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准备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有条理地传授知识,预先写好教案可以使教师更好面对课堂的突发情况,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乐意为身边的人做事。
2、能根据故事情节推测人物的心理和语言,并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
课件资源:故事图片《好事情》、故事音频、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教师导入情境,引导幼儿思考,说说对“好事情”的理解。
——有个孩子叫豆豆,他想做一些好事情。
——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好事情吗?你做过哪些好事情?都来说一说。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故事图片及故事音频的第一段至第四段,引导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1、鼓励幼儿表现“委屈”“摇头”“夹着尾巴”的样子
——妹妹、奶奶、小狗都请豆豆帮忙,可豆豆帮助他们了吗?
——豆豆不愿帮忙,大家的.心情怎么样?谁来学一学妹妹、奶奶和小狗请豆豆帮忙时被拒绝的样子。
——豆豆为什么不愿帮助他们?如果你是豆豆,你会帮助他们吗?
——你觉得,这些事情算好事情吗?
教师继续播放故事至结束,引导幼儿仔细听、认真想。
——故事里的妈妈给了豆豆什么建议?
——想一想,如果豆豆做了这些事,妹妹、奶奶、小狗会对豆豆怎么说?
教师播放故事完整视频,与幼儿一起欣赏整段故事。
——在妈妈的帮助下,豆豆终于找到了自己可以做的好事情。
——想一想,你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好事情呢?
小结:好事情其实就是身边的事,我们要积极地为身边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鼓励幼儿继续自主阅读幼儿用书,幼儿有看不懂的地方可提出来一起讨论。
活动提示
日常活动:身边可以做的好事、小事有很多,教师可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用语言描绘一定的情境,如喝牛奶时、起床穿衣服时等,鼓励幼儿参与讨论:在班里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哪些好事情?
家园共育:现在的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接触同龄人的机会不多,能帮助别人的机会也有限。家长应尽可能地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多示范如何帮助别人,多提供帮助身边人的机会。
附【故事】
好事情
早上,小豆豆醒了。他看看窗户,阳光照耀,天气很好。于是,小豆豆想要做点什么事情。
妹妹恰好走来了:“豆豆,跟我去玩呀!”“请别打扰我,我正在想事情。”妹妹受了委屈,走开了。
于是,豆豆又想:如果狼来抓奶奶,我就用枪打它!奶奶恰好说话了:“小豆豆,把碗碟收拾一下。”“请您自己收拾吧,我没有时间。”奶奶摇摇头。
豆豆又继续想:如果哈巴狗掉在井里头,我就把它捞起来!哈巴狗恰好走过来了,它摇摇尾巴:“给我喝点水吧,豆豆!”“别打扰我想事情!”哈巴狗合上嘴,夹着尾巴跑走了。
豆豆问妈妈:“我能做点什么好事情呢?”妈妈抚摸着豆豆的头,说:“跟妹妹去玩玩;帮奶奶把饭碗收拾收拾;给哈巴狗喝些水。”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孩子与家人的关系,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人际能力。目前有很多家长对幼儿无条件的“爱的倾斜”,并不利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但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此活动让我们的孩子和家长对此问题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感受。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2.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在游戏中观察妈妈的大手,尝试用拓印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邀请幼儿的妈妈来园参加活动。
2.和本月过生日的幼儿的妈妈商讨过生日的日期,方便家长参与。
3.能分别露出5双手的一块大幕布、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这个月是3月,有两位小朋友过生日,他们又长大了1岁,你们猜一猜他们是谁?
教师请小寿星出来,为他们戴生日帽。
(2)妈妈知道你们的生日吗?她们怎么给你们过生日?(吃蛋糕,送生日礼物……)
(3)你们知道妈妈的生日吗?这个月哪个小朋友的妈妈过生日?(不知道)
(4)小朋友的妈妈也有这个月过生日的,请她们和过生日的小朋友一起到前面来,大家看看都有谁的妈妈,请她们接受我们给她们戴生日帽,大家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吧。
(5)为什么妈妈知道小朋友的生日,你们却不知道妈妈的生日?(妈妈没和我说过,妈妈从没有过过生日……)
2.玩“猜小手、猜大手”的游戏,激发幼儿了解自己妈妈的情感。
(1)咱们和妈妈们玩一个游戏——“猜小手”。请5名幼儿藏在幕布的后面,只把手从幕布的缝隙中伸出来,请妈妈来找找自己孩子的小手。(妈妈一下子猜出了自己宝宝的手)
(2)咱们再玩一个游戏:“猜大手”。妈妈和老师同时站到幕布的后面,将手从幕布的缝隙中伸出来,由幼儿来找自己妈妈的手。(没有一个小朋友能找对自己妈妈的手)
(3)为什么妈妈能从那么多小朋友里猜出自己宝宝的手,可小朋友却不能猜出自己妈妈的手?这是为什么?
