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记录观后感,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发现其深层含义,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将内心的感受化为文字,传递给更多的人,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姐姐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姐姐观后感篇1
?我的姐姐》这部电影让我看得泪流满面,可能是缘由我也是一个姐姐的身份,因此只要看到影片中姐弟两相互嫌弃、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相偎、相互成长、相互治愈的场面,我就会莫名觉得心酸和感动。不过这大概就是好电影的妙处,它总是能用最贴近现实的情节来感动和吸引最平凡、最普通、最敏感的我们,所以越来越多人会被这部电影所折服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的姐姐》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安然的独立女孩,她因为父母突然去世而不得不抚养自己的弟弟,这无措的窘境让她觉得无比绝望、委屈、茫然和无助。尤其是在面对前程、未来、家庭的问题上,安然的弟弟无非成为了安然的负担和累赘,这让安然觉得很是苦恼和犹豫,因此为了让弟弟可以尽快被收养,安然不得不选择好好引导弟弟生活和生存。
而安然的弟弟也是一个可爱、懂事、坚强、仁义的小小男子汉,为了不让心爱的姐姐抛弃自己,他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会自理、自立、自强的大人,这让人不得不觉得唏嘘和怜悯。可正也是因为这种磕磕绊绊、别别扭扭、相依为命、温情脉脉的细节演绎,所以我的眼泪像是失控的水龙头一样止也止不住。
正所谓长姐如母,就因为占了一个长辈的身份,所以姐姐就要承担起一切压力和责任,这种规矩和传统不得不让人觉得亚历山大,尤其是对于一个年轻懵懂、梦想初始、前途无量的小姑娘来说,要努力去照顾一个从未见谋面、幼小无知的小孩子,这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而《我的姐姐》这部电影就是这样一部感人的影片,它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了中式家庭的传统和伦理,而这种独一无二的血缘情亲是中华儿女绝对无法割舍和丢弃的,因此保护家人、爱护家人应该成为我们最想要追求的品质。
?我的姐姐》是一部良心之作,无论是它的制作、导演、编制,还是它的情节、情结和情感,这都让我们感到惊喜和感慨,因此我衷心希望有更多人可以为这部电影加持。
姐姐观后感篇2
今天妈妈带我们去电影院看了《我的姐姐》这部电影,我老早就想看这部电影,今天终于实现了。由这部电影我想到了现实生活当中我的姐姐可可,先让我给你们介绍介绍这部电影的内容吧!
这部电影的主演是张子枫,她饰演的安然在上大学的时候,她的妈妈生了一个弟弟,后来她的爸爸妈妈出车祸去世,抚养弟弟的责任就落在了她身上,一开始当姐姐的安然并不愿意养弟弟,觉得凭什么要她管,她跟弟弟不熟,她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后来她们姐弟两个相处的很好,大结局是安然原本是想要把弟弟给送走,但最终还是把弟弟给带回来了。
由这部电影我联想到了可可,想起了星期四下午的.一节体育课,我们要测400米跑步,王老师把我分配到了一个全是男生的组,毕竟我是一个女生,哪里跑得过男生呢?可可她就特别着急,使劲给我加油,但是女生的人数比男生的人数少得多,哪里抵挡得住男生给他们的朋友加油的声音呢,于是可可就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喊:贝贝加油!我奋力跑向终点得了第2名,让我感动的是可可不仅在我跑的时候给我加油,还跟着我一起跑,我跑完之后可可和龙煜气喘吁吁的来到了我身边鼓励我说:下次就可以得第1名了。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的跑步成绩一直都是我们那一组的最后一名,可可她毫不在意,一次又一次的鼓励着我,五年级我超越了以前的我,打破了我的记录,撕掉了那个贴在我脑袋里跑步最后一名的标签。
不管是电影里还是现实生活里,我都觉得姐姐是伟大的。
姐姐观后感篇3
