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观后感的过程,有助于观众整理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增强对影片情感表达的敏感度,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流浪地球》观后感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流浪地球》观后感篇1
昨晚,妈妈带我到电影院观看了电影《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地球本来是围绕太阳转的一颗小行星,可是因为太阳即将毁灭将会吞噬地球,同时地球表面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八十几度,宛若整个南极。人类只能住在地表层负一百多层电梯的地球里面,人类决定将整个地球打包走,亡命宇宙。为此人类在全球制造了1万多台很大的推进器和转向机,帮助地球改变转向,用时2500年,到达宇宙里的新家园。
他们在前进的路上碰到了木星,木星有很大的引力,吸引着地球的大气层,而且强大的引力会将地球和木星相撞,并且将地球瓦解掉。人类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让地球不撞到木星,很快就要到世界末日了。全球政府也发布通知让各国救援先锋的人都回家跟家人相聚等待着地球灭亡时刻的到来。
中国救援队在最绝望的时刻想出了一个办法:因为木星上有很多氢气,点火发射火力到木星上点燃木星氢气,让火力冲爆力推开地球不让地球撞击木星。为此其中几位队友,在执行这个任务中丧命,还有几位身受重伤,历尽千辛万苦,可惜已发射的`火力离木星还差五千公里。
就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的时候,一位中国的宇宙飞行员决定点燃宇宙飞船,然后自己带着飞船上的燃料飞到木星上点燃木星,可是国际政府因为那个飞船里有很多重要的文件和人类的文明种子,让他放弃地球。这位飞行员为了地球上的三十五亿人类还是独自将飞船飞到了木星上,引爆氢气黑洞并且光荣牺牲了,他的牺牲换来了地球的获救。
看完这个电影,我觉得人类真的很团结一心,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大家都挺身而出。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流浪地球》观后感篇2
在读过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后,我就被深深吸引了进去,他通过平凡的方式写出了不平凡的科幻。
?流浪地球》以丰富的想象贯穿全文,20年前,地球驶出了冥王星轨道,驶出了太阳系,在寒冷的外太空继续着它孤独的逃亡生涯。读到这里,让我不禁佩服起作者,佩服起他对宇宙的认知,他真是把科幻描绘的像真的一样。
人就要有丰富的想象,想象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美好的`遐想是不行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才能够驶向成功的彼岸。也许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难免有崎岖的坎坷,但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这本书的作者简直把科幻写的神乎其神,他把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宇宙紧紧相接在一起,表面上看起来不足为奇,可慢慢品尝看,才能尝出真正的味道。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科幻原来由许多不同形式,也让我对科幻读物燃起了兴趣。
《流浪地球》观后感篇3
在“15亿票房”的吸引下,我满怀激情与好奇心来观看了这部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
我之前看过刘慈欣写的《三体》,让我颇为震撼。而这部根据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所拍摄的同名科幻电影,同样没有让我失望。
在看电影时,我好几次热血沸腾,我不舍得眨眼,不希望错过每一帧的画面。我震撼,震撼电影丰富的情节与壮观的画面;我自豪,自豪国产科幻电影品质的一大突破;我感动,感动刘培强的舍生取义,感动全世界人民的万众一心,和刘启等人与家人的浓浓亲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刘培强在空间站的窗户上每天根据木星的位置画圈,像日历一样计算自己快要回家的时间,和亲人分别十几年,其中的辛苦和思念溢于言表,电影没有太多煽情的台词,这个画圆圈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另外有一个小细节是,窗户旁边挂了《盗梦空间》里的陀螺,电影里最终主人公回了家,这也表达了刘培强对回家的渴望。
?流浪地球》尽量让每一个角色都丰富起来,作为配角的老何也不例外,他摘下头盔去机房检查线缆,点燃了“珍藏”的香烟,其实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了。当他打开烟盒的时候,给了一个字条的特写,字条是妈妈留给他的,让他注意身体,天冷记得穿秋裤。这里也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一个泪点,每一个为地球能活下来而拼搏的人,其实都有自己牵挂的家人,但他们不得不为了任务和信念做出牺牲。
其实,这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人类文明的传承才要如此拼命的保护地球。他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完全不亚于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英雄,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拯救地球的英雄,不是吗?
电影中提到过一句话:希望是什么?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虽然珍贵,虽然稀少,但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我也是地球上的一份子,我也想大声的喊出:奔跑吧,地球!