3.回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1)妈妈都能猜对自己宝宝的手,说明妈妈很爱我们。请小朋友想想,妈妈做过哪些关爱你的事情?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嘴磕破了,妈妈心疼地抱了我一个晚上;我总是生病,妈妈为了让我身体强壮,给我做好吃的,还和我一起跑步锻炼身体……)
(2)老师这儿有几张照片,你们猜猜是谁?先请小朋友看过生日的妈妈年轻时的照片,再对比看现在的照片。
(妈妈年轻时真好看,像大姐姐;妈妈现在的头发怎么短了,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
(3)她们为什么没有以前好看了?你们的妈妈有什么变化呢?为什么呢?
(妈妈很辛苦,家里的饭都是她做;妈妈下班回家还要洗衣服、做饭,手都不光滑了;妈妈都没时间梳头,所以把头发给剪短了……)
4.画画妈妈的手,进一步了解妈妈。
(1)妈妈要做那么多事情,手都变得粗糙、不光滑了,今天请小朋友来拓画、装饰妈妈这双为我们做很多事情的手吧。请小朋友边画边仔细观察妈妈的手纹,然后将这些手纹线进行装饰。
(幼儿边观察边画:妈妈的手好柔软;妈妈干活的手真粗糙;我妈妈的手真小,和别人妈妈的手不一样……)
5.再玩游戏“猜大手”,让妈妈感受宝宝的爱。
(1)现在,咱们再玩一次“猜大手”的游戏。
(2)请妈妈和几位教师藏在幕布的后面,把手从幕布的缝隙中伸出来,让小朋友来猜一猜哪双手是自己妈妈的。(小朋友们都猜对了,妈妈们都欢呼起来)
活动反思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突然感到:孩子怎么了?很多时候,父母感到用尽了全身力气去爱孩子,孩子却没有得到满足,得不到爱的回馈。为了引导家长正确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知道爱父母,我在设计导入活动时从“说生日”开始,自然地引出活动。我先请幼儿说自己的生日,孩子们不但知道自己的生日,还知道好朋友的生日是哪天,可是班上没有一位小朋友能说出自己妈妈的生日。
接下来进入的第一个游戏是“猜小手”,当妈妈一下子猜对自己宝宝的小手时,妈妈和宝宝都高兴不已,但并没有体会到游戏真正的作用。紧接着第二个游戏“猜大手”游戏中,孩子们又无一例外地没有猜到自己妈妈的手,妈妈们沉默了,孩子们也都不说话了。这两个游戏让妈妈和孩子直观地感受到妈妈对自己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以及孩子对妈妈的关心却知之甚少。这里没有空洞的说教,却让孩子低下了头,萌发出我也要像妈妈爱我那样去爱妈妈的情愫。
接下来通过美术活动拓印、装饰妈妈的大手,在活动中孩子们抚摩着妈妈的手仔细观察、描画,他们带着对妈妈的爱意将自己的观察与感受倾注在作品中,并感受着妈妈手的温暖与柔软及干活后的粗糙,更加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最后,我们再一次进行了一次“猜大手”的游戏,这次幼儿全都找到了自己妈妈的手,从中也让家长感受到爱是可以培养的。
可以说,这一活动既体现了性,又体现了形式的多样性,同时教师把家长作为重要的资源,将家长同样视为活动的主体,做到资源互补,体现家园共识、共育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其美感,使学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学情分析:
由于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教师应充分体现引导者的作用,发挥学生年龄特点,因此我通过生动的语言,活泼的教态,贴近学生。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吸引学生。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以及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表现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表现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进行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材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蚂蚁、乌龟、螃蟹等各种爬行动物的头饰。学具准备:油画棒、彩泥、小刀、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爬行实物展示:
导言:“今天老师的小别墅里请来了一些神秘的小客人,你猜猜都有谁?”可以让学生尽情的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当学生猜不到时,他们的好奇心会更加强烈,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打开小窗户看一看都有谁?“原来是勤劳的小蚂蚁家族、漂亮的蜗牛小姐、胖乎乎的老虎虫兄弟和慢吞吞的乌龟大叔,还有威武的螃蟹大将军”,这时学生一定会很惊讶,这些小动物怎么会出现在课堂上呢?从而调动起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
2、观察特点:
“这些小客人可真可爱,它们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注意观察它们的动作、特点”。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观察态度。再请学生说说观察到的每个小动物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模仿爬行动物:
我准备了学生刚刚观察过的几种爬行动物的头饰,请愿意表演的学生戴上头饰进行模仿。通过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爬行动物的喜爱,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
4、讲故事: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这些爬行动物的故事吗?”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适当补充提示,根据故事进行初步的思想:“小乌龟虽然爬的很慢,但是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终于取得了胜利;小蚂蚁团结一致战胜了凶猛的大蝗虫,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而蜗牛为了炫耀自己的成绩整天把奖杯背在身上,久而久之身体与奖杯长在了一起,成为了严重的负担,这告诫我们取得了成绩不要骄傲,而应该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就使学生更加喜欢这些可爱的'爬行动物,还从它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道理,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行动了,这时自然的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知识的延伸:
