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课教案通用6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有效性在于其与实际教学内容的高度契合,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有效的教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社会课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社会课教案通用6篇

小班社会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注意观察周围的变化,知道要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2、在与同伴通电话的过程中,学会关心同伴。

3、体会关心同伴带来的满足感。

(重点:学会关心同伴。难点: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同伴的关心。)

活动准备

1、事先和生病的家长联系好。

2、准备一些彩纸、浆糊、笔。

活动过程

教师讲故事《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故事里哪一个小动物生病了?谁来看望它的?小动物么来看望生病的小刺猬时,对它说了什么?小刺猬又说了什么?小刺猬病好 了以后做了一件什么事?它为什么压迫这么做呢?”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今天谁没来幼儿园。

1、教师可以用点名的'方式或玩游戏“猜猜我是谁”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同伴,发现今天谁没来上幼儿园。

2、教师:“.小朋友生病了,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呢?“刚才我们享想了很多的关心他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想的好办法和故事里一样,有的要讲故事给他听,有的要送他一副画,告诉他小朋友很想他。”

师生共同探讨怎样在电话里关心别人。

教师:“我们和小朋友通电话的时候,应该怎样说话呢?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师启发幼儿说出关心病人的话。

师生打电话给生病的小朋友。

教师交代要求,提醒幼儿注意语言。

电话结束后,师生共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关心病人的。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可以将所观察到的行为和语言巧妙地引入到幼儿的讨论中,引起幼儿的关注。

教师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打电话给生病的小朋友,让他觉得很开心,以后我们周围如果还有还有人生病,小朋友要学着去关心他,为他做一点事情,让他们早点恢复健康。

小班社会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幼儿园过年前的景象。

2.会用一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中大班及幼儿园已进行新年布置。

活动过程:

1.引发参观兴趣。

提问:这几天幼儿园和哥哥姐姐班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要布置得那么漂亮?

他们是怎么打扮幼儿园的?

2.明确参观时的纪律。

跟着队伍走,小声讲话,别影响别人。

爱护哥哥姐姐布置的环境,不用手乱碰。

与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老师谈话时有礼貌等。

3.幼儿参观幼儿园的节日环境布置。

教师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节日景象,体验要过新年的愉快情感。鼓励幼儿与遇见的哥哥姐姐等交谈。

4.共同布置自己的'班级。

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和老师一起把教室也打扮打扮。

如:粘贴彩色纸、挂哥哥姐姐送来的红灯笼。

活动建议:

本活动也可采用“大带小”的形式进行。

活动评价:

1.能观察中大班教室及幼儿环境中的漂亮布置,会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节日景象。

2.有迎新年的快乐情绪,参加布置活动。

活动反思:

努力领悟《纲要》精神,在活动中,力争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积极的、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班社会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的意义。

2、通过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3、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并乐意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完成需要帮助的人调查;

物质准备:幻灯: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资料;幼儿捐献物品的统计表 ,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图片了解生活困难的小朋友的生活,激起幼儿援助的爱好和热情。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呢?

二、初步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

教师讲解:为了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小朋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于是,将每年的6月22日定为“中国儿童慈善日”

三、介绍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1、请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2、老师也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3、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

四、讨论帮助的方法,知道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解决。(让幼儿先讨论,再来说)

2、老师用幻灯介绍人们帮助别人的办法。

3、小结:当人们碰到困难时我们采取各种方法去帮助他们,献爱心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五、献爱心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请幼儿准备一份献爱心的物品(自己的玩具、图书、学习用品,零用钱)

2、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幼儿依次捐献

3、请家长统计并将物品捐献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小班社会课教案篇4

幼儿社会发展目标

小班:

1、引导幼儿熟悉集体生活环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使幼儿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2、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不好哭,不怕生,愿意与他人交往;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意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和学习,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

3、引导幼儿掌握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礼貌用语,使幼儿能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

4、幼儿爱长辈、爱老师,不提无理要求,不无缘无故发脾气。

5、激发幼儿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性的劳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使幼儿懂得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6、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夺或独占玩具,不把幼儿园的图书、玩具带回家。

中班:

1、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关心周围的同伴及成人,初步理解他们的需要和情感,会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

2、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的社会机构、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的情感。

3、引导幼儿在与同伴及成人的交往中,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进一步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技能,使他们学

会自觉地与他人合作,懂得谦让。

4、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意为班级、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懂得劳动的艰辛,懂得要尊敬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

5、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鼓励幼儿有始有终地做一件事,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控制。

6、鼓励幼儿初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同伴,鼓励幼儿敢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大班:

1、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主动地做对集体有益的事,使幼儿具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2、引导幼儿主动、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友好相处;使幼儿学会主动照顾、关心中小班的幼儿。

