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制定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具层次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提前写好教案,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秒的认识优秀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秒的认识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活动准备:
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
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
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xx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查找日期
1、今天是几月几日?谁能从日历中找出来?(幼儿示范)
2、老师的生日是11月7日,谁能找出来。
3、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谁能找出来?
4、老师说节日,幼儿在日历上找出来,并进行评价。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之间互相提问、指认日期。
秒的认识优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看日历,并能快速找到自己要找的日期。
2、丰富孩子对时间的认识。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请每位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份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日历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呀,我保证你们谁都没有听过,故事的名字就叫《年妈妈的社区》
1、人识月的标志
在故事开头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小房子和我们小区里的大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住的小区里的每幢房子上都有什么标志?标记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在故事中让幼儿知道了日历上“月”的标志,并且了解一年有十二个月,日历上大数字是几就是几月。
2、认识日
继续在故事中引导幼儿观察日历中还有什么?那么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小结: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每个月有多少天,而且日历中小数字是几就是几月,并且能在黑板上及自己的日历上准确的找到几月几日在哪。
3、认识星期
在故事中,继续引导幼儿观察日历中还有什么?那么这些大写数字代表了什么?为什么这些数字还有红颜色的?它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在故事中,用分组的方式,让幼儿来找几月几日相对应的是星期几?因为“组”这个字对大班孩子来说不陌生,很容易理解。孩子很快就掌握里这些内容。
二、引导幼儿使用日历,丰富生活经验
1、找出自己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号,说一说自己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在日历上寻找生日日期的方法。
2、让幼儿找出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妈妈的节日“三八妇女节”的具体位置。
三、游戏《谁最快》
教师说出一个日期,让幼儿在自己的日历上迅速找出并抢答在哪,它是星期几答对者给与奖励。
四、活动延伸
在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生日,并练习每天看日历。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用讲故事的形式,在故事中,向幼儿提出问题,并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幼儿积极性非常高。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日历,学会了看日历,并且知道了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从而对时间有了认识。又在游戏中学会了使用日历,丰富了幼儿的生活。
秒的认识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
2、教师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你们还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千米。
教师出示例3的情境图。(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录像,录像中出现路牌标志)
提出下面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看到上面的情境图,学生一下子会调出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会想到周围的路标。]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路标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2、出示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
3、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师: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这里仅以400米为例说明大体教学思路,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
教师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
板书: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师:同学们上学,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有坐公交车的,还有父母开车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时可以走5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15千米,坐公交车每小时可以行40千米。你们能估计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吗?
(2)实际感受1千米。
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并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十几秒。(注:这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放到课前进行)。然后告诉学生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并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4、完成教科书第8页上的“做一做”。
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注:如果条件不允许,此题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5、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2页的例5。
3千米=()米5000米=()千米
教师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
通过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个1000米,就是5千米。
6、练一练。
6000米=()千米4千米=()米
()米=7千米9000米=()千米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没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千米的认识上,长度单位间的变换由于学生基本上属于“教师不讲就会”的状态,所以教师花费的教学时间相对就少一些。]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2题。
第1题,是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常见物体运行速度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反馈。
第2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二第3题。
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四、课外拓展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这些资料。)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设计意图:教师在落实了教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后,课末布置了学生课后实践调查活动,把学生带向了研究性学习的行为中,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环境。]
秒的认识优秀教案篇4
目标:
1、认识单词red(红色),blue(兰色)
2、在游戏中巩固认识单词。
3、全选择相应的颜色涂色。
准备:
瓶子、魔术盒、图片等。
过程:
一、运动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运动运动,好吗?are you rady?”
二、教学
师:“有点累了吧,坐下来休息一下。”
师:“今天小朋友穿的好漂亮啊,你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
可是有人今天不高兴,为什么呀?
1、(出示图片)“谁不高兴呀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不高兴吗?原来他们今天没有穿漂亮的 衣服,怎么办?苹果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老师今天把他变出来。”
(出示瓶子)“瓶子里有什么?有没有颜色,老师来变。哎哟,变不出
(边接边讲red)“变出来啦,变出什么颜色了?原来red是红色。”
(出示单词卡片red)全班认读:red red是红色。(个别、集体)
师:“red变出来了,我们快帮苹果穿上漂亮的红衣服吧!”(老师涂色)
“这下苹果高兴了,看他笑了”(画上笑脸)
2、师:“哎呀,云儿还不高兴呢,怎么办?我们来帮他变颜色吧。云儿最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老师变,同样变出兰色)
认读blue,出示图片:blue blue是兰色。(全体,个别)
(给云朵涂色)
三、游戏。
1、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一只魔术箱,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没有)
“如果哪个小朋友会念魔语的话,魔术箱就会变出物品送给他,不信?让老师来试试。
“red red是红色。”(变出一物品)
“blue blue是兰色。”(变出一物品)
2、同学们想不想来试?(请个别幼儿来试)
四、总结
“小朋友你们都拿到物品了吧,开心吗?可是还有人不开心,这儿有小船、水果,他们可不 高兴,因为他们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赶快去帮帮他们,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记住在涂色时一定要念魔语哦,不然的话漂亮衣服穿不上去的,魔语怎么念 的?”幼儿操作。
秒的认识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千米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活动:
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和走100米要几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并用手势表示长度。
2、填空:2米 =( )分米 60厘米 =( )分米
300厘米 =( )米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 )。
②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 )。
③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跑。
4、[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①请同学们找到首都的位置,再找到我们省会的位置,从北京到杭州的铁路[课件演示闪动的铁路]这段长1651( ),你知道填什么长度单位?还能用以前学过的单位名称吗?