大自然中有许多爬行的动物,你还知道其它爬行的动物吗?谁愿意将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想不想看?比比看谁听的最认真、看的最仔细,看后老师要考考你。(播放影片)
2、游戏:
老师这有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我实在分不清哪些是爬行的动物,谁来帮老师选一选?(学生操作)谁能具体的说说它们的外形、色彩?你自己选择一个你最想描述的。
三、做作业:
这些爬行的动物太可爱了,想想看,你能用哪些方法和材料表现这些爬行的动物?
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提出作业要求:“同学们,这些小动物向前爬的样子可真有趣,你就用最喜欢的方法和材料表现出它们奋力向前爬的样子吧!”
四、小小艺术展:
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作品都太漂亮了,你们想不想看?那好,老师放一段音乐,同学们互相参观,互相介绍,然后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
五、情感: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家,这些小动物也有自己的家,如果他们失去自己的亲人也会很伤心,所以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恰当的进行思想,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大自然的美丽,达到教学目的。
六、课后延伸:
在自然界中,其实还是有很多的爬行,除了动物界当中的爬行,昆虫的爬行,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其他的爬行,如幼儿的爬行、交通工具的爬行的等等,课后展开想象,完成作业。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用普通话朗诵儿歌,练习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
2、初步了解豌豆、蚕豆从开花到结成豆荚,加工成豆制食品的过程,喜欢吃豆类食品。
活动重点:
用普通话朗诵儿歌。
活动难点:
念准字的读音。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豌豆蚕豆》。
2、各类豆制食品。
活动过程:
1、品尝食品导入活动:
出示豆制食品供幼儿品尝:
——“你吃过这些食品吗?味道如何?它是用什么东西加工成的?”
出示豌豆、蚕豆,帮助幼儿小结:
——“这些食品都是由豌豆、蚕豆加工成的。”
2、欣赏诗歌,理解豌豆、蚕豆从“花——豆荚——豆米”的过程。
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幼儿阅读图书《豌豆、蚕豆》,按顺序观察、理解画面。
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语句表达:
——“诗歌里的豌豆、蚕豆是怎样长大的?都能做成哪些食品?”
3、学念诗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学习朗诵儿歌。
帮助幼儿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鼓励幼儿分句接龙念儿歌。)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意识。
3.体验舞龙的乐趣,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4.通过跑、跳等动作锻炼身体。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制作的龙灯;
2.龙的传说故事、舞龙图片;
3.电视机、录音机、磁带《吉祥谣》。
活动过程
1.了解民间舞龙的来历
(1)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请你们想一想每次的重大庆祝活动上我们都会看到什么?
(舞龙、舞狮子、舞牛)
师:你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呢?(出示自制玩具“龙灯”)比较一下和你以前看到的龙灯有什么不同?
分析: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龙灯是怎样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讲述故事《耍龙》,了解中国民间舞龙的'来历
师:小朋友,我们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这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听完后你们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分析:幼儿各抒己见,边说边比动作,课堂气氛很活跃。
师;你们知道舞龙是怎么来的吗?
幼;是为了纪念小青龙。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人们为什么要记住青龙?
幼:因为青龙帮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师:他们用什么方式来记住青龙呢?
幼:用纸、竹篾做成青龙;敲锣打鼓、游街串巷。
师:现在人们不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舞龙,有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的时候也会舞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是怎么舞龙的。
(3)播放录像,欣赏舞龙表演
讲讲你看到的舞龙场景。(大家的穿着打扮怎么样?数一数一般有几个人舞一个龙灯?大家的表情怎么样)
体会舞龙的动作,左右摆臂、上下抖动、后面的八紧跟着龙头依次做动作。
分析:初步了解舞龙的方法,知道龙头、龙身、龙尾不能分开,一定要跟着龙头摆动。
教师讲解碟片中的精彩片断:彩龙旋转、灵龙戏珠、首尾合一、神龙转世、蟠龙入海,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舞龙活动的兴趣。
2.体验舞龙的乐趣
教师组织幼儿到产外。
师:小朋友自由组合,5~7人一组,老师看看哪个组的小朋友动作最快!