《流浪地球》观后感篇4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一句话可能可以算得上是新年最热门的一句话了。这句话是来自现在很热门的电影《流浪地球》,我从合肥一回来就迫不及待地去电影院观看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地球快要被太阳吞噬了,人类齐心协力,计划把地球推离太阳系,携带地球去宇宙探寻下一个合适的恒星。但,在大家地球冲出太阳系的路程中,又被木星引力所吸引,快要撞上了木星,这个时候电影里的救援小分队结合我们的常识想出了一个拯救人类的方法:把木星点燃,让木星爆炸的气波把地球推开。最后在多方一同努力下终于成功了。
在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主角的爸爸刘培强,他是主角刘启的父亲。他有一种勇于捐躯,舍己为人的精神,在地球的行星发动机因为距离问题没办法把木星点燃时,他主动驾驶空间站飞向木星,把木星点燃了,而他一个人也牺牲了。他牺牲了自己,换取了地球的期望。这部电影还有太多让我震惊的地方,电影开始的时候说人类也不知晓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或许是一次水灾,一次大干旱从而大家的地球变的不合适人类居住了,其达成在因为环境污染,地球变暖,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的上升都是在暗示地球大家人类唯一的家园已经创伤累累了,大家更要从自己做起注意环保,延缓和改变地球创伤。这虽是科幻片,与现实却是息息有关。我还在影片里感触最多的是爱,在没期望点燃木星的时候,全球广播让大伙都回家,最后的时间和家人团聚,那些掉头回去参与救援的,也是本着对家人,对家园,对地球的大爱。最后也是刘培强牺牲自己,用他的大爱拯救了地球,用爱,找回期望,大家才能拥抱地球的温暖!
《流浪地球》观后感篇5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篇6
这是一部科幻片。但其中的情节令人感动,十分精彩,这就是著名的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今年寒假,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电影院,欣赏了这部“巨作”。
故事是这样的,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儿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了争分夺秒的生死战。
在这部电影中,我见到了钢铁意志的韩朵朵,见到了坚韧不拔的刘启,见到了英勇无比的王磊,但我最欣赏的却是那个英勇献身的刘培。
刘培强,在电影中也就出现了20多分钟,顶多是一个配角。可他却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他是一个中国的太空飞行员,身上有着许多我们要学习的品质,我喜欢其中的两个故事,其中有一个情节,没有讲到,就是刘启的妈妈病了,他认为已经无药可救了,便让刘启和韩子昂去了地下城,不再花钱医治刘启的.妈妈。虽然这样做不太好,但我认为刘培强能在关键时刻分清局势,该如何去面对并作出判断,还是能值得我学习的。另外一个情节就是他开着飞船撞上了火柱引爆木星。我还记着他说的一句话:“没有人类的文明就不叫文明”。我想,正是因为这样,刘培强才会不顾一切地撞上火柱,英勇献身,刘培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以自己一个人的生命换来了全球35亿的人的性命。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去发扬光大。
?流浪地球》,这一部电影给了我许多知识和无限的遐想。我还想再一次看这部电影。
《流浪地球》观后感篇7
很早前,爸爸就买回了一套书,叫《三体》,作者是刘慈欣。我翻看了一下,密密麻麻都是小小的字,我就又放回书架上了。我怕我眼睛看近视了,都还不知道书里讲什么。
今天爸爸在手机上订了电影票,我们全家人在电影开播前就到电影院了。好久没有来看电影了,我好期待呀!
电影看了两个小时,如果不是3D的,一会儿“轰轰”声,一会儿感觉刘启开到地球表面的那个大型车开到我面前来了,我都快睡着了!
走出电影院,我一口气问了爸爸好几个问题:
“爸爸,地球会爆炸吗?”
“爸爸,我们的地球会冰冻掉吗?”
“真的有世界末日吗?如果有,那么多的人类,动物、生物怎么办?”
爸爸说,“不会的,我们从现在开始尽量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我们现在不是在垃圾分类吗?这也都是在保护地球啊!科学家们也都在研究啊!”
我好像还没看懂,问哥哥,哥哥告诉我: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衰老了,最终分解整个地球。于是全球科学家们齐心协力,在地球表面安装了一百万台推动器来推动整个地球,转移到几亿光年外的地方。但在经过木星的时候,因受到木星的引力影响,地球的大气即将被抽空,也偏离了方向。在太空中的空间站里,人工智能设备moss莫斯推断出地球将在7日之内撞击木星,人类毫无生还的可能,在这心灰意冷之际,许多救援队都放弃了救援,只有刘启那只救援队还在救援,最终想出了办法——点燃木星,但因为火力不够大,还距离木星5000公里。于是刘启的爸爸刘培强想出了办法——引爆空间站。是勇气点燃了这一丝希望。刘培强牺牲了,但地球得救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