电影《我的姐姐》由殷若听执导,游晓颖编剧,张子枫领衔主演,肖央特别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遥源、王圣迪特别介绍出演,于4月2日全国上映。
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亲情电影,电影《我的姐姐》讲述成长于重男轻女家庭环境中的姐弟俩,原本关系冷漠疏离,但在父母车祸离世后,面临抚养弟弟还是追求个人独立生活抉择的姐姐,重新意识到了亲情深处血浓于水的意义。
张子枫在剧中饰演安然,受原生家庭影响,带着情感创伤,性格独立且强势,渴望走出去,闯出去,生活中面对不公平时,她直来直往,勇敢说不。即使含着泪,也会也会大口吃饭,她说“一个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女孩子,当她被人欺负的时候,她打的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也使我相信她在将来面对任何困难中也能够有这份勇气与信心,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同时电影故事题材新颖吸引人,也是国内市场很少的家庭女性题材电影,可能很多人一想到女人就应该坐在家里带孩子,干家务。这部电影所呈现出来姐姐性格独立且强势,想走出去,闯出去。不甘于现在的状态,这恰恰与中国式独立女性相呼应,心中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情偏向于强势。
电影中的一处弟弟和姐姐的对话,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你等等我不行吗;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啊;我只有你了。面对二胎弟弟,弟弟从出生,姐姐就没有被当成自己人,这也反映从中国式传统思想重男轻女的思想观,为了延续香火,不惜使孩子生活存在不公平。但是面对父母离世,只剩姐姐和弟弟相依为命。人类之间,有着连绵的情感,但是深刻,有凝聚力的,是亲,是爱,是亲情。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影片围绕姐弟两展开了中国式亲情深处的普遍矛盾与温暖。
姐姐观后感篇4
或许,天灾,人祸,就是如此的突然。
一个大大的灾难,悄悄降临。一场意外的`车祸,带走了安然的父母,留下了她和一个上幼儿园的弟弟。一边是她神之向往的北京,一边是相依为命的弟弟,不知所措了,呆呆地望向父母的坟地,泪如泉涌。
安子恒,她的弟弟,从小就经历了至痛之灾。深邃大大的眼睛,透露出了对父母的依恋与怀念。哪怕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也被真诚地打动,一个幼小的心灵,本该在父母的怀抱中嬉戏玩耍,却只能睁着大大的眼睛去打量黑暗的夜,没有繁星,没有光明。
留一盏灯,为你断后。
为了能去考研,安然一开始想把弟弟给其他人家,他和自己相差了十几岁啊。“姐姐也是人啊”,当我听到这句话时,也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血浓于水”这一词我们是再也熟悉不过了的,但绝对不会有很多人会为一个人而放弃所有。因此,安然在将弟弟送给别人时,一直在深深地思考,而当真正忘不了一个人时,无论你怎样做,那人的背影在你心中是永远挥之不去的。
我们并不能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却可以去抉择未来所要走下的路。身前,身后,都有可能会伫立着一个背影,既然是无法切断的血脉,那就让我们去考虑一下。倘若在前,便为后者撑起一把伞,举起一盏灯,倘若在后,便为挡雨之人相伴默默而行,即使无言,也会情深意切。那是上天的安排和回应,那么,就让我们去掌握,去珍惜吧。
留盏灯,为你断后。
姐姐观后感篇5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电影《我的姐姐》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电影《我的姐姐》观后感1
?我的姐姐》这部电影让我看得泪流满面,可能是缘由我也是一个姐姐的身份,因此只要看到影片中姐弟两相互嫌弃、相互理解、相互包涵、相相互偎、相互成长、相互治愈的场面,我就会莫名觉得心酸和感动。不过这也许就是好电影的妙处,它总是能用最贴近现实的情节来感动和吸引最平凡、最一般、最敏感的.我们,所以越来越多人会被这部电影所折服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的姐姐》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安稳的独立女孩,她因为父母突然去世而不得不抚养自己的弟弟,这无措的窘境让她觉得无比无望、委屈、茫然和无助。尤其是在面对前程、将来、家庭的问题上,安稳的弟弟无非成为了安稳的负担和累赘,这让安稳觉得很是苦恼和迟疑,因此为了让弟弟可以尽快被收养,安稳不得不选择好好引导弟弟生活和生存。
