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很多人觉得,观后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影的艺术价值,很多人在观看影片后,会通过写观后感来整理自己的思维,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信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信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

信中国观后感篇1

我是在哔哩哔哩上看完的《航拍中国》海南篇,看着弹幕里齐刷刷发出“好美啊”的赞叹,真心觉得祖国河山的壮阔和美丽,有机会真的应该多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才不会局限于眼前的微小得失。就拿海南来说,这片祖国南端的神奇土地,从古至今孕育了无数靠海而生的人民,对于他们来说,大海并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从一颗顺着洋流而来的椰子,到迎着灯塔生生不息的赶海人,海南不但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更是蕴藏着无限希望的沃土。

身为北方人,我曾有幸去过海南,最大的感受是蓝天碧海,水清沙白,迎着阳光看巨大的南海观音像时,总有种身处世外桃源的错觉。比起北方的雾霾和沙尘,海南真的是太适合度假休闲了。我家亲戚每年冬天,都要带孩子固定去海南住上一个月,好躲开雾霾最严重的那些天。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从明星到普通人,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选择在海南买房子。即使一年只能住1、2个月,这片土地都算得上如今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前三名了。

多亏有了航拍中国这档纪录片,才让我能看到除了天涯海角外,更多元的海南。我知道了这里有东南亚风情的骑楼建筑,也有从小渔村变身亚洲论坛永久举办地的博鳌。还知道了博鳌这个名字代表的是鱼多鱼肥的意思,所以说,有时候起个好名字有时候真的很重要。

除了看到海南的美景和自然地貌外,我还看到了海南飞速的.发展。这里有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只需要3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周。也有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蜿蜒海岸线;有尽情享受慢生活的内地游客,也有渴望搭上祖国发展列车的海南当地人。就像海南篇最终的结语一样,海南岛的发展,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富饶资源,更得益于祖国对海南逐年的重视,从自然经济到国防发展,未来海南的发展就像它身后的这片大海一样,前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永无止境。

信中国观后感篇2

由中宣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19日起在央视播出以来引起热烈议论,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看了《辉煌中国》第一集《圆梦工程》很震撼、很振奋。道路通,百业兴。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构建“振兴中华”的`宏伟蓝图时就将兰渝铁路列入了“中国铁路系统中最重要者”。然而,850公里的兰渝铁路需要穿越海拔3000米的秦岭,地势复杂多变。被称之为“鬼门关”的14公里胡麻岭隧道打了8年才贯通。兰渝铁路通车后,“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兰州与重庆的铁路运输距离将由1466公里缩短至855公里,客车运行时间由22小时缩短为6。5小时,货运年吞吐量达5000万吨。届时,中欧班列的国际货物运输时间也将节省11个小时,实现了时间的高效压缩,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信中国观后感篇3

?中国机长》作为中国首部大制作的空中灾难救援电影,我们都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

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前往拉萨,当飞机来到9800米高度巡航时,机组发现飞机右侧内挡玻璃出现裂纹,立即申请下降高度并返航。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机组成员驾驶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电影里面可以看到万米高空最为惊心动魄的瞬间:风挡瞬间破裂,副驾驶被吸出窗外,座舱释压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长健由于强大的气流冲击无法佩戴氧气面罩,屏住呼吸,咬紧牙关,在低温和缺氧状态下拼尽全力控制飞机;欧豪饰演的副驾驶徐奕辰忍受着冻伤和划伤,仍然以出色的意志力辅助机长进行特情处置;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梁栋则拼尽全力返回驾驶舱,不停呼喊试图与地面取得联系,持续报告特情信息;而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饰演的乘务员和高戈饰演的安全员也各司其职,指导旅客使用氧气面罩,并对全体旅客进行安抚以及协助,以专业素养持续守护着所有乘客的安全。在危急关头,袁泉饰演的乘务长毕男则发挥了定心神针的作用,一番独白既让119名乘客的状态缓和下来,也道出了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