计量较远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板书:千米)所以北京到杭州的铁路长为1651千米。
②让我们再去欣赏北国冰城的景象吧![课件同时出现哈尔滨冰雕图片]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千米(这个单位由学生说)。
③你还想到美丽的春城去参观世博会吗?[课件出现世博会图片]从北京到昆明的铁路长3179千米(这个单位也由学生说)。
5、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揭示课题)。
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了解千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千米的应用。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建立“千米”观念:
我们现在知道“千米 ”这个长度单位大吗?(大!)
刚才我们从地图上认识了“千米”,那现实生活中,1千米到有多长呢?
上课前老师带领你们在操场上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根据这道公式,
a、出示画面讨论一下问题:
①用等号相连,说明他们的长度怎么样?
②等号两边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
③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⑤米可以用符号m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以怎样表示?
思考:1千米到底有多长?
提出问题:谁能用身边的例子说说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如果在100米长的路上来回走一次就是200米,那么来回走几次就是1000米?(5次)
你们都已记下自己走100米路的'时间,照这样计算,走1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
找一找,从学校出发到哪个地方大约是1千米的路呢?(从学校到……)你还知道哪段路程也是1千米左右?(学校操场200米一圈,跑5圈是1千米左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b、出示几组常规画面,强化“千米”概念。
①成人每小时可行5千米。
②自行车1小时可行15千米。
③公共汽车1小时可行40千米,小学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
④火车1小时可行驶80千米。
⑤飞机1小时可飞行700千米。
2、学会米与千米的换算:
(1)、例1教学:2千米 =( )米 2千米500米 =( )米
①想:你会推算上面两题吗?尝试做一做,再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②反馈:(指名回答)2千米 =20xx米,因为1千米是1000米,2千米是2个1000米,就是20xx米;
2千米500米 =2500米,因为2千米是20xx米,加上500米,就是2500米。
③练习:3千米 =( )米 8千米=( )米
6千米720米 =( )米
3千米25米 =( )米
做后,把方法说给同桌听。
(2)、例2教学:4000米 =( )千米 4350米 =( )千米( )米
①你再来试着做一做,再与同桌交流思考方法。
②反馈:4000米 =4千米,因为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
4350米 =4千米350米,因为4350米可以分为4000米与350米,4000米是
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③练习:6000米 =( )千米
2400米 =( )千米( )米 全体同学自由说推算过程。
7005米 =( )千米( )米
(3)、自学课本p84-85。
三、练习巩固:[课件出示]
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到智慧宫去闯一闯,只有动脑筋,开了金银锁,你
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准备好了吗?
(1) 银锁题:
1、练一练2,填数轴。
2、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珠海到广州距离151( ) 数学课本厚( )
学校操场长250( ) 成人3小时行15( )。
3、在 里填上“>”、“
20xx米Ο3千米 5千米20米Ο5020米
4100米Ο4千米 8千米Ο8006米
(2)、金锁题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 )
③跑道长400千米。 ( )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
2、把下面的速度与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t3
3、改错题:
小明的日记
20xx年4月19日 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丛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叮叮,叮叮问:“小明,上那里去?”我说:“去江心屿放风筝。” 叮叮说:“石坦巷离江心屿很近,才3米呀!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现在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你现在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秒的认识优秀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1、为了丰富幼儿的知识,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安排这次活动。
2、活动中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五官及五官的作用。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五官,及五官的作用。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五官的作用
活动准备:
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眉毛的卡片,头饰
活动过程:
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出示卡片:小鸡的眼睛在哪里?小鸭子的眼睛在哪里?小妹妹的眼睛在哪里?
根据故事得知眼睛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卡片:眉毛。老师根据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述眉毛的作用。
让小朋友互相找眉毛,并且做和眉毛有关的表情。
根据图片认识鼻子、嘴巴、耳朵。并采用挂图的形式认识鼻子嘴巴耳朵的作用。
做游戏:看谁反应快!两个小朋友互相对面坐着。一个喊五官的名称,一个在最短的时间去摸,看谁反应快!
做游戏:带上头饰,寻找各自的作用。比如:鼻子 闻香气 眼睛 看花朵
教学反思:
在此教学中,大部分幼儿能迅速地找到五官的位置。对于五官的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但是这个教学活动活动气氛还不够热烈,在表演中,幼儿的团队意识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秒的认识优秀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