而安稳的弟弟也是一个可爱、懂事、顽强、仁义的小小男子汉,为了不让心爱的姐姐抛弃自己,他始终在努力成为一个会自理、独立、自强的大人,这让人不得不觉得唏嘘和怜悯。可正也是因为这种磕磕绊绊、别别扭扭、相依为命、温情脉脉的细节演绎,所以我的眼泪像是失控的水龙头一样止也止不住。
正所谓长姐如母,就因为占了一个长辈的身份,所以姐姐就要担当起一切压力和责任,这种法规和传统不得不让人觉得亚历山大,尤其是对于一个年轻懵懂、幻想初始、前途无量的小姑娘来说,要努力去照看一个从未见谋面、幼小无知的小孩子,这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而《我的姐姐》这部电影就是这样一部感人的影片,它让我们真实体会到了中式家庭的传统和伦理,而这种独一无二的血缘情亲是中华儿女肯定无法割舍和丢弃的,因此爱护家人、爱惜家人应当成为我们最想要追求的品质。
?我的姐姐》是一部良心之作,无论是它的制作、导演、编制,还是它的情节、情结和情感,这都让我们感到惊喜和感慨,因此我诚心盼望有更多人可以为这部电影加持。
姐姐观后感篇6
生,是为了让爱的人心安;死,是为了让爱的人解放。可是,当生与死夹道相逢时,该如何挑选?如果挚爱的人得了不治之症,你是会选择让她顺其自然的离开,还是选择对她进行无休止的手术只为让她多活一天?”姐姐的`守护者正是一部触动灵魂深处的自私与无私,讲述着一个关于生命尊严和品质的故事的电影。看这样的电影,对灵魂是一场洗礼。
姐姐的守护者改编自畅销小说姐姐的守护者,影片围绕着一位患有不治之症的女孩展开,她母亲为了挽救她的生命再诞女孩——她的妹妹安娜。从安娜降生的那一天起,身体就不再属于她自己,收取骨髓、血液等身体重要部分都是为了挽救那个危在旦夕的姐姐。然而,年当11岁的她沉默多年后竟然将母亲控告上法院,拒绝再以自己的身体任何部分换取她姐姐的生命。妈妈不能理解安娜的做法,从而一场充满悬念的较量开始了。为了成全姐姐在所有压力和痛苦下解脱,周旋在母女之间。小阿比吉尔熟稔把握小主人公成熟与童稚并存的心态,完美演绎了比母亲力挽狂澜的母爱更壮阔的姐妹情深。当对峙双方站在法庭上,真相公诸于众的时候正是影片最高潮的部分。阿吉比尔与卡梅隆·迪亚兹交汇的眼神让我看到了这个小女孩未来的荣耀。也让我看到了影片中那个为了满足姐姐公然挑战母亲的小姑娘身上的勇气,和对姐姐毫无保留的爱。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首先是感动然后是震撼,也只有爱,透彻无比的爱才能奏出这华丽的篇章。当母亲生下小安娜,并“用”小安娜给姐姐治病的时候,这不仅是伦理方面的事情了,更多的是爱。如果挚爱之人得了不治之症,你会选择让他顺其自然离开,还是拼了命都要让他多活一天?这里到处充满了爱,父母的爱,手足的爱,恋人炽热的爱。但是同时也涉及到了人权与自由的问题。结尾安娜的胜利其实对她本人而言,并不具有关键意义,无论官司打赢与否,她对姐姐的态度、姐妹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但她的胜诉为日后其他面临同样困境的未成年人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美国司法建立在“案例归纳”基础上,这一胜诉案例可以为其它追求“医疗自主”的未成年人提供有力的支持。
?母亲的爱:我爱你,你一定要活下去】
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场没有胜算的拔河,即使坚强的母亲从不放弃任何希望,整部电影依旧弥漫着浓浓的感伤:阳光下,晶莹剔透的泡泡映照著全家开心跳跃的身影,灿烂无比的笑容彷佛不曾烙下暗影。然而,转瞬即逝的泡泡,似乎又意谓著幸福时光只在一瞬之间,一切终将成为幻影,一如生命来去,从来没有任何道理。
然而,人的生命力也源自于此,期望能延续挚爱之人的生命,期待能用更厚实的回忆对抗死亡的威胁,因而不顾一切拚命向前跑。电影中的母亲就是抱著一定要让女儿活下去的信念活著,她把悲伤化为力量:生下小女儿救大女儿,再痛苦的治疗她也陪著女儿,当凯特因化疗掉光头发产生情绪反应时,她二话不说马上剃光自己的头发,那一幕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彷佛在告诉凯特:『妈妈和你在一起,你不要怕。』展现了一个母亲为爱的超强意志力,那种就算牺牲我的全世界也要陪你一起走的信念,悄悄刺穿了凯特内心的恐惧。