电影里面可以看到万米高空最为惊心动魄的瞬间:风挡瞬间破裂,副驾驶被吸出窗外,座舱释压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长健由于强大的气流冲击无法佩戴氧气面罩,屏住呼吸,咬紧牙关,在低温和缺氧状态下拼尽全力控制飞机;欧豪饰演的副驾驶徐奕辰忍受着冻伤和划伤,仍然以出色的意志力辅助机长进行特情处置;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梁栋则拼尽全力返回驾驶舱,不停呼喊试图与地面取得联系,持续报告特情信息;而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饰演的乘务员和高戈饰演的安全员也各司其职,指导旅客使用氧气面罩,并对全体旅客进行安抚以及协助,以专业素养持续守护着所有乘客的安全。在危急关头,袁泉饰演的乘务长毕男则发挥了定心神针的作用,一番独白既让119名乘客的状态缓和下来,也道出了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

信中国观后感篇4

细节处理很有问题。拍历史类片子很容易看得出来是不是真的想拍好,真的想做好片就应该像《长安十二时辰》一样做好细节的把控。叙述平均着力,每件事情都讲一点又不讲清楚,就像是讲了十几个小故事,似流水账,且缺乏主线,散漫。插些乱七八糟的内容干啥呢?导演是监控摄像头吗?很多台词是原著中的原话,但导演尽挑了些十分红专的话语。虽然确实都是作者原话,但这不能体现出一个记者应有的中立,而且很容易给观众一种灌输的感觉,从而影片本身的意义也会打折扣。

片中很多小故事也确实是原著中所记述的,然而影片的交代没有前后背景,真的很令人摸不着头脑。且不懂取舍(忍不住重复)。一部电影让观众看出来是在拍电影那是真的失败,服化道做的不够细致,但是至少没有大问题。转场镜头过于生硬,ppt……全片演的最好的是居然是斯诺和——蒋介石……蒋介石严重黑化,但那些话他确实说过……电影比同名书籍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好在最后结尾的创意还算不错,不过也该交代一下后续同名书籍的巨大影响?

看在题材不错,又是建国七十周年献礼片的份儿上,多给半星打三星吧。

今年有几个特别好的主旋律题材都被浪费了。按被毁的从轻到重的成都排序分别是《烈火英雄》《破冰行动》《红星照耀中国》。(其实二三名半斤八两,本片大致尊重了事实,而破冰里面的花式透露案情违抗命令愚蠢送人头实在是伤不起……但是破冰的叙事要比本片不知道高多少)

结论:大家去看原著吧,别看这电影。估摸着是个小成本低制作靠单位包场赚钱的。

信中国观后感篇5

我是一个爱国的人,传统的人,所以对那些舶来的东西不怎么感冒。

节日,自然是喜欢咱们中国的,春节,端午,中秋,重阳、七夕……多有文化底蕴呀。可是忽然有一个洋节吸引了我,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名字:感恩。不知道哪天是感恩节,就去百度了一下,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就是在明天。是美国人特有的节日。我就想,选择在11月末,选择在星期四,的确有点儿创意。因为冬季来临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的心,是不是也有点儿冷了。

不选择周末,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心太过忙碌,所以选一个忙碌的日子,让我们领悟感恩。想一想,我们的确需要这样一个温暖的节日,让我们的心别再冷漠,别再过分忙碌。别再争名夺利,出卖良心……学着感恩吧,让世界少些冰冷,人生多些温暖……

信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相关文章:

《信》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中国红和中国甜读后感优质8篇

关于信的演讲稿1000字精选8篇

《地理.中国》观后感6篇

看《美丽中国》观后感7篇

中国通史的观后感6篇

金波信的读后感6篇

感动中国2023作文观后感6篇

圆梦中国德耀中华2024观后感7篇

读了儿子给爸爸的信读后感6篇

信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