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增强对影片情感表达的敏感度,优秀的观后感能够通过细致的分析,引导观众在作品中发现潜在的情感共鸣,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篇1
看完《流浪地球2》最大的感触就是想再立马看一遍《流浪地球》,因为2实在太精彩了,特效拉满,细节到位,内容格外充实。
在看太空电梯危机时,我以为《流浪地球2》要演反叛军的事,刘培强的年轻时代会是一个战狼一般的存在。
结果,我猜错了,刘培强没有被塑造成一个个人式的英雄,相反随着剧情的走势,《流浪地球2》为观众展示了老带新的薪火传承的精神,无数的刘培强师傅类的老战士,带出了无数的刘培强,恐怕也正是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才让刘培强最终毅然无畏的牺牲自己,让地球摆脱了后来的木星危机吧!
图恒宇的那条线,其实我是有点没看明白的,在我看来,图恒宇对女儿数字生命的执念是一种病态,我的认知层面可能更像马兆,会觉得人死了就是死了。所以,我会觉得影片里互联网联机任务是失败了,而既然“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那么应该有备选方案,比如说像《流浪地球》1里面那样人力点火的备选方案,而不是干等着奇迹发生。
丫丫的数字复活是一个意外,图恒宇和马兆的死亡其实也是意外,图恒宇的.数字复活更是意外中的意外,既然是意外叠着意外,奇迹就不是我等芸芸众生可以坚信不疑的事情,所以,我更倾向于在备选方案中努力,顺便被奇迹摸摸头。
而且影片里,我在看到片尾彩蛋之前,甚至认为月球危机正是受图恒宇上传了丫丫导致,我一度以为丫丫入侵了moss以后会成为终极boss,没想到她成为了奇迹。
总的说来,《流浪地球2》真的是让人意外的惊艳,我想自豪的说一句: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硬核科幻!世界级的科幻!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篇2
大年初一,去看了一场电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计划,意思是带着地球去流浪。人类在地球上建立无数个巨大的发动机,推动地球流浪,去到4.3光年距离外的另外一个星系,建立新家园。至于为何要流浪?或许由于太阳行将急速膨胀,吞噬地球。人类不得以出此下策,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根据联合政府制定的“流浪地球”计划,人类的流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在人类撞向木星的最后时刻,主人公刘启,与程序员李一一,初中生韩朵朵,混血儿蒂姆,上尉王磊,宇航员刘培强以及中国171-11救援队的数人,在不到一天的紧张时间里,点燃了木星,巨大的冲击力将地球排斥开来。
在这影片中,我们深深感遭到了一种温情。是宇航员刘培强和刘启之间的.父子关系,由于久长的时空阻隔而产生隔阂,却又在绝境里彼此关爱,终究父子之间的隔阂消除。韩子昂,为了救刘启和朵朵,牺牲了自己。上尉王磊,似乎对牺牲人不管不顾,实际上则关心着每一个人的安危,奈何他只有一个人,护不了全世界。
希望这个词贯穿全片,片中曾多次提到关于希望的引人深思的句子“终有一天,冰会化成水。”“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路”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篇3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影片。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因太阳膨胀而迫使地球做出逃逸太阳系的“流浪之旅”,到数光年外的新家园。
在其中主要描绘了在通过木星附近时,因木星引力过大而使地球趋于分解而毁灭,影片中的几个人物在cn171-11救援队中用他们的勇气、毅力、意志、智慧以及鲜血诠释了希望的意义。这也是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
在那样的环境中,可以体会得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安全的,随时都会成为埋葬亿万人口的钢铁坟墓。无论是地下城、旷野、冰山,还是其他都不是安全的。而他们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他在这处处危险的地方四处运载着“火石”点火器,与驾驶空间站的父亲则用空间站点燃了木星,使地球最终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免于遭难,也使他们自己免于毁灭。在这其中,这支救援队中牺牲了一个又一个英勇的战士,他们用他们的行动践行了人可以在做不到的情况下“力挽狂澜”,这也是这部影片中最催人泪下的一点了。
影片中太空舱中的管家机器人曾经在最后说过一句话“让人类保持理智是一种奢侈的要求!”也正是我们有着挑战困难不懈努力的激情,才使得我们人类这个种族得以在动物的竞争中崛起、发展、壮大,乃至我们可以做到更多更多之前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永远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战胜不了的只是自己。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篇4