3、引导幼儿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引导幼儿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则;鼓励幼儿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珍惜公共财物。

4、进一步引导幼儿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愿意学习他人的优点,不讥笑他人的缺点,不自满,敢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5、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独立地解决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幼儿做到做事有信心、有耐心,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6、使幼儿学会分辨简单的是非,懂得要学习好的榜样,不模仿不良

行为,激发幼儿初步的爱憎感。

小班社会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懂得不乱扔果皮纸屑的道理。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两幅背景图(画面都是小花园,一个干净,一个到处是垃圾)。

2.操作材料《垃圾扔哪里》。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箱,培养幼儿垃圾入箱的良好习惯。

活动难点:

学习整理,清洁地面的一些简单方法,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审美元素:

良好的公民素质培养需要从小抓起,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也需要从小一点一滴地培养积累。本活动是一个培养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学习遵守社会规则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当“小小清洁工”,把操场上、草坪里的垃圾拾干净,让我们的幼儿园的环境变得更加漂亮干净。让孩子们感受到干净整洁也是一种美,体验优美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同时也在劳动后获得了成就感。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这两个小花园哪个更漂亮一些呢?

2.组织幼儿讨论解决的办法。

师:花园这么脏,花园里的`小花会怎么想呢?(请几名幼儿说说小花的想法。)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说出各种整理花园的办法。)

3.实践活动“我是小小清洁工”。

(1)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师:我们幼儿园的操场上、草坪里也有一些垃圾,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清洁工”,把操场上、草坪里的垃圾拾干净,让幼儿园的环境变得更加漂亮。注意,在拾垃圾的过程中不能掉队,也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哦!

(2)教师手持垃圾袋,请两位幼儿示范拾垃圾并放进垃圾袋里。

(3)带领幼儿分散寻找垃圾,并将垃圾放进垃圾袋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情况,要让每个幼儿都在教师的视线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感受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师:幼儿园的环境变得真干净呀!我们来听听小花要对我们说什么呢?

(教师:小朋友,谢谢你们!现在幼儿园变得又干净又整洁,小朋友们在这里玩耍、游戏都很快乐。以后,不管在哪里,你们都要记住,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

5.引导幼儿看操作材料《垃圾扔哪里》。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6.教师评价:今天我们小朋友都知道了垃圾应该放进垃圾桶或垃圾箱里,以后我们不仅要自己注意不乱扔垃圾,还要提醒别人注意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

小班社会课教案篇6

一、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逐步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 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学习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3.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二、 重点与难点

1. 玩具大家玩。

2. 友好地玩。

三、 材料及环境创设

1. 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 大皮球若干(如全班人数)。

3. 与大班老师联系,拟定和大班幼儿共同玩皮球的计划。

四、 设计思路

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他们拥有许多玩具,但常常因缺少玩伴而不会与人分享玩具,和别人一起玩。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将自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同伴一起玩,和大班哥哥姐姐一起玩,在活动过程中,使其体会分享的快乐,并从中激发幼儿交往的愿望,培养幼儿初步的交往能力。

本设计仅仅是一种思路。在日常中,老师可抓住时机,多设计这类活动,使幼儿在反复的情绪体验中,形成正确的观察。

五、 活动流程

激发情绪,介绍玩具,看别人玩——体验情绪,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乐

(一) 介绍各人的玩具

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说明

(1)教师可让幼儿边介绍边示范玩,以激发 幼儿玩的兴趣和愿望。

(2)教师可边介绍边将玩具归类,如电动玩具、长毛绒玩具等等。

(二) 玩玩具。

1. 幼儿相互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说明

老师不提示,让幼儿自然地交换玩具,互相交往。

2.讲评。

说明

(1)你们每人带来几件玩具?你玩了几件玩具?怎么能玩到那么多的玩具?

(2)请玩得多和玩得少的幼儿都来作一下情境表演,让幼儿讨论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办?

(3)老师小结:要玩别人的玩具,先要有礼貌地向他借,征得对方同意后才能拿,并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3. 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说明

教师可小结:大家交换玩具,一起玩是很高兴的,以后还可把自己的玩具带给大家玩。

教学反思: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都可进行这类活动。幼儿只有在不断的情绪体验中,才能形成正确的观念。

小百科:玩是一个汉字,本意是以手玩弄,通过获得非直接利益来娱乐自身,玩耍,玩弄等。

小班社会课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

瓶和盖小班数学教案通用6篇

小班我的头我的肩音乐教案通用6篇

关于树的社会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小中班社会教案通用7篇

动物小班教案通用8篇

动物小班教案通用7篇

小班阅读日教案通用7篇

小班蔬菜画教案通用8篇

小班《眼睛》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小班球游戏教案通用7篇

小班社会课教案通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