(1)准备活动:练习双臂协调左右摆动;练习脚下行进动作;练习边走边舞。注意个别幼儿的协调性。
(2)学习舞龙动作:抓握好龙灯的胶棒,小朋友要看着龙头,龙身随着龙头摆动,注意舞动的次序。
分析:原地练习手上动作,让幼儿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玩耍。教师充当龙头给幼儿做示范动作,慢动作带动队伍舞动龙灯,每个组的幼儿都轮换着练习舞一次。跟着龙头舞,不能出现反方向拉扯的现象。(3)播放音乐《吉祥谣》,让各组幼儿练习舞龙动作,练习协调地舞起整条龙,注:每个纽的幼儿都轮换着练习舞一次。
3.休息并讨论
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让我们坐下来听听音乐,说说你是怎么舞龙的?谁舞得最好?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得真好!现在送我们的“龙灯”宝宝回家吧。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鸟的王国有各种各样的鸟,说出自己知道的鸟。
2、能大方地在集体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鸟的喜爱。
3、了解鸟类受到的部分伤害现象,激发幼儿同情小鸟、爱护小鸟的情感。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关于鸟的知识的准备。
2、课件准备。
3、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交流对小鸟的认识。
1、师神秘地说:“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出示燕子图。“认识吗?”今天小燕子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燕子请我们一起和它来唱一唱。(放音乐有只小燕子)小燕子不仅请你们唱歌,好要请我们一起到鸟的王国去做客。你们高兴吗?那我们跟着燕子出发吧!(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2、宝宝们,鸟的王国到了,我们一起进去吧。你们猜猜,鸟的王国里会有哪些鸟呢?(幼儿自由交流)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我们来看看,鸟的王国里都有哪些鸟呢?哦,他们还要考考你们呢!(放多媒体幻灯片,师随机问幼儿相关的问题,引导幼儿交流鸟的相关知识)
3、师:鸟的王国里的鸟可真多呀!在这么多的鸟中你最喜欢什么鸟呢?为什么?先大声地告诉你旁边的好朋友吧!(幼儿交流,师随机辅导)说得真好,现在谁愿意再把你最喜欢的鸟来告诉大家。(集体交流)原来鸟有这么大的本领:喜鹊、燕子、啄木鸟、老鹰的能捉害虫,保护树木、庄稼;丹顶鹤、孔雀羽毛漂亮,会跳舞给人们看;黄莺、画眉、黄鹂、八哥、鹦鹉声音好听,会唱歌;还有鸽子可以为人们送信;难怪你们这么喜欢他们。
二、了解小鸟受到的一些伤害现象,激发幼儿同情小鸟、爱护小鸟的情感。
师:可是,社会上的人是不是都像我们小朋友,像中1班的宝宝一样喜欢鸟,爱护鸟呢,不是的你们看(放课件)。
1、看后提问:
(1)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2)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假如你看到这样的事情,要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很幸福,可这些小鸟却经常受到人们的伤害,它们真可怜!我们小朋友要告诉这些伤害鸟的人,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关心鸟,爱护鸟。
2、了解社会上保护小鸟的一些措施。
(1)师:你们看,不光是我们小朋友知道要保护鸟类,有一些有爱心的哥哥、姐姐们看见小鸟这么可怜,还成立了爱鸟协会,专门来帮助小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帮助小鸟的?
①瞧!哥哥、姐姐们正在干什么?(植树)
②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人工鸟巢)这就是哥哥姐姐们为小鸟做的新家。
③看,他们正在给小鸟安新家呢。
(2)其实,不光是这些哥哥姐姐、还有很多很多的人都和我们一样,在关心鸟、爱护鸟。人们在四月底五月初就是现在,专门设立了爱鸟周。要求所有的人都要行动起来,爱鸟、护鸟呢。你们看!(放课件)
(3)结束部分:
那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做一份爱鸟倡议书,回去后,让更多的人来爱护小鸟,做爱鸟小卫士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小百科:鸟(学名:aves),又称作鸟儿。定义:有羽毛几乎覆盖全身的卵生脊椎动物,字典解释: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大多数能飞。在动物学中,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