爱是一种力量,但有时太强的爱反倒成为负担,过度坚持不小心就变成了一意孤行的偏执。为了让凯特活下去,母亲顾不得其他人的感受:她忽略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阅读障碍,也忽视了小女儿捐赠器官给姊姊的恐惧,“感觉自己没那么重要”成为其他儿女心上的阴影。她甚至忽略了凯特的意愿,习惯了一路向前奔跑,再加上一定要赢的律师性格,让她不容许半途而废,不让死神有缝隙可钻。然而,一心想赢的背後,承载的是一旦输了将无路可走的恐惧。那场父亲和她不惜离婚也要带凯特去海边的戏,说明了再怎么紧握也得适时松开,放爱自由。人虽难以胜天,但至少爱与期待能缓和生命的痛楚,不再紧迫盯人,才能共享一段难能可贵的美丽时光。
?兄妹的爱:我爱你,你想走就走吧】
电影中的手足之情亦十分动人!健康的哥哥和妹妹因为凯特的缘故,无法和一般小孩一样无忧无虑成长,还得时时面对凯特发病时的惨况。然而,兄妹俩对凯特的爱并未因此而减少:拙於言词的哥哥,努力画出凯特的样子,彷佛在告诉凯特你永远在我心里;被迫长大的妹妹,从小就为了捐赠器官给姊姊,忍受疼痛,她依然无微不至的照顾姊姊,和她在一起。兄妹俩一心希望能让凯特好过些,只要能为她做的,他们都愿意。最後,兄妹俩和凯特在病床前相拥的画面,一直浮现在我脑海中,他们一左一右撒娇似的依偎在凯特怀里,此时,笑容满面的凯特彷佛变成了照顾者,轻声安慰她的哥哥和妹妹。
爱,有时真的不需要说太多,将千言万语化为一个温暖的拥抱,真实的温度会为他们记住爱的痕迹。
?姊姊的爱:永远守护心爱的人】
泰勒对她说:『因为得了癌症,我才能认识你,所以我很高兴我得了癌症。』凯特笑著掉泪,我也掉泪了。谁能说这样的爱情不圆满?他们努力在稍纵即逝的生命中尽情燃烧,不浪费相爱的每一刻。相对于身体健康的我们,总以为还有挥霍不尽的时间,总以为爱情会等我们,却忘了珍惜相爱的当下。此刻我希望自己能像凯特一样,不知道有没有明天?要极致的爱,要尽情的活,不要再苦苦等待了。当他们不再恐惧分离,回忆将成为最美好的印记,让他们得以放下痛,重新拥抱爱。
生命的来去没有任何理由,忽然就来了,也忽然就没了。而时间依然继续再走,唯一不同的是离开的人留下了深刻记忆,让活著的人永远不忘,曾交会的短暂光亮亦足以照亮漫长的一生,我想,这就是生命的终极意义。这世上只有家人的爱不会消失,即使有过无数争吵,最终仍会过去。这世上也只有家人不需要“永不分离”的誓言,一心牵挂,因而永不遗忘。每年,凯特都与家人同在,他们去凯特最喜欢的地方,凝望凯特最爱的景色,寒风中,握在手中的热咖啡彷若凯特的温度,不管过了几年,永远存在心中最温暖的一角,守护她挚爱的家人,一直到最後。
自由主义的先驱、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存在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权。“每个人都有使用自己的权利、按照本人的意愿保卫自己本性的自由。”安娜要求获得个人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这是自由主义规定的“人权”中最基本的方面。这样的要求在实际的情境下,却要面临道德、伦理、亲情的拷问,这是自由主义没有办法解决的矛盾问题,也是反对者指责自由主义可能导致一个自私自利的社会的原因。假设安娜的上诉果真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非姐姐的意愿,最后她的胜诉导致了凯特肾衰而死,这样的情节设定恐怕无法让观众对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表示认同。在处理自由与道德之间的张力时,本片一再强调安娜可以做出符合伦理道德的选择,但这一选择必须是她自己做出的,而非被他人强迫,流露出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道德责任感,促使个人将道德原则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而非外界强制的结果。
以自由与亲情的冲突开始,以温情和宽容结束,眺望那片深远的蓝天,像凯特的笑脸,安娜最终明白了这一切的意义:“我曾经以为我来到世界上是为了拯救我姐姐,而我最终没有做到。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曾经有一个姐姐,她是那么美好。”与亲情的冲突开始,以温情和宽容结束,眺望那片深远的蓝天,像凯特的笑脸,安娜最终明白了这一切的意义:“我曾经以为我来到世界上是为了拯救我姐姐,而我最终没有做到。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曾经有一个姐姐,她是那么美好。”
姐姐观后感篇7
你等等我不行吗?
