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的教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与探索欲望,将核心素养融入教案设计,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设基石,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熊的故事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熊的故事教案篇1
活动内容
除夕老人
重点领域
语??
相关领域
社会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每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叫做“除夕”。
2、感受人们庆祝过节的热闹气氛。
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幼儿了解人们庆祝过节的风俗。
难点:知道每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叫做“除夕”。
活动准备
1、准备一则故事。
2、一些过年的照片、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圣诞老人,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认识他吗?他是谁?你在什么时候会看到他呢?”
二、让幼儿初步了解“除夕”。
1、教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除夕”吗?”
2、欣赏故事《除夕老人》。
3、教师提问:
(1)“除夕老人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2)“除夕老人带给他们什么礼物? ”
(3)“除夕老人又要小朋友什么样的礼物了?为什么?”
三、了解除夕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除夕我们平时是怎样庆祝的?在那一天你又是怎样做的?在过年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四、鼓励幼儿在新的一年要好好学习。
教师:“马上就要到除夕了,小朋友又要长大一岁了,在新的一年里你们又有什么打算呢?应该怎样好好学习?”
五、欣赏过年的图片,感受过年的快乐气氛。
熊的故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把自己成长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
2、把事情写清楚,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1、选择最能表现“成长”这一的`一、两件事情来写。
2、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出这件事带给自己的成长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不怕不怕》
同学们,我们最近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今天让我们来表演给听课的老师看一看,也当做一下课前热身运动好吗?
二、谈话激趣。
同学们,人们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正在一天天长大,我们收获过成功的喜悦,经历过失败的磨练,生活中有笑有泪,有苦有甜。相信在你身上发生过许多让你记忆犹新的成长故事。引出课题:成长的故事。
三、新授。
1、(出示系列图片)打开记忆的开关,去寻找成长的足迹:瞧!那一张张奖状、一份份荣誉证书、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这一切的一切将永远保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今天,我们就来把你们心间流淌着的那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吧,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2、明确:把成长中最难忘(快乐、悲伤、逗笑……)的事写下来,注意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围绕“成长”,把过程、感受写清楚、具体。说真话、心里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指导选材:通过上一堂口语交际课的学习,你准备写一个什么成长故事呢?(学生述说,师小结归纳出示课件)
4、小组交流写作提要、写作打算。
5、范文引路,学习写法。重点指导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做到有趣、生动、吸引人。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五、作文展示,朗读分享。
六、总结:还没写完的作文我们在课后完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评、修改。
板书我们在长大
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熊的故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近身边的大树,能感受和发现树身上的美。
2、发挥想象与创造,用自己手中的笔将树的美表现出来,感受绘画中故事的趣味美。
活动准备:
1、木块、炫彩棒
2、有亲近大树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那春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教师总结:春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柳树发芽了,桃树开花了,那其他的小树也有了什么变化呢?
2、出示图片,让幼儿感受春天树的美。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树,心里的感觉是什么?那这些美丽的树我们要怎么保护它们呢?
教师总结:春天的大自然是很美丽的,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们。
二、展开部分
1、树朋友来啦!
教师:看,一位大树想和你们做朋友呢,快和它打个招呼吧。听一听,它想和你们玩一个什么游戏?
(播放音乐)引导孩子在音乐中想象自己与树朋友的游戏故事。
2、讲一讲我和树的故事
鼓励孩子们一起与同伴讲一讲刚刚想象的和树朋友的故事。
三、幼儿自主绘画
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观察支持,鼓励孩子大胆创造。
四、与同伴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与身边的同伴交流自己的作品,讲一讲自己的故事。
熊的故事教案篇4
课题:
1——1小蓝裙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情感与态度: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突破点:
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技术平台:
生字词语卡片。
情智在线: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0分)
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
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20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5分)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5分)
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熊的故事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印画、拖画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感受边印画边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黄红颜料、擦手巾、围兜、袖套、课件(毛毛虫的故事)、背景图(草地)。
三、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毛毛虫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提问:毛毛虫的身体是怎么变化的?后来变成了什么?
2.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如何用手指进行印画,重点引导幼儿印画毛毛虫的身体及拖画蝴蝶的翅膀。
3.请个别幼儿尝试进行印画。
4.幼儿自由印画。
1)提出要求:
a.不和同伴挤在一起。
b.使用颜料注意卫生,用毛巾擦手。
2)幼儿进行印画,教师指导幼儿印画毛毛虫注意点和点的连接及蝴蝶翅膀与身体的衔接。
5.以音乐《蝴蝶飞》为背景结束游戏活动。
反思:
活动时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借助故事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幼儿对故事十分感兴趣,在观看课件时能发现到毛毛虫的身体变化,并结合故事的内容进行印画。同时背景音乐的`氛围能以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进行变换,烘托情境。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印画。多数幼儿在印画时能较好地衔接毛毛虫的身体(即点与点的衔接),最后在毛毛虫的基础上完整地印画出蝴蝶。在课堂实践中出现以下几点不足:
1.有的幼儿在印画毛毛虫身体时,点连接得太长,比例不太协调。也出现了点和点没有连接起来的现象。
2.印画蝴蝶身体有一定难度,除了要先印画毛毛虫的身体还要拖画蝴蝶的翅膀。有部分幼儿完成的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幼儿作品完成的成就感。
3.游戏的成分还比较不够,没有很充分地体现边印画边游戏的过程。
调整方向:
1.在下次活动过程中,将游戏融入于幼儿的印画过程,增设毛毛虫身体变化的行进路线的背景,让幼儿以毛毛虫的角色,在音乐中充分地体验边游戏边印画的快乐。
2.降低目标(蝴蝶画法)的技能:取消拖画的环节,直接用拇指印画蝴蝶的翅膀,一次成形。避免拖画的繁琐与拖沓,使印画过程简单化,让幼儿充分体验印画带来的轻松与快乐。
熊的故事教案5篇相关文章: