和幸福。
随后,负责人和我进行了交谈,进一步了解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对我的这个活动表示赞扬和肯定,同时也介绍了一下敬老院的情况。由于我们县是贫困县,所以平时政府下发的衣物什么的都很少,有时村民会来捐赠一点,使敬老院的老人生活得以维持。我们平时应该多做一些这样的活动,同时鼓励村民将合适的衣物进行捐赠。了解了敬老院的困难后,我对自己拿来的一件衣服觉得不好意思,敬老院里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而我们的这点帮助微不足道。所以我觉得以后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回家还告诉了妈妈,让她平时把我爸爸不穿的衣物捐赠出去,帮助那些需要的人。捐出一件冬衣,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那些寒冬的贫困人群来说,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温
暖。让我们用爱心融化冰雪,这个冬天,我们温暖着他们,也温暖着自己。
校团委的这个爱心行动很好的帮助了他们而且让我们传递了爱心,传递了正能量。因为没法带太多,每人只分一件衣服,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带更多的衣服回去的,这不仅是一个爱心项目为老人们提供帮助,更是传递爱心,呼吁大家的一个行动。我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去为老人提供帮助去献爱心,虽然我们只是一个衣服的传递者,但是我依然觉得很自豪。我在寒假期间完成了一次“快乐的微公益”的行动,在活动过程渗透公益理念,形成点对点的爱心传递,深入实践、大力弘扬、广泛传播北京精神,并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公益,在社会上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公益氛围。也许我们的一点点行动微不足道,但是这汇聚起来的力量不可估量。正如那句话所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温暖心得体会篇4
20xx年12月13日下午,按建筑学院学生党支部的计划,我们组织了一次活动,这次活动不同寻往常,看望永川书平儿童乐园的孤儿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的生活,怎么样的心态。带着疑问,我们出发了!
因为是慰问孤儿,所以我们这次没有去太多的人,总共有14人参与,带了一些冬天用的东西和儿童书籍。儿童乐园不在市内,它位于郊区黄瓜山,当我们到达时,一群孩子从山上下来迎接我们,当时我很惊讶!他们是那么的可爱,那么机灵,有一些也有点残疾,但是他们确实很让人心疼!他们过来拉拉这个,看看那个,时不时的看我们拿了什么东西,孩子是那么乘,他们一起将我们带到大门口。 进入院内,整个院子很整洁、干净。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一派和谐安宁。负责人开始介绍每一个孩子的来历,听完之后,内心有说不出的滋味。我们跟随院长参观了几间屋子,此后我们来到了公寓前面,这里的阳光充足。在这里,我们看到最纯真、最无瑕的笑容,而从几双充满对爱的渴望的眼中,又让我们心里有一丝丝的隐痛。我们知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给他们短暂的欢笑,和对生活有个积极的期许。于是,我们几个分成四组,带领小朋友们进行趣味比赛,又教他们唱儿歌,并告诉他们,好好学习,互相帮助。然而,在我们要走之时,看到孩子们一个个不舍得眼神,牵扯的小手,心里真的有很多的不堪离别的滋味。
从公寓里出来,感觉外面的空气变得清冷。大家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各自的心中对于生命,对于生活都有了新的'思考。如今我们正年轻,对人生的领悟油然而生。今天的拥有的家庭幸福,朋友的关心应该得到加倍地珍惜。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能忘却孤儿,而更应该善待他们,让他们的童年更幸福、更天真。善良和爱心是人与生共俱来的天性,我们拥有着一份真诚的爱心,我们应尽自己所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希望更多慰问孤儿的活动不只是一道程序,而是能唤起整个社会的责任,付出更多实际的关怀。今后还有这类的活动我们仍然会积极参加,因为从中得 到很多从没有经历过的感受。
祝所有人快乐,愿孩子们快乐!
温暖心得体会篇5
历经9个比赛日,84个项目赛事,北京2024年冬残奥会即将在全球瞩目中落下帷幕。在本届冬残奥会赛场上,我们见证了许许多多的温暖与感动。残疾人运动员用他们的友爱、勇气与坚强,为世界注入了和平、温暖与积极的能量。
坚韧之花美丽绽放。老将毛忠武、于静勇挑重担,战胜岁月;“00后”小将郭雨洁、张梦秋奋力拼搏,展现中国青年风采;轮椅冰壶队员王海涛、闫卓等人克服险阻、成功卫冕……赛场上的残疾人运动员意气风发,为祖国争光、为奥运拼搏。他们坚信,没有与生俱来的荣光,便自己去创造辉煌。冬残奥赛场上一个个与命运不屈抗争的身影,书写出震撼人心的动人诗篇。他们付出的汗水与心血,让那抹耀眼的中国红不断在赛场上冉冉升起。
友谊之声传递温情。冰球赛场外,中国队运动员与捷克队运动员握手互相致敬;残奥冬季两项男子长距离(站姿)比赛后,法国、挪威与加拿大代表团运动员紧紧相拥庆祝胜利。赛场上,他们奋力拼搏;赛场下,他们相互激励,冬残奥会不仅是残疾人运动员追逐梦想的舞台,同时也是全球残疾人交流共享、增进友谊的桥梁。而选手背后团队作为坚强的后盾,也为运动员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代表团残奥高山滑雪队外籍教练卡佩里·达利奥被队员亲切地称为“老达”。在他的帮助下,残奥高山滑雪队在本届冬残奥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队员刘思彤说:“当你觉得坚持不下来的时候,有团队支持你,这种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此外,残疾运动员与领滑员之间的默契,也同样书写着同赴赛场、共迎挑战的动人诗篇。这样的一幕幕,为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再添温馨。
服务保障温暖人心。在此次冬残奥会中,无障碍坐席、电梯、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同声传译、轮椅推送等细节处处可见,红十字aed一体机、常用辅助品急救包等保障护佑安全。除硬件设施外,北京冬残奥会赛场内外的志愿者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真诚的关心、温暖的笑容助力残疾人运动员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让他们留下了关于这座城市最美好的记忆。
此外,在疫情延宕反复、体育赛事饱受冲击的背景下,北京冬残奥会在此次赛事的疫情防控方面做出了积极示范。在坚持严格防疫标准的前提下,给予特殊人群特殊关怀:针对无法佩戴口罩的残疾人士,允许佩戴防护面屏;针对需要使用唇语交流的,也可以短暂摘下口罩……这份丰硕的成果与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背后每一位志愿者夜以继日的辛苦服务,也离不开背后每一位工作人员笃志不倦的敬业精神。
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非凡卓越的盛会,真正实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爱,为残障人士追逐梦想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这既是北京冬残奥会的美好愿景,更是全世界的共同期盼。
温暖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 母爱温暖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