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
我只有你了《我的姐姐》剧情并不复杂:父母为了得到一个儿子,逼迫女儿扮演残障。在高龄终于生下一子之后,又修改女儿的高考志愿,从北京某医学院临床专业改为本地某医学院护理专业,让女儿从医生变成了护士,这样女儿离家近,可以早点工作赚钱。于是,女儿从大学开始就和家庭决裂,独自生活。
毕业之后进入医院,心心念念准备去北京读研究生,重圆医生梦。就在这个时候,父母突然遭遇车祸,留下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幼弟......
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任何试图把它变为单一选择的尝试,都会引起很大的纷争。而且,现在网上的评论已经如此。
电影《我的姐姐》对这两个方向都有很好的表现。
一方面它表现了血缘和亲情的奇妙,其实,血缘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大概不是可以通过理性来进行理解。不管姐姐和弟弟之间如何相互厌恶,但是还是会被彼此吸引。
在父母去世之后形成的真空里,姐弟之间的血缘关系会让人有相互连接的感觉,而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在对方的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就如同弟弟在姐姐背上说的话一样:你身上有妈妈的味道。姐弟分别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把对方视为自己人生可能性的一种;也分别在对方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把对方视为父母生命延续下来的一部分。这就是血缘的力量,无视这一点,就是无视人性。
另一方面它表现了人对成为自己的渴望,这是现代社会的价值核心。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完善自我,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个人价值,独立自主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个社会最大的善。
现在社会里要求每一个人都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先有独立个体,然后才有事业,才有家庭。
不隶属于任何人的人,才能打工。隶属于某个人的人,只会尽忠。无论是现代国家,还是现代企业,需要的都是原子化的人,并且不断美化自我实现,这是社会前进的最强动力。无视这一点,就是无视现实。
所以,电影《我的姐姐》里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简单答案,不是一句找人领养弟弟,自己去考研不就好了,或者是一句当然是留下来照顾弟弟,这是姐姐的责任,就能解决的事情。
如果每一种选择后面都没有强大的支持,也就没有这样的撕扯和纠葛,也就不会有这样一部电影。
?我的姐姐》不止于两难选择,它用女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情。其中专门做了几组对比,一组是女性对于家族和家庭中男性的观察,他们得到了更多的选择,更好的资源,然后他们做得怎么样?这里隐藏了非常微妙的嘲讽。
我不止是姐姐,我还是我我不知道到底是从哪一刻,姐姐开始有所改变的。
可能是从看到爸爸的皮衣破成那样还在穿着的时候。
可能是从警察口中得知爸爸心脏有问题而事故前给自己打了十几通电话都没接的时候。
可能是从回忆起小时候妈妈给自己洗头时爱的眼神的时候。
可能是从第一次送弟弟去幼儿园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送到门口看到弟弟孤独的`背影的时候。
可能是从想要在地铁站把弟弟丢掉后看到弟弟焦急哭泣奔跑寻找的不安后的不忍心的时候。
可能是从弟弟小心翼翼趴在阳台说的那句:本是同根生,不要太着急。的时候。
可能是从弟弟小心翼翼讨好,趴在安然的背上说姐姐和妈妈一个味道的时候。
可能是从第一次吃早饭给弟弟系鞋带露出的笑容的时候。
可能是从安然像弟弟一样用口水攻击别人的时候。
可能是从弟弟说出我只有你了你等等我不行吗的时候。
......
太多太多的时候,她慢慢开始接受弟弟。
她一开始想要逃离,无非是这个地方没有一个值得她为之留恋和奋斗的动力。
所以我觉得不是她放弃了她自己的梦想,而是她找到了自己。
她不止是姐姐,她还是她自己,她是自由的。
张子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一开始希望她做快乐的女孩,经历之后发现好的不好的事情,也许都是一种好。
其实每个人心中对姐姐的人生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这也是开放式结局会引导我们思考的。
有时候我会觉得把弟弟送去那样一个条件好的家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国式亲情总会给人太多无法割舍的牵绊。
主流价值观和人性的发展在要求姐姐无私奉献的同时,却没有想过弟弟长大后姐姐的现状。
因为重男轻女思想的存在,姐姐从一开始生下来就有了这样一个不可逃避的身份,注定要为弟弟放弃一些自己的东西。
电影之所以让人感到窒息和压抑,是因为姐姐和弟弟都没有错,而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在消磨着彼此,难以改变或消除。
然而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啊正是当代女性对自我追求的理性认知,每一个女性的第一个身份都是她自己。
电影没有绝对而客观的想要去抹除这种中国式重男轻女或是二胎问题,只是在这些故事里给我们留下更多让我们对现实生活进行客观审判和思考的余地。
在我看来,这不单单是一部电影,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姐姐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狮子的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