我很喜欢看科幻小说,曾经《科幻世界》杂志期期不落地看——刘慈欣的《三体》连载也是在这本杂志上看的。
为什么喜欢看呢?我想也许是宇宙和太空太神秘了,给人无限的遐想。
球2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种遐想。
个人在人类中是渺小的,人类在宇宙中也是渺小的.。宇宙是大的,无法想象的大,它无边无际,有无限可能。这些可能令人敬畏,更令人神往。
太空电梯、空间站、月球上的建设场景——电影呈现出来的这一切让人对科技的发展充满期待。作为科幻电影,球2的特效是没话说的。
冰冷的机器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再宏大的故事也要落脚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人的故事就是欲望的故事。
刘培强第一次见韩朵朵,眨眼间连孩子都抱在手里了。
图恒宇想让女儿图丫丫在数字世界里活一辈子。
周老师不断强调“我们的人肯定能办到”。
在电影中,围绕这些欲望,我们看到了一次次奋斗和一次次失败。个人虽然渺小,但人的精神是无限大的,一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这就是人类的传承。
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五个阶段,持续两千五百年,无法想象的时间长河里,将会发生多少故事啊,期待球3、4、5、6………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篇5
今日我们一家人去电影院看了科幻片《流浪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了寻找新的家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这个举动,被称为流浪地球计划!
整部电影让人十分感动,不禁让人们伤感,其中我最感动的一段是:国际空间站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为了让地球能够成功脱离木星的引力,不惜用自我的生命驾驶国际空间站,使空间站中的30万吨燃料引爆木星。在最终只能进行“火种”计划时。刘培强没有放弃地面上所有人,英勇选择了牺牲!
这部电影中从始至终都在讲述只要团结才能自救,深刻的诠释了人类团结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人类拯救自我是一个巨大而又漫长的过程,要想让地球到达“新家园”,人们需要建造一万多座巨型推进器和一座“领航员”超级空间站;在遇到推进器关掉的时候,几万个救援队同时出动任务重启推进器;空间站和地球上的人通力合作并作出巨大牺牲斥离木星;最终人们还要经历漫长的两万五千年才能结束“流浪地球”计划,这既是伟大而又漫长的路途呀!
如果当地球灭亡是,真的.会有“流浪地球”计划吗?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篇6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对我的感触很深,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流浪地球》讲的是太阳急速老化,100年后,太阳系将被太阳吞噬,于是人类建造了一座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赶向4.2光年外的新家园。这一延续100代人的计划,被称为“流浪地球计划”。
主人公刘启因违规开运载车而卷入这场事件,地球进入木星希洛极限即将解体。刘启他们去转向发动机,将能量基于一体,打算引爆木星,可火焰喷不到木星。本来空间站上剩的.30万吨燃料可引爆木星,可是空间站管理机器人‘莫斯’隐藏了数据,不想让空间站牺牲。最后,刘启的父亲刘佩强牺牲了自己,开着空间站行星冲击发动机火焰,引爆木星拯救了地球!
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刘佩强在最后时刻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地球上成天上万的生灵,而且空间站上还有其他宇航员,在面临生死的那一刻,他没有拉着其他人一起去送死,而是分离了他们所在的休眠仓,然后一个人面对死亡。
我想着,想着……我们的生活中不就有这样的人吗?通过这个电影让我想起一件事情,那次我在蒙古大草原上玩。突然一匹嘶叫的马向一个小孩子冲去,原来那个小孩是聋哑儿童!这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拉住了马的缰绳,受惊的马把小伙子甩到了一边,继续向前奔去。小伙子顾不上疼痛,拨开人群冲上前去,把孩子扑抱到怀里。就在这时,马的铁蹄儿重重的踏在了小伙子腿上,小孩子得救了,他的腿却受伤了!
世界上这样伟大的人很多,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篇7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7篇相关文章:
★ 拯救地球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